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合作办学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2017-07-09袁秀平方祖华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袁秀平 方祖华

摘 要:以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德合作)为例,论述了中德合作办学的特色和面临的问题,针对其学生和专业课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寻求适合中德合作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通过加强学生和教师的语言培训,规范教学内容,编写中德合作专业专用教材,以及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和就业渠道等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就。

关键词:中德合作办学;教学探索和实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2-0125-0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国际合作的脚步也在不断向前拓展,这需要大量掌握实用专业技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作为人力资源支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国家发展和经济变革的需要,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资源优化利用及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其中,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西方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优化和完善国内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简介

多年来,上海师范大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与美、英、德、法等多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与德国HWK手工业局开展了近10年的教学和实训合作,旨在引进和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经济技术应用型人才,深入实践和探索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积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经验,为上师大拓展合作办学之路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从事在汽车设计制造、检测维护、经营管理、保险理赔等各個汽车技术服务领域,包括各知名汽车及配套企业,并普遍获得了就业单位的好评,合作办学在其中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德国应用型技术大学在其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以其自身特色和教学质量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它面向实际和应用,在校企合作和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现了其鲜明特色。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又与德国兰兹胡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采用“2.5+0.5+1.0”模式,即前五个学期在本校学习,第六学期到德国HWK手工业局实习实训,最后一年在德国兰兹胡特应用技术大学学习,把中德合作办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 中德合作办学的特色和目的

2.1 专业培养方向性强,注重学生实用能力培养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类似于国内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但在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解和教育实践上具有其独到之处,在目前国内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通过中德合作办学,对解决社会职业技能需求同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环节衔合有着实际的意义。

目前,中国国内重研究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仍较突出。通过与德国高校合作,在机械制造及机电等专业方向,汲取德国先进的教育体系,并与国内的教育体制相融合,在高教体系上,逐渐侧重实际操作、与生产紧密结合、与企业深入合作。通过这种模式学习出来的学生,往往实际动手能力较好,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较短,并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够较快融入企业文化当中,企业和社会对这样毕业生的需求往往会体现在就业上能够较受到欢迎。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上的中德合作办学,在教育模式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分段融合教育,有导向地循序渐进。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规划好的教育体系框架内有序地完成学业。学生在国内学习除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外,能够通过德语学习和双语专业学习奠定国外学习阶段的语言基础和专业基础,然后在德国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除在语言上可以接受深造学习外,更为侧重专业实践的学习和培训,有明确的方向性。可以避免传统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直接出国因语言不通、环境陌生等因素而影响到学习兴趣,甚至荒废学业的弊病。

2.2 中德双语教学,为国外实训学习奠定语言基础

中德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第一年开始学习德语,学校引进经典原版德语教材,既符合中国人的学习特点,又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德语,使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德语学习后,能够了解德国文化,能进行日常听、说、写及词汇的积累,为他们到德国进修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为使学生能够更快适应德国的大学专业教学,本专业教学大纲部分专业课在国内段即引入外教授课,并引进德方课程,实行中外教师联合授课,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德语及专业德语应用能力,通过在国内德语语言、专业课及实践能力的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合作双方教师的教学融合、较好地衔接国内学习和德国实训学习,并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德企工作开启了一扇大门。

2.3 利用中德合作办学,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

汽车服务工程部分专业课采用邀请外教授课,并采用中外教师联合授课和双语教学,这就要求建设一支熟悉德国应用型大学教学模式,会德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学院采用了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双语教学的业务水平。第一,采用“结对授课”方法,每一门课程均由中德双方各派一名教师,共同研究授课内容、教学大纲、考试标准等具体问题,优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德语授课的专业词汇和专业课基础知识;第二,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德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学院每年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到德国相关大学及培训机构进行专业课教学进修或培训,在德国学校跟随德国学生一起上课,参与课题试验研究,并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德企进行实习考察取经,亲身体验国外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实完善自身教学内容,既扩大了我校教师国际化视野,又提高了我校整体师资水平;第三:学院出资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派专业老师去国内的语言培训机构进行德语短期和长期培训,以快速提高教师的德语水平,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外教顺利沟通,提高教学质量。

3 中德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1 打实语言基础,提高学生德语“专业+语言”能力

德语是一门小语种,学习德语本身较难,用德语讲授专业知识,更是难上加难。本专业学生进校时没有德语基础,从大一进校才开始接触德语,第二年学生的德语水平仅可满足日常交流。而在大学第二年又要进入德语外教专业课教学阶段,学生普遍欠缺专业词汇量。专业课特点是专业性较强学生不容易听懂,再加上用德语教学,学生更难听懂。这样容易使学生对这些课程失去了信心,从而厌倦这些外教课。我作为本专业德语外教课程(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助教,通过近两年来的教学体验和方法改进,感觉听力、会话、专业词汇特别重要,同时在德国高校授课基本以德语为主,所以良好的德语听说能力对于以后到德国求学的学生来说很关键。因此我们在寒暑假对学生的德语进行集中培训,加强听力、词汇,为学生德福考试进行强化。同时在每门外教课授课之前,把外教课件发给学生,助教也把相关专业词汇作一词汇表,让学生参考着专业词汇和中文相关教材,先把外教讲义上的内容预习并翻译出来,这样授课效果提高了很多。

3.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双语专业教学的授课效率

我作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助教,深深体会到专业课的授课除了基本概念和专业基础知识外,更需要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课时,增加实验教学的学时,同时将课堂搬到实验室,在每个实验元器件和设备上标注上德语注释,德语外教一边讲理论知识,一边将相应的电路元器件指给学生认识和熟悉,并一边让学生亲自动手按照电路图搭建相关电路进行实验研究,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电工电子元器件,同时可以利用这些元器件搭建不同功能的电路,来验证教授所讲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真正感到学以致用。

3.3 规范教学内容,编写德语专业专用教材

自中德合作办学以来,大部分专业课所用教材是德国外教自行编辑整理的全德文讲义,而每一年来的外教不一定是同一个外教,这样的话,不同的外教带来各自不同的讲义,形不成规范,同时学生靠自身较难找到相适配的参考资料对照学习,造成专业知识的学习易浮于表面,对重要知识点的总结、消化理解和掌握可能会有所欠缺。基于以上原因,结合自己作为多年中德合作办学专业课老师经验,目前正在编写电工技术德文教材,同时还配套编写一本中文参考资料,用于突出电工技术德语教材各章节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并筛出各章节对应的专业词汇,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电工技术德语教学,达到在德语授课下能够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提高德语专业水平,同时,还能够为后续的其它外教专业课程提供教学实践经验。

3.4 加强国内外校企合作,拓展实践渠道和就业渠道

对中德合作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教学工作中突出了“强理论、讲实践、重体验”的特色,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在大学第六学期学生将分成两部分进行职业能力培训。其中,通过德语考试和学业成绩良好的学生,前往德国埃尔夫特或拜罗伊特进行6个月的全德语汽车专业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德国HWK考试,AHK试卷由德国工商大会提供,由考试委员会决定选用具体试卷,德方相关专家或教授参与有关工作并对考试全过程实施监控。考核合格可获得德国工商大会(AHK)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对于没有去德国的学生,由德国外教和在德国学习并获得德国职业培训资格证书的教师,引进德国工程教育课程以及教学管理模式,完全按照德国职业培训课程及流程,在本校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及相关汽车企业进行汽车专业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德国外教及国内培训老师按照德国HWK考核方式,进行结业考试。

4 结语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不断深入实践和探索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通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中德合作办学,引进和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把教育模式改革工作向前推进,力争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汽车经济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数年的中德合作办学过程中,针对办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提高学生德语“专业+语言”能力;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有机结合,以及编写德语专业教材及配套中文参考资料,提高双语专业教学的授课效率;通过各种培训和实地学习考察,不断提高中方教师整体双语教学水平,并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国内外校企合作,拓展实践渠道,提高和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能力。上海师范大学在十几年的中外合作办学教改路上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是通过长期实践活动,更积累了大量宝贵地中外合作办学经验,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魏玉.中德合作办学模式下汽车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4-66.

[2] 邓小米.中德合作办学“专业+语言”模式的优势与困境[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4):84-86.

[3] 张阳,黄敏.中外合作办学在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中的研究与实践:以郑州轻工学院为例[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4):49-50.

[4] 徐鸿翔,盛艳.中德合作办学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4(21):7-10.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 a Case Study of Automotive Services and Engineering(Sino-german Cooperation)

YUAN Xiu-ping, FANG Zu-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1418, China)

Abstract: Taking Automotive Services and Engineering(Sino-German Cooperation),College of Inform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we are actively exploring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seeking for the teaching mode suitable for Sino-German Cooperation. Many kinds of measures have been adopted by way of strengthening of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language training, standard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compiling the special professional materials for Sino-German Cooperation, strengthening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expanding practice and employment channels. Thes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have made positive achievements.

Key words: 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責任编辑 祁秀春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融入数学语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冠心病见习教学中应用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应用数学模型发展生物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