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 B-Lynch 术联合水囊压迫防治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7-07-12裘玉勤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囊出血量剖宫产

裘玉勤

(息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河南 信阳 464300)

改良 B-Lynch 术联合水囊压迫防治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裘玉勤

(息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河南 信阳 464300)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B-Lynch术联合水囊压迫防治剖宫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息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应用改良B-Lynch术联合水囊压迫,比较两组的防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和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B-Lynch术联合水囊压迫应用于剖宫术中大出血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产妇手术顺利,出血量少,值得大力推广。

剖宫术;大出血;改良B-Lynch术;水囊压迫

剖宫产是一种将产妇的下腹壁和子宫切开而分娩出婴儿的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实施是为了解决难产,保证胎儿顺利娩出,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但是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时有产后大出血的发生[1]。如果剖宫术中大出血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可能要将产妇的子宫切除,甚至危及产妇生命[2]。本文旨在研究改良 B-Lynch 术联合水囊压迫防治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息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前取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同意。110例产妇中有24例双胎、24例羊水过多、32例胎儿过大、18例胎盘前置、12例子痫前期,按照高危因素遵循随机原则对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年龄为24~39岁,平均(29.7±6.3)岁。观察组55例,年龄为22~41岁,平均(30.2±7.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手术:为产妇实施腰部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妇的下腹部做一个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筋膜、肌层至腹膜层,将腹膜剪开至适当长度,取子宫下端切口切开子宫全层,吸净羊水,娩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常规缝合子宫和腹壁。

观察组应用改良B-Lynch术联合水囊压迫。改良B-Lynch术:麻醉方式为腰部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妇的下腹部做一个弧形切口,同上方法,娩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清理宫腔后,将子宫提出盆腔外,用可吸收线在加压状态下对子宫行B-Lynch缝合术,将宫腔内的积血全部清除,关闭子宫切口后将子宫放回腹腔后缝合腹壁。水囊压迫:对产妇的外阴和阴道进行消毒,用宫颈钳钳夹宫颈,采用18号的一次性双腔导尿管经阴道宫颈口插入到产妇子宫腔的下段,用50~60 ml的生理盐水注入一次性导尿管气囊中形成水囊。把水囊向下牵拉,会对产妇的子宫下端产生压迫作用,压迫宫腔内的出血从一次性导尿管的引流孔排出体外,接入引流袋中,护理人员做好出血量记录。术后24 h取出。

1.3 观察指标 分别测量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统计两组发生大出血的产妇例数,以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达到500 ml及以上为诊断标准,比较出血发生率。

2 结果

2.1 出血量 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均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

2.2 大出血发生率 对照组55例产妇中有24例发生大出血,大出血发生率为43.6%;观察组55例产妇中有9例发生大出血,大出血发生率为16.4%。观察组大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P<0.05)。

3 讨论

产后大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出血会造成产妇休克,长时间休克会损伤产妇的垂体前叶功能,甚至导致死亡[3]。临床上多采用缩宫素等药物来防治大出血,但是药物的使用时机、作用机制、产妇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会对疗效产生影响,因此研究更加切实有效的产后大出血防治措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

剖宫产本来是为了解决难产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减轻生产时的疼痛而选择剖宫产手术[5]。由于剖宫产手术切口较大,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大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对照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高达43.6%。常规剖宫产手术过程中会使用大块多层灭菌纱布堵塞出血点,起到了一定的止血作用,但是对于隐匿性出血的效果不佳,且可能堵塞不够紧而影响止血效果,而且很容易引发宫腔感染,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6]。观察组实施的改良B-Lynch术是借鉴了外科手术的缝合方法,对产妇的子宫前壁和后壁在加压状态下缝合,能够有效减少对产妇子宫的供血而降低出血量,挤压小螺旋动脉后还可以将血窦关闭,提高了控制出血的有效性,对于产后宫缩乏力产妇效果更好[7]。且这种缝合方法相较于常规的血管结扎、血管栓塞等缝合方法,操作更为简单,实用性较强。在产妇宫腔内放置的水袋对出血位置有一定的压迫作用,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水囊中生理盐水的量来控制产生压力的大小,从而保证压迫作用的均匀性和有效性。观察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大幅降至16.4%,且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都显著减少,出血防治作用良好。

综上,改良B-Lynch术联合水囊压迫应用于剖宫术中大出血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助于产妇顺利生产,值得大力采纳和推广。

[1] 柯贞妹.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136-137.

[2] 杨婉,李召梅.2016年11月剖宫产产后出血中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应用价值探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4):142-143.

[3] 黄芳,梁洪,林燕萍,等.改良B-Lynch术联合水囊压迫防治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4,36(8):1136-1137.

[4] 廖玲,张泽莉,周超,等.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60-61.

[5] 陈小尼.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68-70.

[6] 蒲青华.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28):134-135.

[7] 张新红,郑砚秋,张艳玲,等.水囊压迫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2):144-145.

R 719.8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8.081

2016-12-19)

猜你喜欢

水囊出血量剖宫产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剖宫产之父
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分析
纱布填塞与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