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粉刺膏1号外敷治疗Ⅰ度~Ⅱ度痤疮110例

2017-07-07赵站周李松娟李小静曹芮琦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外治丘疹痤疮

赵站周,赵 杰,李松娟,李小静,曹芮琦

(1.河南省偃师市前杜楼卫生所,河南 偃师 471900;2.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河南 偃师 471900)

中药粉刺膏1号外敷治疗Ⅰ度~Ⅱ度痤疮110例

赵站周1,赵 杰2,李松娟1,李小静1,曹芮琦1

(1.河南省偃师市前杜楼卫生所,河南 偃师 471900;2.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河南 偃师 471900)

痤疮;粉刺;中药粉刺膏

痤疮是一种常见慢性皮肤疾病,常发生于面颊、额部、胸部、背部,好发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损容性,对青年男女的身心健康有不利的影响[1]。笔者于2006年7月~2015年2月间,应用粉刺膏1号外敷治疗Ⅰ度~Ⅱ度痤疮110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痤疮患者,主要发生于面颊、额部,散在发生炎性丘疹、毛囊性丘疹、浅在性脓疱等损害,根据症状均符合Ⅰ度~Ⅱ度痤疮表现,其中男47例,女63例;年龄13岁~19岁24例,20岁~29岁49例,30岁以上37例;病程1个~12个月27例,1 a~10 a 52例,11 a~17 a 31例。

1.2 痤疮严重程度分类

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采用Pillsbury分类法将痤疮分为Ⅰ度~Ⅳ度[2],见表1。

表1 痤疮的严重程度分类

2 治疗方法

①自拟粉刺膏1号由中药大黄30 g、黄芩10 g、黄柏10 g、姜黄10 g、硫黄10 g、白芷6 g、天花粉6 g组成。配制前将各药饮片分别烘干,研制成粉末,加入硫黄配制为粉剂,再加入小米汤油(不含熟小米的汤,无菌,黏糊,可作为调和剂)。成品为褐黄色糊状膏剂,装瓶密封备用。②使用方法:敷药前,用温水清洗面部,发生炎性丘疹数量较多的痤疮,用适量粉刺膏1号,直接均匀涂于颜面患部;散在发生数量较少的炎性丘疹,用棉签蘸粉刺膏1号,分别糊于痤疮皮疹即可;发生于颈部和胸背部面积较大,数量较多,可增加剂量,大面积涂用。早晚各1次,每次敷药1 h~3 h,用温水洗去,30 d为1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判定。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起疹,无油腻感,无痒感;显效:皮损消退80 %以上,新起痤疮皮疹少于5个,油腻感显著减少,稍有痒感;有效:皮损消退30 %~79 %,新起痤疮皮疹少于10个,油腻感,痒感略有改善;无效:皮损消退29 %以下,或无变化甚至加重。

3.2 治疗结果

本组110例Ⅰ度~Ⅱ度痤疮患者经治疗,痊愈78例,占70.91 %;显效20例,占18.18 %;有效12例,占10.91 %。总有效率100 %。

4 典型病例

鲍××,女,24岁,大学生,2011年元月就诊。患者面部有褐色丘疹3 a余,平素过食肥甘、辛辣之物,常口干、咽痛、腹胀、便秘。额头、面颊频发褐色丘疹,面部油腻有不适感。常挑挤面部“豆豆”。以前按“青春痘”多次使用中西药、拔气罐、保健美容等治疗,疗效欠佳。检查:额头、双侧面颊及下颌部散在发生灰白色小丘疹或形成粉刺,丘疹顶端如刺状,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眼眶周围及鼻部皮肤正常。诊断:Ⅱ度痤疮。治疗:应用粉刺膏1号均匀涂于颜面患部,早晚各外敷1次,每次敷药2 h后,用温水洗去。同时适当使用清热消炎药物,并嘱咐患者限制麻辣、高糖、高脂类饮食,增加青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避免用手抓挤患部。治疗15 d,小而浅的皮疹、丘疹渐消退,新生的痤疮丘疹减少,继续治疗1个月后,颜面皮肤损害消失,病告痊愈。随访3 a未见复发。

5 讨 论

痤疮,中医文献又称“肺风粉刺”、“面疮”、“酒刺”,俗称“青春疙瘩”、“青春痘”。西医学认为,痤疮是青春期一种发病率较高、病因较复杂、面部最容易遗留疤痕疙瘩和凹陷性疤痕的一种影响面容的皮肤病[4]。有患者把“青春痘”称之为“毁容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肺风粉刺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治宜除湿,解毒,消肿,敛疮,长肌肤,推陈致新[5]。《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指明了中医外治法和内治法有相同的治疗机理,只是给药途径不一样。多年来,根据中医外治理论,笔者自拟粉刺膏1号,治疗痤疮疗效显著,方中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推陈致新。黄芩味苦,平,主诸热;下血闭,恶疮疽蚀。白芷味辛,温……长肌肤润泽,可做面脂,一名芳香。硫黄主妇人阴浊;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6]秃。天花粉清热泻火,消肿排脓。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姜黄活血行气,痛经止痛[7]。诸药合用,具有除湿、解毒、消肿、敛疮、长肌肤、推陈致新的功能。

Ⅰ度~Ⅱ度痤疮相对于Ⅲ度~Ⅳ度(重度-集簇性)痤疮,皮肤损伤程度较浅,表现较轻。面部的丘疹潜在性脓疱,数量少、皮损范围小、分散,外用药物无须太多。粉刺膏1号以中药为载体,不含铅丹,富有黏性,使药物能长时间附着,并更好地作用于患部,对皮肤无明显的刺激性;再者精准涂药,涂药时间可在学习、工作之余,患者更乐意接受。

临床中笔者观察痤疮患者Ⅰ度~Ⅱ度110例,有43例合并不同程度的便秘,占39.09 %。进一步说明肺经风热、肺胃湿热、胃肠运化失常、湿浊内停、便秘是痤疮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经常“上火”、便秘、肺经风热、肺胃湿热等患者可配合药物治疗,内外兼治,以增加疗效。同时还应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预防和调护:①经常用温水和硫黄皂洗脸;不要用油脂类化妆品。油脂类化妆品会堵塞毛孔,引起皮脂集聚,而形成痤疮。②尽量少食油腻、甘甜、辛辣之物;多食杂粮、青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③避免用手挤抓粉刺,以减轻炎症扩散、减少治愈后遗留疤痕。

痤疮患者使用粉刺膏1号后,有的可能会引起局部色红、轻微瘙痒、局部紧缩感、轻微刺痛现象。皮肤色红、轻微瘙痒、局部紧缩感是因为药物渗入皮肤,皮肤过敏形成的膏药风(接触性皮炎),一般症状轻微,缩短敷药时间或减少敷药次数即可。患者如有皮肤抓伤或痤疮丘疹自破,敷药后局部皮肤可有轻微刺痛症状。因鼻部、眼眶周围常不受痤疮侵袭,所以眼眶周围敷药时,应避免膏药接近眼睛,引起不适。粉刺膏1号为褐黄色糊状膏剂,外敷后面部皮肤轻微黄染,停药后黄染即可消失。

通过观察笔者认为,本组110例Ⅰ度~Ⅱ度痤疮患者,采用粉刺膏1号外敷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效果显著,治愈78例,占70.91 %,总有效率100 %。临床中笔者发现,患者如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预防和调护,慎用护肤化学品,面部遗留的凹陷性疤痕和疤痕疙瘩可显著减少,起到治疗和美容双重作用,这是中医外治疗法具有的独特疗效。

[1] 高仰来,安东芳,李晓霞.针刺三迎穴为主综合辨治青春期寻常性痤疮5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6):11.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5-178.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1-102.

[4] 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96-198.

[5] 赵 杰,侯明月,赵站周,等.中药痤疮粉联合杜记独角膏外治Ⅲ度~Ⅳ度痤疮15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1):19-20.

[6] 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杨鹏举,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29;157;159;239.

[7] 张廷模,彭 成.中华临床中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72;309;718.

修回日期:2017-02-08

本文编辑:朱庆文

R758.73+3

D

1006-978X(2017)02-0009-02

赵站周(1960-),男,1988年毕业于北京乡村医生刊授学院,2015年毕业于洛阳市中医药学校,中专学历,医师。现在河南省偃师市前杜楼卫生所工作。研究方向:皮肤科临床。

2017-01-10

猜你喜欢

外治丘疹痤疮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中医外治杂志
·启 事·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
中医外治药物(贴剂)疗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丝柔光子痤疮仪治疗痤疮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