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制定与实施
——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2017-07-19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微信

梁 艳

(辽宁科技学院 工程实践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4)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制定与实施
——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梁 艳

(辽宁科技学院 工程实践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4)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iPad等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宽广、有弹性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而借助于微信平台实施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制定与实施。

微信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程序设计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运用移动通信设备实施教学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当每个大学生把眼球都集中在手机、iPad等移动便携设备上的时候,基于通讯与网络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与不断增加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生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利用时间碎片泛在学习。解决此矛盾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是由传统课堂转变而来的、融合了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的教学范式,它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的优点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1〕。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中,建立基于微信的网络课堂并以此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它已成为在校大学生主要的人际交往平台和沟通交流方式。目前,许多高校教师纷纷开展了在传统教学中如何运用微信这一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制定与实施。

1 C语言课程教学瓶颈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密切的计算机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规范的程序设计风格,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初步具备编程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解决相关专业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基础。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时不足。由于各高校教学改革及转型需要,对基础课程教学学时进行了压缩,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时数一般都在56学时左右,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这样难度较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到压力较大。因此如何扩展课堂教学成为提升本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由于我校学生来自于偏远城市和农村的较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薄弱,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因此如何有效的组织课程教学,及时监控课堂教学效果,即时解决共性问题并实施差异化教学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二。

第三,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率低。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各个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开展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但从效果看差强人意。当前课程的教学互动模式主要依赖网络精品课程平台,学生需要登录到网络教学平台才能了解本课程的更新内容,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受到了时空的限制。因此。如何及时将更新的教学内容推送给学生用户,并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三。

2 基于微信的教学策略制定与实践

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其便捷、实时、私密的特点使其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当人们把眼球都集中在手机、iPad上频繁的刷朋友圈的时候,如何利用这一平台组织实施教学已引起了了广大高校教师的重视。建立以微信为载体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宽广、更有弹性且更具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这对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2〕。

2.1 基于微信的教学平台建设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如果利用微信平台,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及时的实现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本教学团队在2015年开始进行了基于微信平台的课程建设,其构成主要几个部分如图1。

图1 微信教学平台构成

2.2 基于微信的教学资料库建立

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方便学习的教学资源库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关键,对于微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本教学团队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授课课件制作。主要是教师授课教案(PPT课件),并按照学生手机的浏览模式进行设计,其内容是课题教学内容的精炼版,方便学生预习并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教学视频制作。将每节课的教学难点的讲解录制成微课程教学视频,每个教学视频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配以真人讲解和动画演示,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学习〔3〕。(3)试题库建设,围绕每个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测试习题,每个测试卷的设计以短、小、精为原则,题量不超过5题,每次测试不超过五分钟,每一个小测试针对性强,并保证测试的准确与及时。从2015年开始,本教学团队已经制作完成了教学课件PPT共48个,录制微课程教学视频115段,设计微测试习题76套。

2.3 基于微信的教学实践

本教学团队在2015年开始连续3个学期在6个教学班进行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施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预习。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将下一次课的授课教案发送给学生,学生自主预习和思考要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对于此部分必须特别说明的是,教师发送的教案应该选择学生最易于接受、最方便学习的形式,我们的实践体会是:将授课的PPT做精简,并制作为竖版格式,重点的地方配上语言讲解。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决定的教学模式是先讲后练,学生一般都是在做验证性的实验。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们对部分内容实施了翻转教学。课前,由教师将教学内容PPT课件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研讨,(学生以小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又增进生生、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增进了团体向心力。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是必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与微信教学平台关联是实施混合教学的关键。我们所采取的策略是在教师授课时将PPT课件与微信平台相连接,教师在讲授时,学生可以通过“不懂”按键、弹幕等方式主动参与教学〔4〕。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后进行课内限时习题的测试。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便于提高学生注意力。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均被自动完整采集,有助于量化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把握学生学习轨迹。第三阶段是课后复习。针对学生上课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疑惑的问题与他人分享,共同进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总结,改进教学内容。

3 结论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建立以微信平台为载体的网络课堂,并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而有效实施混合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分享知识、及时交流、互动教学和针对性学习〔5〕。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微信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运用线上线下、实体课堂与虚拟微信课堂、传统讲授与翻转教学等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将是广大高校教师致力于探讨研究的课题,本教学团队将不断探索和实践运用新媒体实施教学的应用形式,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微信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有弹性的、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让微信这个平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吴筱萌,蒋静,吴杰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生网上讨论的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5):21.

〔2〕徐静.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2):29.

〔3〕赵敬,李贝.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初探〔J〕.新闻实践,2013,(8):9.

〔4〕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40.

〔5〕王启云,刘王哲,陈清.微信对高校教师应用于教学的启示〔J〕.新媒体研究,2015,(8):42.

1008-3723(2017)03-043-02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3.018

2017-03-23

梁艳(1963-),女,辽宁丹东人,辽宁科技学院工程实践中心教授.

G642.0

A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微信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51单片机C语言入门方法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微信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微信
微信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