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7-07-18阙清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关节

阙清华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阙清华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住我院治疗的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自愿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并且护理干预后的症状体征评分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效果显著。

康复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各受累关节持续性肿胀、疼痛、呈对称性[1]。其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不适,严重者还会威胁关节之外的其它器官,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2]。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愈难度大,易反复,需要长久持续的治疗,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对症治疗的抗风湿类药物,最新的治疗药物还有免疫生物制剂,不过其价格昂贵,未被广泛采用;同时加强合理的功能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有帮助[3]。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康复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整理了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住我院治疗的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自愿选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4例。纳入标准[4]:(1)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在18~75岁;(4)排除并发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纳入研究的患者一般情况:对照组患者男10例,女14例;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6.5±12.5)岁;其中Ⅱ~Ⅲ期15例,Ⅳ期9例。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4±17.6)岁;其中Ⅱ~Ⅲ期18例,Ⅳ期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风湿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1)心理健康护理及健康教育。类风湿性关节炎因目前对其发病原因不明,病情十分复杂、难以痊愈而绵延长久且容易复发,患者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易出现不良情绪,依从性受到明显影响,对治疗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加强患者的心理调理,对其治疗效果帮助很大,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讲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内心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并且通过语言交流,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增加患者及其家属信任;同时也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经过以及预后基本情况,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2)饮食调护。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较低,护理人员专门制定特殊饮食方案,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饮食以营养价值高、容易吸收,容易消化为主,以促进关节的恢复;(3)日常用药指导。护理人员根据医生医嘱为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服用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告知患者不良反应;(4)功能锻炼指导。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指导,使患者掌握一定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以提高协调性、灵活性。功能锻炼要注意先从受累较轻的关节开始;其次劳逸结合、循序渐进;目的要以功能恢复为主,同时兼顾纠正关节畸形情况。(5)评估总结护理方案。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评估总结并及时调整康复的具体步骤,以提高护理的有效性。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在康复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改善程度均在90%以上,而且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为痊愈,患者在康复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改善程度均在50%~90%,而且部分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为有效,患者在康复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以及关节功能在未达到有效的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包括痊愈加有效在总体中的百分比。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包括肢体肿胀、肢体疼痛、肢体活动度,均采用0~3分的4级评分法,0分代表无症状,1分代表症状体征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5]。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9.0统计包软件来对本次实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经过临床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肢体疼痛、肢体肿胀及肢体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其病程时间长久且容易反复发作,导致受累关节功能退化、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因此,予类风湿性关节患者以康复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康复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以下3点原则[7-8]:(1)要保证锻炼从病情较轻的关节到病情较重的关节,各项康复锻炼活动需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2)要循序渐进,锻炼强度要从小逐渐增大,目的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关节为主;(3)在康复训练中首先恢复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关节,并保证活动时间适量,当患者疲劳时要及时停止。患者在通过科学、系统、合理的治疗结合康复护理后,可以起到治愈的效果。因此,一套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肢体疼痛反应。康复护理是人性化的一种护理模式,它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医学追求社会—心理—生理全方位健康的模式。康复护理过程中应该重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护理模式,注意评估康复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促进改善程度。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n(%)]

本次临床研究发现,经过康复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2%(19/24),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肢体疼痛、肢体肿胀及肢体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则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康复护理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1] 陈颖,黄波. 康复护理治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735-736.

[2] 陈宝珍.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理疗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36):8040.

[3] 龚存勇,徐芬,李雨昕,等.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82-83.

[4] 何碧红.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7):788-790.

[5] 栾军,戴国奎,关若萍. 综合康复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206-1207.

[6] 李莉.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72-673.

[7] 廖雪梅,邱玲,张艳,等. 综合康复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J]. 中国康复,2013,28(1):57-58.

[8] 李冬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622-2623.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QUE Qinghua Department of Rheumatism,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54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voluntarily adop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s of symptoms and sign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i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application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7)13-018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3.10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风湿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关节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