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表演中情感动作的重要性及其与台词融合的建议

2017-07-15杨丝丝山西传媒大学03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话剧表演话剧舞台

杨丝丝 (山西传媒大学 030000)

话剧表演中情感动作的重要性及其与台词融合的建议

杨丝丝 (山西传媒大学 030000)

话剧是我国戏剧艺术之一,而表演艺术则是整个话剧的支撑和中心,因而其也常被称之为话剧表演。顾名思义,话剧表演最大的特征就是表演性,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通过艺术的转换搬到舞台中。在话剧表演中,三大基本要素直接构成了整个话剧舞台,即语言、动作、情感,这些都是对于舞台表演者而言的。包括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等,剧中人的台词表达与肢体语言的衔接性、融合度直接关乎整个话剧表演的成功与否,由此也进一步表明话剧表演中人物动作及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对于人物情感的融入与舞台的结合很关键。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一些看法见解,从话剧表演中人物台词与情感动作的融合视角综合切入,简单概述其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话剧表演;台词;情感动作

一、话剧表演中演员情感动作及台词的重要性

话剧作为一门近现代演变而来的新舞台表演形式,尽管形式和舞台表演魔术不断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话剧的根本在于“话”语“剧”的结合。在笔者看来,“话”即为台词,台词是整个话剧舞台的基本,而剧则是一种形式。简单来理解,没有台词的话剧是搬不上真正的戏剧舞台的。当然,话剧表演是围绕着舞台上几个核心演员来进行的,因而台词本身就是表演者不可缺失的表演元素。即使演员有再高超的表演技巧,但没有台词的加持,或许也只能成为一部单调的默剧。换言之,在话剧舞台表演过程中,对演员的严要求就是情感动作与台词的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给演员以表演伸展空间,才能将演员真正融入到该舞台剧本故事之中。包括人物特点、故事的氛围以及表演的节奏感,均可完整的加以掌控。

总之,要清楚的认识到,话剧表演的三要素,即语言、动作、情感,而情感往往集中体现在人物语言和动作表达之中。尽管台词是整个话剧舞台的基本,但如果没有动作的加持,仍旧会变成一盘散沙。因而,我们姑且将话剧表演中演员的情感动作看作是“话剧的灵魂”,即肢体动作语言和情境的创设,均体现于此与,因为一部成功的话剧作品,恰恰源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而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二、话剧表演中台词表达与人物肢体语言的关系

如上所言,情感、动作、台词是话剧舞台的三大构成要素。众所周知,话剧作为戏剧艺术形式的一种,人物角色、故事架构、道具设计等,这些是最能够直观体现出来的,但过多属于表象化。表演所追求和期待的结果,即将舞台表演中出现的各大小元素全部完美融合为一体。具体来看,台词是话剧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前面已经说到了,台词是话剧的基础,它的作用旨在为观众刻画出一个形象有特点的人物角色。对于演员个人来说,通过自己的艺术功底来替作者表现出剧本想要表达的情感。情感动作包括演员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同样属于用来创造一位形象生动角色不可缺失的特殊语汇。戏剧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但在戏剧舞台上为观众所呈现的则是生活原版的升级。即出于生活的体验,又比生活体验更令人回味,而这一切的一切,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1.话剧表演中的台词艺术

在话剧舞台表演中,是能够让观众最能直观体现到的一种表演形式。简单来理解,台词是演员动作的另一种姿态。前面已经说到了,台词是话剧舞台的基本,表面上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实则蕴藏着高深的艺术涵养。具体来看,话剧表演中,无论是主要人物角色还是次要人物角色,台词的要求是非常有讲究的。除了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台词外,台词还可分为潜台词、停顿、感情等等。首先来看潜台词,它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最为真实的内心表现,通过演员自身的各方面综合表达和情感输出,恰当好处地激昂人物内心极其灵魂传递给了观众。其次是停顿。停顿同样是话剧台词的一种高层表现艺术,因为话剧表演并不只是简单的表演,话剧舞台也绝非一个狭小的舞台,它源于生活的艺术魅力,生活本身就是要人回味无穷。同理,潜台词的艺术魅力同样令人回味无穷。剧中表演者如果能够停顿技巧运用好,可以留给观众更深一层的感情,在短短的间隔时间内能够让观众引发想象,并期待后续的表演。

总的来看,语言的魅力也恰恰体现于此,舞台语言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也因此通过话剧表演展现的淋漓尽致。在笔者看来,这一现象完全可以理解为话剧台词艺术的主旋律,因为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舞台下的观众,在整个表演和欣赏的过程中,台词艺术的主旋律始终贯穿于语言艺术,继而无尽地挖掘出话剧的灵魂深处。

2.话剧表演中的情感动作

关于话剧表演中演员对人物角色形象的塑造,语言方面是基础,而情感动作的表现则是灵魂所在。情感动作可以看做是肢体语言,它尽管与纯语言表达的形式有很大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即均属于一种情境式的表达。语言的魅力在于渲染整个剧情,而情感动作更加注重对人物角色内心深处的挖掘,即一种角色形象塑造不可缺少的特殊语汇。继续以肢体语言为例,肢体语言的表现,不仅可以让整个舞台的画面感更加生动、逼真,还可以提高话剧人物角色的情感表达和故事清洁的具体描述。因为话剧表演不是音乐还不是广播,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话剧三要素,语言、动作、情感。许多情感的抒发单单依靠语言是不完善的,一个完整而又完善的话剧不能缺少语言的渲染,同样不能缺少情感动作的演绎。

除了肢体语言表演外,包括演员的心理动作、静止动作等,也是非常完美。譬如上述提到的语言“停顿”,语言的停顿与静止动作完美结合,语言的停顿也恰恰是演员动作的停顿,即以静显动,给观众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得超然体验。

三、话剧表演中演员情感动作与台词的融合

关于话剧表演中演员情感动作与台词的融合,笔者以为,还是要牢牢把控和理顺一个关系节点,即话剧表演是以语言、动作、情感三大要素为基本出发点的。换言之,只有将三大要素紧密衔接在一起,方能真正释放出话剧舞台的情感与艺术魅力,即将演员、舞台、道具等融为一体,生命与灵魂的充分融合,给观众一种视听新体验。

1.话剧表演中应注重表演的真实性。顾名思义,话剧舞台的确是一个“舞台”,表演也属于“表演”,然而,它本身是对生活的诠释和解读,并通过一定夸张和渲染的手法在舞台上展现出来。譬如,大家经常观看的电视剧、荧幕电影等,其中蕴藏的人生哲理也皆是如此。总的来概况,话题本身是源于生活并且要展示生活的一种表演形式,生活中事情的真实性是其表演的重要方面。因而,话剧舞台作为大生活中的一个小缩影,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亲身心的投入其中,以此来保证话剧本身的真实性。包括故事情节、剧本设计等,切忌胡编乱造。另外,在表演中,对于演员形象的装扮、戏剧服装、环境、语言等等,均应当保持一个基本的真实性特征,至少能够让观众有一种深感其受的心理。以《明朝张居正》这部话剧为例,包括场景的设计、文字横幅、服装等等,都应当与明代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2.话剧表演中演员的身临其境感。上述已经提到了,演员必须要亲身心的投入其中,才能真正将自己在舞台表演这段时间内融入到整个剧本与故事中。简单一点来理解,就是要求我们的话剧演员将自己置身于戏剧的发展情节中,带入角色。只有如此,包括对语言的运用、对感情的表现才能到位。以话剧《红岩魂》为例,演员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的英雄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内心是怎样一种状态?剧中的他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当然,英雄们这种大气凛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亲身经历的,这便要求着我们的话剧演员应该部分作为重点。总之,将自己置身于戏剧的发展情节中,才能用自身情感去表现去感化观众,因为观众是来观看(红岩魂为例)“舞台”英雄的,而不是听看演员模仿和讲故事的。

[1]李晓东.戏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融合[J].戏剧之家,2016(21):39.

[2]苗海波.浅析话剧人物的心里动作[J].魅力中国,2014(12):60.

[3]赵继峰.话剧表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大众文艺,2015(11):254-255.

[4]苗强.浅谈话剧之“话”[J].魅力中国,2014(3):99.

[5]王涛.话剧演员外部动作设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5.

[6]蒋梦莹,胡彩云.浅析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华章,2014,(26):84.

杨丝丝,出生于1990年7月,女,汉族,河北,研究生在读,毕业东华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影视表演,话剧表演,单位,山西传媒大学。

猜你喜欢

话剧表演话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与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我是话剧小演员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
浅谈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研究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