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2017-07-18朱德胜曾方玲刘潇左超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细菌性

朱德胜 曾方玲 刘潇 左超

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朱德胜 曾方玲 刘潇 左超

目的 探讨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的1 226例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是否出现AAD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900例,研究组患儿326例,分析患儿的AAD的发病率及高危因素。结果 1 226例患儿共使用9种抗菌药物,发病率为26.59%,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发病率为30.67%;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5 d、联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为引发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AAD的发病率较高,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5 d、联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

细菌性重症肺炎;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高危因素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主要是指在使用抗菌药物或者停药2个月内出现腹泻症状[1-2]。AAD不但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会为患者的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儿童患者,临床认为采用中医疗法能够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因而有利于进一步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的1 226例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①患儿年龄1个月~14岁; ② 患儿降钙素原>0.5 μg/mL,痰培养或者血培养呈阳性。

1.1.2 分组:将患儿按照是否出现AAD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900例,未发生疾病,其中男性459例,女性441例;研究组326例,其中男性165例,女性161例。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及性别;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治疗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对服用不同抗菌药物的患儿发病率进行分析和记录,同时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

1.3 AAD判定标准 根据我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5-6]: ① 在行抗菌药物治疗后出现腹泻; ② 患儿每天大便次数在3次以上; ③ 大便常规检查存在少量白细胞; ④ 排除由于饮食及肠胃疾病导致的腹泻。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大便状况,轻型患儿排便次数较少,呈现出稀便、稀水便及绿色稀水便样[7-8];一般型患儿粪便性质变化大,呈水样便或者蛋花水样,经过粪便镜检查,可见白细胞及脂肪;严重型患儿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以及血便等。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引入变量,确定影响疾病的单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统计影响疾病的多因素。

2 结果

2.1 使用不同抗菌药物患儿的发病率及单因素分析 本组患儿共使用9种抗菌药物药物,326例发生AAD,发病率为26.59%;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发病率为30.6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为26.99%)。在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5 d以上、联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克林霉素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影响患儿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对患儿的发病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5 d、联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为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1 使用不同抗菌药物患儿的AAD发病率及影响发病的单因素分析表

表2 影响患儿发生AAD的多因素分析表

3 讨论

研究证实使用抗菌药物患儿发生AAD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患儿的发病率越高,且2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9-10]。这主要是由于患儿的肠壁通透性较高,在分泌过程中,容易出现损伤,降低患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继而提升患者的发病率,在众多种类的病原菌当中,白假丝酵母菌所引起的ADD发病率尤其高[10-11];另外由于患儿肠道菌落紊乱,体内益生菌的数量下降,导致患儿出现腹泻,基于此可以根据β-内酰胺酶选择抗生素,达到降低ADD发病率和致死率的目的[7,12],致使WBC、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RP水平增加。机械通气同样是诱发患儿出现AAD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机械通气会增加患者出现肺炎的概率,继而需要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从而提高了患儿的发病率[13-14]。

本组患儿共使用9种抗菌药物药物,326例发病,发病率为26.59%。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发病率为30.6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比例为26.99%),再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比例为25.77%)。在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5 d以上、联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克林霉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AAD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达到30%左右,且在患儿的单因素影响中,主要包括年龄因素、联合用药因素、机械通气因素以及抗菌药物药物因素。

在本研究中,对患儿的发病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5 d、联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儿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种类等。

总之,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AAD的发病率较高,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5 d、联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

1 刘勇,程国平,戴昕,等.细菌性肺炎患儿继发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6-8.

2 李自华,程国平,汪在华,等.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5,4(8):698-701.

3 胡鸿伟,程国平,戴昕,等.重症肺炎患儿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原菌检测与肠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4):105-107.

4 何成诗,高培阳.中医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2):69-72.

5 张峥.细菌性重症肺炎患者抗生素治疗所致腹泻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9):113-114.

6 李洁.小儿细菌性重症肺炎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的影响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4):35-37.

7 向贇,汪在华,蔡萍,等.根据β-内酰胺酶选择抗生素对降低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0):1001-1004.

8 余超,周秀华.粪菌灌肠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艰难梭菌感染腹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5):309-310.

9 杨丽萍,马静岩,贾丽霞.儿童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3):271-273.

10 周志敏.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6):2380-2382.

11 王东蕾.白假丝酵母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检验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6,8(1):32-34,50.

12 鲍连生,张振,张多.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62-563.

13 颜云盈,包增兰,李梅,等.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因素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6):933-935.

14 周文静.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1,3(4):245-247.

(本文编辑:李银平)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bacterial pneumonia

Zhu Desheng, Zeng Fangling, Liu Xiao, Zuo Chao. Hunan Children's Hospital Emergency Center, Changsha 410007, Hunan, China

Zhu Desheng, Email: zm197310@126.co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bacterial pneumonia. Methods A total of 1 226 patients with severe bacterial pneumo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AAD appeared, the control group 900 cases, the study group 326 cases. The incidence of antibiotics related diarrhea and high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9 antibiotics were used,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26.59%. The amoxicillin/clavulanate the incidence rate was 30.67%. The ag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use of antibiotics, 5 days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amoxicillin/ clavulanate,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cefoperazone/shubatan we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Conclusions Children with severe bacterial pneumonia antibiotic were complicated with diarrhea, and the risk factors include ag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use of antibiotics, 5 days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amoxicillin/ clavulanate,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cefoperazone/sulbactam.

Severe bacterial pneumonia;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Risk factors

410007 湖南长沙,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朱德胜,Email:zm197310@126.com

10.3969/j.issn.1674-7151.2017.02.014

2017-05-13)

猜你喜欢

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细菌性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