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
——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2017-07-19刘晓欣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工程造价模块

刘晓欣, 白 银

(辽宁科技学院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
——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刘晓欣, 白 银

(辽宁科技学院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文章分析了现有高等院校中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措施,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型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该人才培养模式对策分析对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高等教育;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

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引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高校的转型发展。并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更加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实践教学、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满足教学需要,“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显著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些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年,辽宁省教育厅正式启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战略计划,以10所高校及116个专业作为重点转型试点。

工程造价专业是培养造价工程师人才的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造价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造价软件的应用和土木工程技术,其应用性非常强。

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培养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能力,而且更注重在实际的工程过程中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社会与企业的需要,工程造价专业应培养具备专业基础扎实、社会适应性强及富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 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准

目前许多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时,遵循优秀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重研究型大学生的培养,没有立足于应用型大学的实际,应用型大学的责任是培养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时,应与地方经济接轨,与行业、企业接轨、培养具有与多种岗位能力相匹配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与社会、与生产实际相对接,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1.2 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不完善

原有高等学校教育理念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而忽视大学生本身的自我创造能力,即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1〕。部分高校虽在教学大纲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在形式上有所改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只是在形式上增加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一定比例上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但是其本质还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不能完全融合。

从教学模式的改变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阶段,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研究讨论的方法、从课题研究来引导学生的创新方法及通过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实质上,还没有改变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的理念,学生的创新型还仅限于教学课堂之中,导致学生独立创造的能力的减弱。

1.3 应用型教学师资的不足,缺乏对学生应用指导的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及相关工程专业的综合性专业新兴学科,所有工程都涉及到开工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工程竣工结算等,都必须具备自己的工程预算人员,就业前景非常可观。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高等教师的学历逐年上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在实践技能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在教学中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指导,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缺乏对现场工程施工的实际经验,难以在教学中在实践能力方面对学生有深入的指导,这种现象必然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

1.4 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

许多应用型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还停留在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基础上,计入学分评定及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社会实践活动及参与科研活动不计入学分评定及评价体系,难以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能力作出相应的能力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性与创造性。

2 相关对策

2.1 培养模式定位精确

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本位,以为行业、企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建立完善的教学目标体系,其体系主要分为理论教学体系模块与实践教学体系模块两大部分,让学生能够动手动脑,具备实际操作和技术创新的应用能力。

理论教学体系模块:围绕能力培养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尝试课程模块化设置。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如下:

(1)具有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能力,具有工程量清单、标底(或者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的能力(工程计量计价能力);

(2)具有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现场协调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工程概、预、结算、竣工结(决)算造价文件编制和控制的能力;

(4)具有建设法规与工程合同管理能力,;

(5)具有投资与造价管理综合能力。

针对以上五种能力,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以下模块:工程图学模块、建筑学基础模块、施工技术模块、计量计价模块、工程管理模块、经济与法律模块。

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包含实验室模块建设和第二课堂模块建设。

校内实验室,我校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及工程造价系列软件实践教学系统;校外实验室,包含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利用企业实训实践资源培养学生。如与广联达科技有限公司,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汇众志远有限公司及本溪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充分地把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理论应用到实际,指导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模块建设:成立学生协会作为平台,如工程造价协会、BIM协会等,利用业余时间,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积极举办校级造价大赛和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2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应用型理念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建立以应用型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定位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基础教育,关乎学生职业生涯的关键性基础教育。因此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是与社会紧紧相扣,满足社会需求与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深刻理解应用型人才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办学的原则:(1)满足国家、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作为最高原则;(2)以社会的评价好坏作为评定教学水平及人才能力培养的最高标准;(3)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动力。

2.3 订单式教学

1)教学计划企业化

订单式教学要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性质,课程的设置要多参照企业的机构,接轨企业与社会,避免盲目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就业后不能完全地融合到社会;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保障〔3〕。

我校与校企合作单位,就生产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践课程,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设定能力培养目标,并遵照执行。

2)订单式教学的组织管理模式

订单式教学的组织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订单式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框架图

2.4 “双师型”队伍建设

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应该从学校与社会两种途径进行实施。

1)从学校角度出发,鼓励青年教师走向企业,参与科技项目,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鼓励青年教师加强自身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提高,多撰写科技论文及参加教学改革与教材编写〔4〕;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注册造价师”“注册建造师”的学习及考试,成为双师型人才。

2)积极地面向社会相关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校内实践课程,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结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与社会、企业紧密结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更能适用于社会与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高等学校依托企业的实践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又有利于企业依托高等学校的优势专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工程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1〕韩新宝,印小玲.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 (5) :113-115.

〔2〕尹贻林,严玲.工程造价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张国华,徐云青.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18-20.

〔4〕尹贻林,白娟.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5 , 17 (1) :114-119.

1008-3723(2017)03-047-02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3.020

2017-03-23

刘晓欣(1969-),女,满族,辽宁本溪人,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和研究.

G624.0

A

猜你喜欢

应用型工程造价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工程造价之旅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