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类比时出现的异常现象之我见

2017-07-09谢鹏飞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异常现象现象化学

谢鹏飞

类比是依据两个对象的已知相似性,把一个对象的特殊知识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从而获得后一个对象的新知识,是一种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在化学教学中,类比方法尤为重要,但类比具有或然性,当类比的结论正好落在两者之间的差异上时,这时推断的结果失真。所以在类比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比出相同点,比出不同点,比出规律点,比出特殊点。我们把这种在类比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或者是与预期结果不同的现象称之为异常现象。

教学中重视类比时出现的异常现象究竟对学生的发展有何意义?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利用类比中的异常现象呢?

一、化学中,类比时出现的异常现象的重要性

(一)培养求异思维,让思路“海阔天空”

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类比中的异常现象,同中求异,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可以克服思维定势,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挖掘化学中的奥秘!

(二)提高學生的问题意识,让创新达到“顶峰”

问题意识是指对周围事物的好奇、敏感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对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其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创新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好奇”和“质疑”。教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所以,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巧用类比中的异常现象,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三)培养顿悟思维,让潜能“源源不断”

张庆林等人认为:顿悟的发生是由于在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中突然获得关键性的启发信息,人们从试悟转向更有效的启发式搜索。学生的顿悟必须建立在相关知识储备,思维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意的将类比中的异常现象通过设疑激趣、启发诱导、竞争引趣等教学策略,呈现给学生,唤醒学生的潜意识,在知识的迷宫中找到正确的出口,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顿悟思维的目的。

二、教学中,对有效利用类比时出现的异常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一)见缝插针,在类比中渗透求异思维

类比运用的是求同思维,在类比中渗透求异思维,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尤其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面对数以千计的有机物,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类比,但在类比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差异的存在。如在讲授羧酸一节中,是以乙酸为代表物来学习羧酸的化学性质,在运用类比总结羧酸的化学性质时,通过设疑或实验探究来引出甲酸的特殊之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甲酸的分子结构(),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大胆的提出猜想,之后通过设计相关的实验来加以验证。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而且会使大家意识到,在运用类比方法学习时,有异常现象的发生,即在类比过程中,不能盲目的模仿,要注意求异。

无论在习题课还是新课中,在适当的时候,见缝插针,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由表及里,在問题的“心脏” 中跳跃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所教知识的来龙去脉都给学生理清,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剖析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解答学生的疑问,而且要适时的问,问将有效的促使对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谛揭露出来。如在学习卤素一族时知道,同主族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相似。给出NH4Cl NH3 + HCl ,请写出NH4I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大部分同学会不假思索的写出NH4INH3 + HI ,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错误,这正是它们的相似之处。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特点来分析,引出此异常的关键。

通过知识的剖析,会让学生体会到这边风景独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同时,教师引导所发生的一连串问题,不仅系统的巩固了相关知识,而且让学生在问题的“心脏”找到真谛,有所创新。正所谓让学生得到“渔,”受之无穷。

(三)巧妙激趣,在瞬间突破“包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存在一种根深蒂固之需求,即总想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在学生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搭建好脚手架,在学生不断地、积极地构建自身的过程中,支持、鼓励学生不断的构造新的能力。而在化学学习中,运用类比时,出现的异常现象往往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索欲的好时机,巧妙的利用类比时出现的异常现象,不仅会教“活”课堂,而且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我们掌握了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之后,通过镁的一些化学性质可以很轻松的类比出铝的某些化学性质。其中,镁条与稀硫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气泡,产生氢气。那么,利用类比方法铝与稀硫酸反应有什么现象?根据学生所得的结论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发现铝片与稀硫酸几乎不反应,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何在?“为什么这一现象与金属活动顺序表是矛盾的”?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通过实验,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阴离子从中捣乱,学生瞬间突破了“包围”,享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成的喜悦。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抓住类比时出现的“异常”现象,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灵活的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探索欲,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猜你喜欢

异常现象现象化学
第八章 不速之客(续)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变压器运行过程的异常现象检修与维护策略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