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苦乐

2017-07-1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马蜂窝牛棚猪圈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我發誓今后借了书也绝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走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几天后,他将《三家巷》扔给我,说:“赶快还了去,这书流氓极了!”我当然不会听他的。

(节选自莫言《童年读书》。题目为编者加)

写作借鉴

就像莫言自己说他喜欢讲故事一样,这篇文章也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了关于他小时候读书的故事。二哥藏书、抢书,对“我”的种种粗暴态度,却因为对书同样入迷而显得可爱,读者并不觉得其讨厌。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莫言如饥似渴地看书是当时他唯一能够获得快乐的事情,他和二哥之间的斗智斗勇也成为他童年一段美好的回忆。文中的语言特别富有感染力,画面感很强,如“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这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猜你喜欢

马蜂窝牛棚猪圈
牛棚读书
牛棚子 草垛子(小小说)
有趣的牛
劫持“小不点”
一头好猪
我们家的“马蜂窝”
“强项令”董宣
单独中的洞见
牛棚忆旧
小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