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會公義 法律當先行

2017-07-12洪曄娟

澳门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專業過程部門

洪曄娟

每一個法制地區中,律師都是必不可缺的角色。施法治,律師大有作為;行法治,律師大有可為。道理再普通不過,卻不時被一些人忽略,生活中,有人尊重律師,有人排斥律師,無論何如,律師都是法治地區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澳門也不例外。今次政經風雲,將和讀者一起走近洪榮坤大律師,聽他分享從事澳門法律界工作的經驗與心得。

法律要服務市民

與洪榮坤大律師的訪談約在了他的律師事務所,也正是在這個簡潔舒適的辦公室中,他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不同的市民解決各種難題,從而贏得了坊間的一致好評。

記者開門見山問洪榮坤為何從事律師這一職業?這才瞭解到他的入行過程頗為曲折,更不是刻意安排。出身清貧家庭的少年洪榮坤,為了分擔起家庭的重擔,中學畢業後隻身遠赴臺灣打工,數年後返澳,投考警隊並成為一名出色的交通警員。然而,工作穩定的他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攻讀澳門大學法律專業,學有所成後,他經再三考慮,選擇警隊停薪留職,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過去在警隊累積的經驗晉身成為一名職業大律師,闖蕩司法界。

而在這十多年的律師從業過程中,洪榮坤收穫最大的就是幫助別人解決各種問題,甚至成為他們的“心靈導師”。他說:“所謂當局者迷,有些當事人心理情緒波動大,會因案件產生低落的情感,這就需要律師的開導,幫助當事人跳出案件的束縛,放下思想包袱。”當記者問及是否有特別難忘的個案,洪榮坤抱歉說道,基於職業道德,個案解決後不會再討論,故難忘的永遠是那些沒有解決的案件,如不少居民對婚姻財產申報制度不瞭解,分居或離婚後配偶雙方隨意處置共同資產,往往造成賣家無家可歸或者買家錢樓兩失的局面,究其源头,這不僅僅因為法律存在漏洞,也反映出市民缺乏對法律知識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洪榮坤律師事務所已經連續四年在每週六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服務,爲有需要的市民答疑解惑,深受坊間歡迎。

律師工作外的洪榮坤,更是特別關注澳門社會的大小事務,問其原由,洪榮坤坦言,多年前一位法律系的同學,一夜之間因爲睡眠窒息症過世,這個意外讓他開始思考:人活一世,究竟是爲了什麽?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也許下一秒自己不知身在何處,屆時又能為社會留下什麽呢?……於是他開始思考自己在社會中可擔當什麼角色和人生意義為何,更感悟到要爲改變這個社會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在2013年,洪榮坤作爲澳門公民權益促進會的第一候選人,參加了澳門立法會選舉,雖然當時知名度不高,但他堅守做實事,恪守法律,用心、求實為居民服務,推動社會進步的理念,讓人印象深刻。

法律滯後需重視

對於大部人來説,法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對於律師而言,法律不過是一個服務工具,不應該成爲限制政府施政的枷鎖,若社會各界對此達成共識,那麽,進行法律的修改就會比較靈活了。

採訪過程中,洪榮坤談及了近期備受爭議的選舉提名人重複提名問題,早前選管會發現有部分居民因為重複提名涉嫌違法,事件牽涉出選舉法的中葡文版本罰則表述不一, 中文版沒有列明罰則,葡文版卻寫明最高罰金一百日,對此,有關部門承認相關條文從2001年至今沒有修改,政府也沒發現中葡文原來內容不一,到底誰是誰非未有定論。“出現這樣的事情可以算是法律界的‘笑話了,重複提名相信並不是今屆才出現,我個人認為應該根據絕大多數人使用的中文語言版本來判斷,畢竟不知者無罪。”洪榮坤分析,提名代表市民的意見,不排除部分選民意識薄弱,出於人情世故而提名,而並非有意爲之,應酌情考慮是否重罰,從這個事件中,也足以見得澳門政府效率低下,法律滯後。

多年法律工作經歷,讓洪榮坤意識到澳門法律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便是法律滯後,他分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立法的方式。回歸前澳門實行雙軌立法,澳督可以通過制定法律來彌補立法會的不足,回歸之後,即使行政長官有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但始終不是法律,不等同於立法效應。“可惜的是我們的立法會效率偏低,法律條文更新一再拖沓。”洪榮坤頗為無奈地表示,法律制定緩慢是社會公認的,行政法務司司長也認同在未來的幾年內,本澳的立法工作將非常沉重,政府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法律的修訂工作,以應付廣大社會的需求。

二是現行法律的落後及一成不變。洪榮坤告訴記者,在回歸初期,有不少內地學者前來學習澳門先進的法律,而現在十多年過去了,內地法律的進步有目共睹,澳門卻停滯不前,甚至在如今的葡萄牙,不少人建議來澳門學習葡萄牙過去的法律,足以見得澳門法律落後太多。而法律滯後,往往造成了很多法律執法過程中的種種困難,例如刑法典中對金融詐騙、偷錢等案件,起訴的標準為5萬元,在制定這條法律的年代,5萬元稱之為巨大金額,但如今的5萬元相比就非常的“微不足道”,如果能適當地提高金額,一來便於當事人自行協商調解,二來也可避免浪費訴訟資源,可謂是一舉兩得。其實,法律的微小修訂並不是一件難事,無奈有關部門無作爲,間接導致諸多法律條文沒有順應時代的改變而更新,這些也成為法律滯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法改從實際出發

既然本澳的法律存在諸多問題,改革是大勢所趨,那麽未來的改革方向又在何方?洪榮坤認爲,法律改革需要清晰的文字表述,明確提出法律改革的目的及解決的問題,才能讓法律做到“接地氣”。

如今澳門本地的法律人才較爲匱乏,出現了不少外來學者和法律工作者,個人覺得澳門法律應該本地專家才能清晰地看到問題所在,特別是政府部門的法律顧問,必須結合走訪各個階層,和切實在地的生活體驗才能提出符合實際需求的修改意見。現實中存在不少部門聘請一些初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社會經驗很有限,又如何能草擬出有效的法律修正案?現時的立法會顧問中,也出現不少修訂例法不夠“接地氣”,立法者安坐在辦公室之中“閉門造車”的現象,必然會引發法律在實踐過程中的多種問題和漏洞,就如鬧得沸沸揚揚的“海一居”事件,成爲土地法修訂之後出現的一個“畸形”案例,因為法律在出臺後無法隨意修改,導致法律所期望的理想結果難以達到,長此以往更會傷害到政府的公信力,值得警惕。

也正因如此,律師長期深入基層,熟通各種律法,對於立法會的工作更有心得體會,澳門現在立法會架構中太缺乏法律的專業人士,這不利於立法工作的進行。洪榮坤和他的團隊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初衷,便是希望能在立法會中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來改變澳門立法困難的局面。“進入立法會意味著我的工作將會更加辛苦和忙碌,但若能真正地推動社會改革,服務更多市民,所有的付出可以不求回報。”洪榮坤接著說,“社會的改革並非立竿見影,也許我們這一代的付出,要到下一代才能真正有回報,但若永遠不去做,社會就永遠不會進步。輕軌工程興建多年,對全澳市民的出行造成諸多不便,但將來該工程建成啟用,卻能讓幾代人受益。”

新一屆的立法會選舉即將到來,洪榮坤和他的團隊早已經整裝待發,希望能盡一己之力,邁出推動澳門法律改革的一小步。在採訪的最後,洪榮坤呼籲選民應根據自己的意願投票,切忌爲了一點蠅頭小利,而影響到手上神聖一票的意向,只有全民都謹守公正、廉潔的選舉守則,才能讓賢者勝出,能者勝任。

猜你喜欢

專業過程部門
新文科背景下翻譯技術與本地化管理微專業建設實踐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佈就業軌跡發生哪些變化?
名氣可用用在哪裡?
细说“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定南縣長談全民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