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花格子大象艾玛》为例谈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2017-07-10左娇莹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艾玛大象挑战

左娇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116-02

所谓“有效”,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幼儿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一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问,关键性提问便是重难点环节的重中之重,及时的追问能引发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一次次关键性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便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过程。所以活动的提问应该既紧紧围绕目标的预设,又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

《花格子大象艾玛》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为大家讲述了一只大象从开始为了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烦恼到变得自信的故事,图画书中画面的色彩采用了红、黄等暖色调,色彩亮丽,并以黑色线条描边,纯色填充,非常符合故事中大象们生活的温馨场景。画面构图简单而又奔放,童趣十足,也是幼儿喜欢的类型。 故事中的文字充满童趣,简单易懂。特别是描述艾玛想办法改变自己身上颜色的这一段,语言生动、形象、有趣。选择此活动是觉得教材立意很高,意义深远,对幼儿的心理有较好的疏导作用。《课程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自我意识也在逐步形成,并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讲述时根据图片的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而且大班幼儿处于集体之中开始有了竞争意识,所以此时自信心的树立就变得尤为重要。经过自己的一番分析和解读,我把活动放在大班上学期我自己的主题活动中开展,并且设计了活动方案:

活动中的亮点:

1、教师采用了观察画面、游戏互动、故事讲述、猜测回忆、提问等多种策略进行教学,使得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较好地突出了教学主题。

例如:教师采用游戏互动的策略,第一次游戏是在请幼儿上台扮鬼脸和做各种搞笑的动作一下子活跃了活动的氛围,动静交替的形式使得教学现场充满了欢笑声。第二次游戏是在活动的最后环节秀一秀,我请幼儿自由结伴组合用表演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特别,而不是单一的说教,这样动静结合的方式更为幼儿所喜欢。

2、内容选择符合当前主题、本班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把握教材关键经验、活动环节的设计中体现教师的创造性。

教师把教学目标化解成以下几个环节来落实:首先引入故事:比较画面,产生兴趣;其次阅读理解:观察画面,猜测、理解故事中艾玛的与众不同的转变,最后情感提升:回归生活,我型我秀,发现自己特别,并且大胆表达表现。活动中的不足:

1、第二环节以“流水账”的形式呈现了各个提问和小结,给人关键提问不清晰,不一目了然的感觉。

2、结合大班年龄特点过程中提问的挑战不够,过程中没有给孩子留更多的思考表述的空间。如:当出现艾玛想变灰色的画面时,幼儿出现了两种“声音”。此时,教师只给幼儿提出观点的机会,却没留给他们多些阐述理由的空间。

我的思考:

针对第一次活动的不足,我对于绘本进行了再次的剖析,特别是针对整个活动的提问进行了再次的设计,通过资料的查找,与大家共享我接收到的关于有效提问的评价点的信息:1.提问是否适宜恰当,符合幼儿思维发展水平,有助于落实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2.提问是否适度开放,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中主体性,引起过程中的多元互动,并体现教育公平。3.还可以评价教师是否给幼儿提问的机会,藉此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学会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大胆质疑的学习能力。经过反思修改之后的再次教学,我有了如下的发现:

1、关键性提问清晰有效

活动中的提问要简单、清晰。如在活动中的关键性提问:“艾玛为什么不高兴?”“它和其他大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提问简单明确能够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2、挑战性提问针对思维

除了提问要简单、清晰以外,还要培养幼儿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增加一些挑战。比如活动中的挑战提问:“仔细看图,你们知道艾玛想到了什么办法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对大班孩子来说有观察上的挑战。

同时活动中也有思维上的挑战提问,如:“如果你是艾玛,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对大班幼儿来说让他们换位思考问题。“就这样艾玛悄悄地回到象群中,大家发现艾玛回来了吗?你怎么知道大家没有发现艾玛?你们知道艾玛在哪里吗?”上述这个提问对幼儿的思维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同时考虑三个问题,联系绘本的前后关系进行思考,锻炼幼儿的逻辑性。

最后还有记忆上的挑战,如完整欣赏故事前老师提过一个要求,当老师完整讲述完故事后现场提问:“刚才老师提了个什么问题?”让幼儿通过回忆回答问题,诸方面的挑战带来的是孩子们积极投入地、思考、表达。

活动后的感悟:

活动中有效的提问设计有助师幼互动。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既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对问题的兴趣。教师通过运用形式多样、恰当的提问为活动注入了活力,引发幼儿的思维碰撞,促进幼儿的发展。

1、开放性提问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富有想象,不受约束,他们往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创造,从而转化为语言的表达。因此老师应设计开放式的提问,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在语言上呈现别样的精彩。在活动中许多地方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如:“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做大家的开心果,让朋友高兴?”“为什么大象们要这么对艾玛呢?”等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2、具体性的提问

虽然在一个活动中开放性的提问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旨在调动全体幼儿的思维,相对应的也必然需要有一些直接具体的提问。“一起来听听,艾玛为什么不高兴?”“你们知道艾玛想到了什么办法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听和观察让幼儿直接描述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事。

3、连贯性提问

连贯性提问在促进幼儿逻辑能力发展的同时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和讲述习惯。活动中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老师在活动中同时一下子提出2个或者3个问题,如“大家发现艾玛回来了吗?你怎么知道大家没有发现艾玛?你们知道艾玛在哪里吗?”

4、递进式提问

教师在提一个较难问题之前,可以提一系列简单的问题作为铺垫,运用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层层递进的提问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第二部分找到帽子床后,搬回来的情景。师:“就这样艾玛悄悄地回到象群中,大家發现艾玛回来了吗?你怎么知道大家没有发现艾玛?你们知道艾玛在哪里吗?”幼:“只有艾玛睁开眼睛。”师:“睁开眼睛是一个特征还有吗?”幼:“其他大象都闭眼休息,只有艾玛还在动来动去。”其中教师的提问,不仅是对前面幼儿回答的肯定,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思路,使其的回答更有目的性,使提问变得更加有效。

5、猜想式提问

教师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情节,幼儿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它和其他大象有什么不同?”让幼儿通过观察猜想,促进了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

6.、情景性的提问

幼儿都喜欢情境体验的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提问设计上,我们也可以遵循这一特点,将提问设计得富有情景和童趣,让孩子到这角色的身份思考问题,这样让幼儿能够进一步发现活动的趣味性,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避免枯燥的提问让幼儿丧失对活动的兴趣。“如果你是艾玛,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通过让幼儿置身情境,换位思考,引发兴趣。

7、有效性的追问

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在设计活动时针对幼儿可能千变万化的回答,我们应该在设计提问时就预设好幼儿的“百种语言”。当发现幼儿的表述不明确和不准确时,通过有效的追问,能够帮助他一步一步梳理、归纳出自己要表达的想法,让模棱两可的答案变得清晰明了。

每次的预设提问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包括对幼儿年龄特点、理解水平、活动目标等多维度的思考,一个有效的提问能让活动更加紧凑有效。

猜你喜欢

艾玛大象挑战
艾玛打雪仗(下)
艾玛打雪仗(上)
认真的大象
艾玛·罗伯茨:“星二代”起航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