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2017-07-10唐振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同学

唐振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34-0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过重课业负担,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社会对每个教师的普遍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关键在于课堂教學是否有效。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听得懂、想得清、辨得明、理成线、记得牢、用得好几个基点上。

一、教学设计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农村小学生见得少,听得少,学得少,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这门涉及古今中外的学科知之甚少,好些知识让他们感到十分陌生,学习难度、理解难度、记忆难度都很大。由于小学牛年龄偏小,所以认识能力十分有限,对大道理毫无兴趣,且很难接受。因此,对他们的教学必须要回归现实,要小中见大。比如,在《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

课中,选材就必须借助农村小学生的实际。诸如农药、化肥、洗衣机等的好处与危害,学生都亲身经历过,他们尝过甜头,也吃过苦头。通过点拨,容易联想到实实在在的危害,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也认识得更深刻。

二、教学过程要变训练为启迪、诱导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掌上明珠,众星捧月且多是留守儿童,隔代长辈生怕照顾不周,儿女怨言,百般呵护。他们在家是小大人,一切自己说了算,在校虽然他们也碍于教师地位、知识、能力的威慑,不得不装着随从,其实内心不服。他们讨厌教师没完没了的说教和训诫。试想,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学生不从内心认可,甚至

抵触,再优美的词句,再严密的逻辑,再好的知识又有何用?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以启迪、诱导为主,让学生自发地去认知,去实践运用。比如,在教《让生命更美丽》这一章时,我采用的方法是看图说话,据图辩论,辩中明理,启发自觉性。我先让同学看看讲台上那块除了黑以外什么也没有的黑板,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同学说,就一个黑板。然后,我在上而一层层的点缀,不一会儿,山川、河流、天空、路桥、住房、人、花草、树木、山野、各种动物等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黑板上。这时同学们便逐步感知,环境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使他们深刻的领会课文中各种生物如何装点着五彩斑斓的世界和如何让世界呈现勃勃牛机的意境,随着大家兴趣的正浓,我话题一转,学着游戏中顽皮小孩的模样,用枪将天空中的飞鸟一只只枪杀,将林中的动物一只只捕杀,将地上的花草、树木一棵棵毁掉,让同学们的心灵在一次次悲哀中引发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震撼。从反而悟出保护垒命多样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班级讨论,你熟悉哪些生物,它给予了我们什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良行为造成对牛物多样性的破坏?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样层层深入,于情于理,学生自然欣然接受,已忆犹新,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要突出重点,抓重点,以点带面

现行小学品德教育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浅人深,设计了序列的教育过程,涵盖了学牛品德教育的方方而而。如果而而俱到,学牛必然伏倦。因此,应把握重点,重拳出击,以点带面。什么是重点?我认为,适合学生现有实际的、能直接用于实践的便是重点。比如小学品德与社会中《有话好好说》一课,我针对现在学生70070以上是

留守儿童,他们远离父母,多由隔代长辈监护,由于与监护者之间有代沟,不愿沟通,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反叛;监护者对孩子情况不了解,缺少沟通,要么放任自流,要么使用传统方法不顾及孩子的认可与否,要么抱怨而付诸极端方式,激化矛盾。针对这一现状,结合现在学生与监护人的矛盾,我教育学生:你们回家后多搞一些社会调查

是对的,这有利于你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基础;你们回家后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也是对的,这有利于你们开阀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你们回家后看看电视也是可以的,这有助于你们丰富知识,缓解精神压力;你们的学习辅助用品也是必须的,这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完成学业,你们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矛盾不在于此,而在于没有汇报好、解释好、印证好。你们应该理解他们每天劳作辛苦,你们应该理解他们收入十分有限,你们的父母有些又给予不足,你们应该理觯他们受你们父母之托生怕没带好你们而招致埋怨,你们应该相信他们是关爱你们的……通过这一课,促进了学生与监护人的更有效的沟通,促进了家庭的更加和谐,促进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更好配合,也促进了孩子学会与长辈、上级、社会相处。

四、教师要广集资料,让学生易学易记

品德与社会,涵盖面广,学生知道甚少,难于理解记忆,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而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比如,《世界风情画》一节,学生没出过国,也没看过国外书籍,电视中相关知识甚少。如果仅靠死记,必然事倍功半。不同地区有地理环境的差异,气候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历史的囚素,牛活习俗自然与这些相关。讲清渊源,学生自然易懂,易记,易整理,甚至会产生探究兴趣,由此及彼,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埋好伏笔。

综上所述,有效的品德教育应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适应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特征,抓住教学重点,启发自觉认知,变成自觉行动,使学生今天愿学,易学,易懂,今后易用,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同学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