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源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2017-07-18贾高松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应用

贾高松

摘 要:在整个电路设计中,电压设计至关重要,是核心性的内容,关乎电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本文全面分析了电源技术的发展进程,对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进行了原理性的分析,探讨了二者之间的不同,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明确了绿色电源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电源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071

1 全面介绍电源技术的发展历程

对于电源而言,类型较多,在形状和尺寸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根据不同的电源电路工作实际,主要是由线性电源和新型开关电源构成。线性电源发展时间久远,尤其是在集成电路和计算机面世之前,是主流电源类型。线性电源的组成为变压器、二极管以及滤波电容器。线性电源的效率不高,发热明显。线性电源经济性突出,便于制作维修,应用广泛。对于开关电源,主要应用在电子产品行列。

其复杂性十分突出,但是,在供电方面优势明显,满足较大电流的需要同时,能够适应多路电压的环境,其所提供的电流明显大于线性电源。同时,鉴于行业竞争的激烈,开关电源能够以低价方式获取。开关电源效率较高,工作時的温度较低,重量较轻。但是,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实现电源主体与设备的隔离。开关电源的不足之处是部件较多,维修难度较大,同时,需要加载电源,以实现电源的产生和输出。

2 全面进行线性和开关电源的对比

2.1 对线性电源的介绍

线性稳压电源应用较早。在整个线性电源中,其主要构成为变压器、滤波器、控制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在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在变压器作用下,线性电源线将交流市电进行变压,发挥滤波器的作用,获取不稳定的支流电压,在反馈的功能下调整输出电压,形成高精度的支流电压。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成熟性,稳定性突出,不会产生较大的波纹,同时,避免干扰和噪音的出现。但是,变压器、滤波电容以及重量都较大,电源反馈电路会促使调整管产生电压降,在遇到较大电流的时候,调整管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功耗,影响转化效率,需要散热片给予支出,因此,与计算机设备不相适应。

2.2 对开关电源的介绍

开关电源的主要构成为输入电路、变换器、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先将低频市电转化为高压直流电,添加至变压器初级,发挥控制开关的作用,促使高压直流信号转变为高频高压方波信号。在高频变压器的支持下,实现方波信号向高频低压交流信号的转化。最后,在滤波器的应用下,实现高频低压交流信号向低压直流信号的转化,整流为单相半波整流,信号保留在高频低于信号上端位置,信号本质是正向电压。对于直流输出值,其决定因素为半波整流后正向电压的宽度,与开关管的开通时间有着直接的关联,实现PWM调制的需求。当直流电压反馈到PWM电路之后,促使输出的稳定性增强,在耦合器的应用下,达到前后级的隔离。

2.3 对线性电源与开关电源的比较

对于线性与开关电压的差异,主要因素是电路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线性电源如果处于工作放大状态,晶体管能够进行有效的反馈和调节。但是,如果工作状态为开关,那么晶体管就会产生高频信号,此时为开关电源的特征。在线性电源的功率件的工作状态为线性,效率不高,需要借助降压装置实现电压的转化,再发挥整流的作用,实现直流电压的输出。这在根本上增大了其体积,发热量较大,噪声突出,但是,比较适合于模拟电路,主要得益于其较小的纹波,调整了较好。

这种电源在实验室、充电设备中应用较多。而开关电源功率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损耗不高,效率较强,但是,对变压器的要求却很高,需要借助高磁导率材料制作而成,体积较小,效率得到提升。

3 对电源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3.1 重视电源模块功率密度的提升

在当前电源发展中,电源模块转换器的发展面临挑战,要在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进行研究,另外,促使其具备低输出电源和高输出电流。另外,负载预偏压。要具备较快的瞬态相应。

3.2 切实提升电源转换效率

鉴于电源系统的前端位置,AC-DC转换器的效率和节能性需要更加突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磁芯损耗、电磁干扰等。这就涉及到材料自身改进,同时,与设计也关系密切。因此,要使用具有较低损耗的器件,改完电源性能,有效发挥谐振转化技术的作用。

3.3 重视器件体积的缩小

目前,新型电源控制集成电路发展迅速,其尺寸缩小,引脚间距缩短,功能增加。采用了全新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添加高压起动源。同时,同步整流技术促进效率的提升。发展了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主要特征是高频、高压和大电流。

最新的CoolMOS系统,应用了MOSFET封装技术,采用了表面贴装的ThinPAK后,能够达到600V的电压。在应用表面贴装MOS管的时候,可以在PCB板上进行打孔,有效实现散热的作用。

3.4 注重减少电源热量的散发

对于线路损耗的降低,电源本身能耗影响较大,能够实现供电质量的改善。电源能耗主要产生于电源和环境控制单元两个部分,因此,需要立足这两个方面进行解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源产品在数字化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借助数字化,有效降低了电源高频谐波产生的干扰,避免非线性失真,实现数字化控制,尤其是可视化图形的开发,更加方便技术人员操作使用。诸多电源技术能够支持多种拓扑结构,拥有图形化操作、完善监控和管理等功能,备受关注。另外,电源的可靠性也备受关注。因此,要重视方案的选择,应用优质的器件,提升电源检测技术,强化测试仪器设备的性能,以示波器为核心构建测试系统,实现电源设计可靠性的增强。同时,要重视对缺陷的分析,提升设计效率,保证电源产品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姜新嘉.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3(08):231.

[2]高艳青.现代电力电子及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J].电脑与电信,2007(01):33-36.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