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2017-07-18潍坊医学院261053

中国卫生统计 2017年3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潍坊医学院(261053)

杨 光 刘红杨 王 凡 潘庆忠△ 王素珍△



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潍坊医学院(261053)

杨 光 刘红杨 王 凡 潘庆忠△王素珍△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居民满意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管理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青岛、潍坊、聊城3个地市作为研究现场调查1367个研究对象,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对生活满意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和Spearman相关,用Lisrel8.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结果 人均月收入、家庭成员关系、精神健康状况、朋友数量对生活满意度产生直接效应,职业通过间接作用产生影响,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结论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心身健康状况,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生活满意度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生活满意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已成为社会热点。据高歌、胡荣华及袁庆等人[1-3]的文献统计,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构成满意度的各个维度。本文把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分解为经济状况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自我发展满意度、社会幸福感满意度4个维度。以往关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大多是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或多元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影响客观性和可比性[4],而路径分析可以分析变量间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并探索多因果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变量间的内在结构关系[5],因此本文应用路径分析探索农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便于相关部门针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提出更合理的措施。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及方法

(1)调查工具

在文献综述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26个条目。其中影响因素为:职业(X1)、人均月收入(X2)、文化程度(X3),政治面貌(X4)、婚姻状况(X5)、家庭成员关系(X6)、子女数量(X7)、身体健康状况(X8)、精神健康状况(X9)、朋友数量(X10)(具体赋值见表1)。生活满意度(Y)分解为4个维度,每个维度的潜变量用若干个观测变量来估计,分别为:经济状况满意度(消费水平、经济收入、储蓄状况、住房条件、家庭设备情况);生活质量满意度(农业设施、休闲娱乐);自我发展满意度(事业发展、感情发展);社会幸福感满意度(生活保障、社会治安、社会道德风气)。量表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为1~5分。经检验,量表的Cronbach′s α=0.83,KMO=0.85,Bartlett球型检验χ2=8309.84,P<0.05,所得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

表1 各研究因素的赋值及代码

(2)调查方法

采用匿名、现场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调研员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并征得其知情同意。在此基础上,研究对象独立自评完成问卷的填写(对于无能力自填者,由调研员读出量表的问题和答案,研究对象口头应答完成),填答完毕后,问卷当场核对回收。

(3)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采用SPSS 21.0等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Spearman相关,采用Lisrel 8.7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结 果

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青岛435人(31.82%),潍坊505人(36.94%),聊城427人(31.24%);男性597人(43.67%),女性770人(56.33%);对生活满意的占大多数,共计638人(46.67%),明确表示不满意的仅为195人(14.26%)。

对1367名山东省农村居民的各研究要素和生活满意度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关系、精神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朋友数量与其生活满意度相关(P<0.05)(如表2所示)。

2.路径分析

运用Lisrel 8.70软件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构建模型并绘制路径图(图1),并运用t值和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ices,MI)对所得模型进行修正,使得拟合指数NFI、CFI、IFI、GFI、TLI变大,趋向于1;RMSEA则变小,趋向于0。最终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效果见下表(表3),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指标(χ2/df和RFI及P值)不符合标准外(χ2不稳定,容易受样本量影响[6]),其他指标均达到参考标准相应要求,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

表2 研究因素与生活满意度的Spearman相关分析(rs)

*:P<0.05,**:P<0.01

图1 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路径图

表4为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效应分解表,由表可知人均月收入、家庭成员关系、精神健康状况、朋友数量四个影响因素直接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9、0.17、0.18、0.09。职业可通过影响人均月收入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0.05)。文化程度可通过影响人均月收入和婚姻状况及直接影响共同产生作用(0.20)。婚姻状况除了可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0.13)外,也可通过影响家庭成员关系、身体健康状况、朋友数量对其产生间接影响(0.28),总效应为0.41。身体健康状况可通过直接影响(0.30)和家庭成员关系、精神健康状况、朋友数量的间接影响(0.23)共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作用(0.53)。

表3 最优结构方程模型的效果指标

表4 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效应分解表

讨 论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省常住人口为 9579.31万,按照山东省2009年48.32%的城镇化率水平计算,2010年全省农村人口约为4950万,占全省人口的二分之一。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个体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感知程度,还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居民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满意的占大多数(46.67%),满意度普遍较高,这与袁庆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3]。但也有不少(14.26%)农村居民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不满意,并且生活满意度一般的居民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39.07%),反映出今后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满意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信效度评价方面,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83,符合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8的标准[7],KMO=0.85,Bartlett球型检验=8309.84,P<0.05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关参数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符合测量学的标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关系、身体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状况、朋友数量8个指标对生活满意度有影响,进入最终模型。路径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家庭成员关系、精神健康状况、朋友数量四个影响因素对生活满意度产生直接效应,职业通过间接作用对其产生影响,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则是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产生总效应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身体健康状况,不仅可以直接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而且可通过影响家庭成员关系、精神健康状况、朋友数量来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这与胡荣华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政府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增加心理咨询等内容;同时丰富农村居民的娱乐休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增加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兴建图书馆、公园、健身场所等,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鼓励居民积极参加社会集体活动,改善人际关系,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的心身健康状况[8]。

婚姻状况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排在第二位,它主要通过家庭成员关系、身体健康状况、朋友数量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已婚居民可以更好的互相照顾对方,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接触更大的朋友圈,心身愉悦,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与袁庆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

文化程度和人均月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也非常大,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根据高歌和袁庆等人的研究[1-3]可知,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找到高收入工作,而收入是生活的物质基础,收入高,生活满意度随之提高。经济收入水平仍然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收入,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保障[9]。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投入农业补贴,稳定农业生产;鼓励农村自主商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机会,促进农村居民的多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10]。

生活满意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我们应从多环节、多途径入手,加强农村居民的经济、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加快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高歌,高启杰.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叶县的调研数据.中国农村观察,2011(3):61-68.

[2]胡荣华,陈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统计研究,2012,29(5):79-83.

[3]袁庆,李清华,徐凌忠,等.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00-102.

[4]Xue LS,Yen CC.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ging women perception on access to health informaticsvia a mobile phone-based interven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2,81(9):637-648.

[5]李小杉,曹阳,孙雅雯,等.四川巴中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3,30(6):842-845.

[6]Mueller RO.Basic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pringer New York,1996,33(2):343-344.

[7]朱宇航,郭继志,罗盛,等.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中国卫生统计,2016,33(4):660-664.

[8]王倩,李春媛,刘玉晓.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政策思考.天津农业科学,2010,16(6):111-113.

[9]张晓林,靳共元,赵静.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研究及路径选择--以山东省为例.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5):64-68.

[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伟,Sri MulyaniIndrawati,刘世锦,等.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管理世界,2014,4(4):5-41.

(责任编辑:张 悦)

Pa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Rural Residents′ Life Satisfa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Yang Guang,Liu Hongyang,Wang Fan,et al

(WeifangMedicalUniversity(261053),Weifang)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so we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formulate specific measures.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of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extracting 1367 ruler residents of Qingdao,Weifang and Liaocheng three cities in the research object with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and using spss21.0 to do descriptive analyze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Lisrel8.70 is used o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path analysis.Results Per capita monthly income,familyrelationship,mental health and the number of friends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life satisfaction.Occupation can influence it though indirect effects,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marital status and body health can influent the life satisfaction through direct effects and indirect effects.Conclusion Improving the income of farmers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rural residents can improve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farmers.

Life satisfaction;Influence factor;Path analysi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071);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3HM04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2CSHJ02)

△通信作者:潘庆忠,E-mail:panqz@wfmc.edu.cn;王素珍,E-mail:wsz6132@sina.com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身体传送带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探析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幸福的家庭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