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读谱训练

2017-07-09黄春燕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

黄春燕

摘 要: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读谱技能的高低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视唱学习的质量,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音乐基本素质的水平。本文就视唱练耳教学中有关读谱的问题进行探討,具体从音位、节奏、拍子、结构、句法、音乐风格、多声部等方面加以分析,并试图寻求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视唱;读谱;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2-0114-04

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视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视唱”也就是看谱即唱,是将谱面上抽象的音符、节奏以及音乐术语等转化成形象的音乐,用人声表达出来。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读谱。读谱技能的高低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视唱学习的质量,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器乐、声乐等)的学习和音乐基本素质的水平。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视唱时唱错唱名,唱错节奏,对速度、力度、表情等术语视而不见,连线不连,跳音不跳,长音似拖非拖,休止符似休非休……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读谱的问题。在一些学生的眼中,认为视唱就是单纯地把音高和节奏唱准,而忽略了视唱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技能课的训练目的。应该强调,视唱是学习音乐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积累音乐语汇、全面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

读谱技能不过关,所产生的后果就是视唱错漏百出、平淡如水,进而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因此,怎样提高读谱技能是每个学习音乐的学生必须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对视唱读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寻求相关解决方法,以促进视唱教学效率的提高。

1 关于音位的读谱

在练习视唱时,学生容易读错音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1 对五线谱的音位不熟

对一些初学者或部分民乐、声乐的学生来说,刚开始认五线谱的时候是非常慢的,以至于有些学生比较心急,想寻求捷径,便在五线谱下面标上简谱,这是极其不可取的方法。标了简谱后,等于学生是在看简谱,完全没有达到认五线谱的目的,反而以后对标简谱产生依赖,更无法熟练地认识五线谱。因此,在视唱教学初期教师就要把好关,坚决杜绝这种行为,甩掉“标简谱”这根拐杖。

1.2 远距离的音程反应慢

在视唱中常常出现学生在碰到大跳音程时会停顿或卡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指导学生多做做音程构成和辨认练习。首先,在没有谱号的五线谱上列出各种大跳音程如六度、七度、八度等等,让学生快速说出度数。然后,教师说根音,学生快速说出指定音程的冠音,或反之。如教师问la向下小七度,学生答si……。这两个练习熟练后,学生再看到乐谱中大跳音程时,会快速反应是几度音程,然后根据前音算出后音。

1.3 忽视调号或者同小节内临时变音记号后的音符

这种情况不光在视唱教学中存在,在学生的器乐专业学习中也比比皆是。我想,如果在视唱练耳课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的器乐学习也会效率更高。所以,教师在视唱教学中要时刻督促学生仔细读谱,不放过每一个变化音。

1.4 乐曲中出现的音符较密集的小节或段落

一些学生在视唱中突然碰到音符较密集的小节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从而“知难而退”了,或者一个音一个音的数过去,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影响效率。对于这样音符较密集的小节或段落,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寻规律,快速读谱。如一长串的上行或下行级进音符,我们只要找准起始音和结束音,中间的音不必一个个去认,而是按照音级排列顺序从起始音读到结束音即可。又比如两句旋律是模进的关系,那后一句就按照前一句的走向进行模进即可。还比如乐曲中出现较多分解和弦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和弦级数,把每个分解和弦作为一个整体去读,读谱时才会心中有数,而不是单个音孤立地、无规律地去读。

总之,音位的读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坚持多读多练,就能从中找出规律,并逐步达到快速精准。

2 关于节奏的读谱

节奏就是音的长短组合。很多学生在视唱时会出现唱简单节奏时速度偏快,唱到难的或者不熟悉节奏时速度偏慢的现象。从表面看这是节拍不稳,其实归根到底是对节奏型不熟。若解决了节奏的读谱速度,节拍不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解决节奏读谱的速度问题关键在于基本节奏型的掌握。节奏型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态,如均分节奏、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从听觉上使学生对节奏型有感性认识

不同类型的节奏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表现力。如练习切分节奏时,可先给学生欣赏带有切分节奏的新疆舞曲,体会切分节奏的强弱规律和切分特有的表现力。

2.2 从视觉上将节奏型的书面形态掌握

各种节奏型就是“节奏单词”,多个“节奏单词”的组合就构成了“节奏句子”。因此,可以像学英语一样,将各种节奏型当做单词来记。教师可将所有常用节奏型做成单词卡片,学生看卡片马上打出节奏型,还可以用报听写的方式听写单个节奏型等等,不断进行视觉刺激,使学生将视觉和听觉对应起来,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2.3 从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方面更深刻地理解节奏

在熟练掌握了“节奏单词”的基础上,就可以练习“节奏短句”甚至“节奏乐段”了。练习时就像说话一样,要注重语句感,将“节奏短句”所表现的语气、性格等尽量表达出来,积累丰富的节奏语汇。

3 关于拍子的读谱

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交替出现,就构成了节拍,不同规律的节拍就形成了不同的拍子。很多学生在唱视唱时,直接从第一个音唱起,对拍号视而不见,往往唱到几小节后,才幡然大悟:拍子打错了,又得重来。因此,在唱视唱前,首先看好拍号,确定单位拍是什么音符,每小节的拍数是多少,做到心中有数,打拍子时才不会乱。不同的拍子由于单位拍不同、强弱规律不同,所表现的形象和意境也不同。如2/4拍与4/4拍相比,由于强弱规律不同,2/4拍强拍弱拍交替很频繁,因此同样单位拍的条件下,2/4拍听起来比较急促,4/4拍则较平缓。又比如2/2拍与2/4拍相比,虽然同样每小节都是两拍,但是单位拍的时值不同,因此同等条件下,2/2拍所表现的意境较2/4拍更为宽广、肃穆。三拍子和二拍子相比,三拍子有较强的舞曲风格,二拍子则有较明显的进行曲风格。在视唱读谱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各种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及风格意境,以准确地诠释作品的拍子。

4 关于结构、句法的读谱

乐曲由乐段构成,乐段又由乐句构成。在视唱时,若不对乐曲进行结构分析,唱出来的音乐必定是一盘散沙,没有结构感和凝聚力。就像讲故事一樣,故事结构和条理要清晰,否则讲出来的故事前言不搭后语,无法让人听懂。因此在视唱前需要先通篇读谱,熟悉乐曲的整体框架,并分析乐曲的结构,从而更完整的理解乐曲,把握乐曲的脉络,将乐曲富于变化又前后统一音乐结构呈现出来。理清乐段与乐段之间的关系,乐句与乐句的关系,才能将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展现出来。如乐曲的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那么在视唱时再现部分的处理需要与呈示部分有所不同,展现出即统一又层次鲜明的结构特点。

练习视唱如同说话一样,要将乐曲的意思表达清楚,就必须先将乐句唱清楚。乐句的读谱也有一些可遵循的常理:从乐句线条的走向来看,乐句上行时可处理为“渐强”,下行时可处理为“渐弱”。一个乐句内部往往也可有起伏:即乐句开头“弱”进入,到乐句中间逐渐渐强,乐句收尾时稍稍渐弱。很多乐曲中句与句之间是起、承、转、合的关系,那么在视唱时需注意各句之间的衔接:“起”句较平稳,力度可处理为“弱”;“承”句紧跟起句,情绪更加推进,力度可处理为中强; “转”句一般为乐曲最高潮,因此力度可为“强”;最后的“和”句逐渐归于平静,可处理为“渐弱”。乐句中的连音、跳音、换气记号等也需要在读谱时认真对待,才能真正将乐句表达正确、清楚。

5 关于音乐风格的读谱

视唱曲的取材大多来源于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每个作品的作者不同,时代不同,创作背景不同,表现的音乐风格也自然大不相同。很多学生唱视唱时只管音准和节奏,以至于唱所有视唱都是一个“味儿”,毫无音乐感,其实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作品的音乐的风格。视唱曲的谱面上并无太多关于音乐风格的阐释,最多标几个有关速度和表情的术语。那么在视唱读谱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谱面上的标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谱面以外的有关视唱曲的各种信息。因此在读谱时对音乐风格的分析可分为两步:

(1)根据已有的谱面上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如速度术语、表情术语、拍子、旋律的风格、节奏的特征、连音记号、跳音记号等等。将以上信息加以归纳总结,最终会得到对乐曲大致的音乐风格的判断。

(2)进一步挖掘谱面以外的乐曲更深层的风格内涵:如作曲家的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乐曲整体的音乐形象、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等等。通过分析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为专业术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6 关于多声部视唱的读谱

作曲家王西麟先生曾说过,没有立体思维就没有线条思维。多声部视唱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的多声部听觉和立体性思维感。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在读谱时将多声部视唱当成单声部视唱来读:即练高声部时只看高声部,练低声部时只看低声部。这样的练习割裂了声部间的纵向联系,无法达到多声部视唱的训练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一目双行”(二声部)甚至“一目多行”(三声部、四声部)。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唱一个声部的同时在钢琴上弹另一个声部;

(2)唱一个声部的同时用内心听觉默唱另一个声部;

(3)与他人重唱或合唱时根据教师的指令中途互换声部。

7 结语

著名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先生曾说过:“识谱、读谱、视唱、和记谱,都是音乐教学、表演、研究和创作必不可少的技能和手段,但如果遗忘和丢弃了活生生的音乐,就无法真正的掌握音乐艺术。” 因此,我们不能舍本逐末,要把读谱技能与音乐的听觉和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音乐审美的本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谱技能不仅仅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我们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的必要工具。加强读谱技能的训练,可提高学生对乐谱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音乐思维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力,促进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红.视唱训练新方法—读谱预备训练[J].黄钟,2013(1).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1.02Z.

[2] 刘荣弟.意大利视唱练耳读谱教学给予我们的启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1):149-154.

[3] 范建明.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读谱技能训练[J].黄钟,2000(4):63-67.

[4] 廖乃雄. 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On Spectrum Reading in the Teaching of Solfeggio

HUANG Chun-yan

(Jiageng colleg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3105, China)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solfeggio, spectrum reading skills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singing, but also imperceptibly affect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 basic quality of the level of music.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of reading spectrum in solfeggio teaching are discussed, and the methods of phoneme, rhythm, tempo, structure, syntax, music style and multi - voices a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ve solution is proposed.

Key words: singing; spectrum reading; training methods

责任编辑 祁秀春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探究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
警察防卫控制训练中运用健康体适能训练的方法研究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网球移动步法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的探究
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