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形式课堂

2017-07-10曹艳珠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形式化新课改措施

曹艳珠

摘 要:当前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十几个年头,十余年的基础教育新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于流于形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形式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94-01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全新的课堂教学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课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教学设计的精致、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多样、课堂气氛的活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取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但实践证明这些并不适应所有的课堂,从而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现象。

把课堂“形式化”

新课标的施行给所有的教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为了“课改”而“课改”的现象,他们的课堂已经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追随课改的潮流而展现的一种形式。

一、教学情境的形式化

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什么内容都采取情境化,有的情境还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情境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的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来这是一个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不让老师讲,并不是教师就没有事情可做。这一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的定位都有一些要求。新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教师应是教学环境的创设者;新课程倡导讨论式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师主导下的以生生、师生讨论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教师是课堂讨论的主持者和调控者;新课程倡导体验性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三、合作式学习的形式化

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不论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课型、教学对象是否适合,一概搞分组讨论,搞所谓的“合作式“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就结束了。只注意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忽视了合作的实效,使合作式学习仅仅流于形式,表面上全员参与,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

四、师生互动形式化。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较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重在一个“互”字,即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能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课堂教学状态。可现实中有很多课堂,表面上看上去非常活跃,教师不断地问,学生积极地答。小组讨论时,学生也好像在各抒己见。但是,在这个回答和讨论的过程中,很少真正融进去学生对课文的思考,更谈不上很好地理解。所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表面化的。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的情感互动过程,而不止是行为的互动。真正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收获和教益。如果只是给了这种内在的互动一种形式,教师的教案和思维是一条线,学生只是在老师设计好的一种形式的外壳掩护下,帮着老师或者说配合着老师“走完教案”,这样的互动是没有实效性的。

五、面向全体学生形式化。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不同特点学生的兴趣特点等来组织实施自己的教学过程,尽量通过自己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和进步。而这种收获不能浅层次地仅仅定义在“学生知道了什么?”而是要看学生在参与思考的过程中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甚至提高了多少。但是,有些课堂上却把面向全体学生表面化地误人为是尽可能地多提问学生。不可否认,教师的意图是好的,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这样一来,好多学生的回答都是重复前边同学的答案,而答不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六、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化

也许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了,一些教师在做课时都要使用多媒体,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一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不仅教师手忙脚乱,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更严重的是,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声像、图画的诱惑下,他们习惯了感官刺激,就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很費时间和精力,这对老师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基于这一点考虑我想问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节课都用课件了吗?

七、对于学生的表扬形式化

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夸奖学生的话语如泉水一样汩汩冒出,什么“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话真是比比皆是。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这样过于“隆重”的夸奖,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不停地“拍巴掌”,可以看出学生拍手时麻木的表情,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都听腻了,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和形式化,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课题。不管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新颁布的《课程标准》,都对课堂教学的诸多施教原则和教学方式提出了要求。其中心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千千万万的一线教师也都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贯彻这一原则。可是,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形式化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

猜你喜欢

形式化新课改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防止教学模式形式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