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南行走两水间

2017-07-1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异域南通商人

南通是江海门户,素以建筑业称誉全国甚至海外。温州人在海外经商,所谓十万温州在巴黎,也是素有口碑。非洲这一独特的大陆虽然与中国源远流长,但南通人到非洲却令人至少让我倍感新鲜。南通商人在非洲居然别开生面,风生水起,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在这样的疑惑中,读到了黎化的《闯荡南非洲》,不无久违之感了。

它是一本有棱角接地气的久违之作。我不熟悉此书作者黎化先生,但细读此书,倍感文本的爱憎分明。它不是廉价的表扬颂歌,不是卑微的仰视膜拜,不是毫无主张的滥施激情。作者着墨南通商人的创业史,笔走龙蛇,气势逼人,要言不烦,开阖有度;作者审视南通商人在南部非洲的艰难跋涉,不装腔作势,不人云亦云,不作八股调,摈弃最为低端的新闻宣传式的好人好事传播方式。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实在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中所涉及人物,不是高大全,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味拔高,而是还原为活生生的人,还原为一群最为草根的创业者,歌哭无端,性情贴近。这些人物大多鲜活生动,有血有肉,接地气,不拘束,不僵化呆板,如黄跃权,如汤盘芳,如李家五兄弟等,都是如此。作者对南非的优劣长短,更非走马观花式的浅尝辄止,而是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不是雾里看花。

它是一本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的独特文本。作者了解南通,了解南通商人,对南通的实业发展、家纺织品的演变轨迹更是耳熟能详。叠石桥也好,沙地人也罢,他提到的毛脚蟛蜞,真是形象贴切,令人“拍案而起”。黎化的文本,从南通到非洲,既贴近这一在南通土生土长的特殊群体,又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地俯视这一古老民族历史巨大嬗变中的万顷莽莽;既能深入异域他乡的种种细微之处,又能脱离以往人们只是着眼于异域风情的铺排张扬,简直就是一部南通商人的发展简史,是一部中国人在新时期放眼世界走向世界的生动诠释。说它内容丰富,是说它写出了南通商人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写出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与深刻内涵,既有成功的荣耀,也有深刻的教训;既有不折不挠的坚忍,也有铤而走险的豪赌;既有促进友谊的客观存在,也有异域打拼生存第一的艰辛风霜;有发达后的升华,也有自足后的隐逸逍遥。说这是一部当下的“南通人在非洲”的真实写照,并不为过。

它是一部有立场有尊严有性情为此一文体挽回颜面的爽利之作。为何说有立场?黎化在此书后记中有一段话,不妨摘引如下:“近几十年来,大量的报告文学都成了富豪权贵大亨名流的小妾,失去了她原本的清纯和魅力。我告诫自己:万不可把这本书写成为商人们涂脂抹粉歌功颂德的贴金文字。”立场,看似很抽象陌生的简单词汇,实际上拷问着每一个有良知有操守的写作者,黎化的文字,精心打磨,沉吟讲究,对南通商人,并不是一味评功摆好,有一说一,有是说是,有非说非,既说长,也道短。对于非洲,南非洲,黑人兄弟,也是持论公允,不偏不倚。我们看某些媒体上关于非洲的文字,往往拘泥于这样那样的顾虑,基本上是莺歌燕舞形势一派大好,但黎化的文字,我们至少知道了一个更为真实更为全面更为辩证的非洲。

(作者王振羽,选自《江海晚报》2017年1月7日,有删节)

學生评说

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的书评,一字一符,幻化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演绎着南通人的生生息息,勾引出我这个南通人心底最本味的共鸣。作为一篇书评,我还从中学会了阅读和评价一本书的角度与层次。无论是从语言还是结构上来看,这篇文章都可以给我们写作以借鉴呢!

(施懿)

猜你喜欢

异域南通商人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展览纪录
异域寻踪
异域寻踪⑦
异域寻踪⑧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