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印象最深的神仙

2017-07-1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祖师菩提龙王

童经皓:镇元大仙。他是五庄观掌管人参树的大仙。在他外出时,悟空在五庄观大闹了一场,还将人参树推倒了。他回来后,看到如此凌乱的景象,并没有生气,而是淡定地处理现场,让我看到了他的大家风范。他并没有急切地解决这件事,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将逃窜的悟空抓起来,让悟空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万能的,颇有教导悟空之意。

郑义博:观世音菩萨。她不伤天地生灵,佛祖让她找取经人与行者,她找的都是往日犯了错而被贬下天界的神仙。她对悟空、八戒、沙僧处处施以援手。悟空有麻烦,找她帮忙时,她从未推辞过,连悟空让她变小道士她都变。她对犯过错的妖精也很宽容,认为他们只是误入歧途,还收纳他们到自己的门下。她大慈大悲,灭妖也要安顿好小生物,这一点连悟空都佩服。

师评:将菩萨普度众生的一面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还能据此分析出菩萨对取经师徒以及妖精的理性关爱,这样思考问题很全面。

黄轶南:1.菩提祖师。他可谓是带孙悟空入门的第一人。他精通三教,座下弟子万千,法力高深莫测,集三教于一身,甚至连如来都不能侦察到他的踪迹。他教给孙悟空翻筋斗云、七十二变,还有长生之法。但他驱逐孙悟空出师门,并嘱咐悟空不得提起自己的名字,若说出半个字,则叫悟空万劫不复生。他知晓悟空此去定会惹是生非,如果允许悟空拿自己撑腰,以悟空的性格,必会天不怕地不怕,必会更加胆大妄为。不让悟空搬出自己,既成全悟空,又成全自己。成全悟空,在于不让悟空背上欺师灭祖的不仁不义之名号;成全自己,在于自己可以继续远离世俗,久居深山之中。但是,《西游记》中在叙述悟空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后,就再未提菩提祖师了。

2.乌巢禅师。他是《西游记》中极其神秘的人物。他有六奇:第一奇,堂堂一个禅师,在浮屠山这风光胜地竟住在一个柴草窝——乌巢之中;第二奇,他认得玄奘却不认得悟空,原因竟是“因少识耳”;第三奇,这禅师竟与八戒相识,还想收八戒为徒;第四奇,禅师预言了师徒西天取经的经历;第五奇,禅师预言最后四句竟是“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这说明他原本就认识悟空,为什么偏偏要装不认识呢;最后一奇,像孙悟空这样神通广大的人物竟不能挽着乌巢一缕藤,可见一个小小的禅师法力却高深莫测。以上几点足以证明乌巢禅师是《西游记》中最神秘的人物。

师评:读书贵有疑。轶南的质疑有趣又有味,我也一直在琢磨,菩提祖师为何不愿意悟空报出自己的名号呢?他或许是把悟空看作了自己的关门弟子,自己的一身本领终于寻到了一个最佳传人。而他自己,宁愿选择过一种静默无扰的日子,淡看风云。

曹冰锐:1.泾河老龙王。这个龙王只在第九、十回中出现过,但我却认为这个打酱油的角色也是可以评点一番的。这龙王只参与过一件事:一卦子透露给一渔夫一些天机,这渔夫便天天满载而归,龙王便与卦子打了赌,为赌赢,他触犯了天条而被斩首。这龙王确实犯了错,他好胜心切,私自篡改降雨时间,虽是越权了,但我认为他罪不至死啊。他这么做也是为他水里的子民们着想,若这渔夫每天都知天机,每天都满载而归,那他的子民就遭殃了呀,他当然不能坐以待毙,肯定也要出手啊,他这也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啊!

2.太白金星。太白金星算是《西游记》中出场次数最多的一个神仙了,他是一位“零差评”的老神仙。在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时,被天庭捉拿,幸虧有太白金星劝说玉帝,才息事宁人;在玉帝震怒要严办大闹蟠桃园的孙悟空时,也是他几番巧妙进言才平息了事端;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困难重重,太白金星几次三番伸出援手。忠厚尽职,不爱出风头,似乎就是太白金星的标签。

师评:对泾河老龙王和太白金星的点评很有意思,语言诙谐,表达幽默,细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能关注到打酱油的神仙角色,可见读书的细致程度。

徐文卓:太上老君。从表面上看,太上老君与悟空是针尖对麦芒,一直在作对,但纵观天界,与悟空关系最好的神仙莫过于太上老君了。每一次他们相遇,就互相争吵,也会时不时开对方的玩笑,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嘛!所有神仙中太上老君拥有最为奢华的装备与丹药,许多神奇厉害的武器都是出于太上老君之手,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就是因为进入了太上老君的地方,吃了许多仙丹妙药才练就一副好身体。

师评:对太上老君与孙悟空关系的点评很周全,很到位,又很有烟火气。细细琢磨,还真是如此,他们两个见面就斗嘴,却在斗嘴中日渐亲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也是如此吧!

猜你喜欢

祖师菩提龙王
惊蛰
第三回悟空遭驱逐
龙王爷爷发怒了
菩提祖师为何赶走孙悟空
菩提之心
白玉菩提和菩提根有什么区别?
格子龙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
张爱玲祖师奶奶的音乐世界
河里没有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