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2017-07-07容敏华李秋林曹骥潘灵辉余家华葛莲英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年龄组鼻咽癌死亡率

容敏华 李秋林 曹骥 潘灵辉 余家华 葛莲英

作者单位:530021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癌症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广西肿瘤登记中心

癌情监测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容敏华 李秋林 曹骥 潘灵辉 余家华 葛莲英

作者单位:530021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癌症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广西肿瘤登记中心

目的根据2016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鼻咽癌登记资料,评估2013年广西鼻咽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全区8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2013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价,其中6个登记地区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将入选的6个登记地区的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进行汇总,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别和地域分层,估计广西鼻咽癌发病、死亡情况。人口标准化率计算根据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结果 入选的6个肿瘤登记地区(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个,县及县级市4个)覆盖人口5 196 871人,其中城市1 933 143人,农村3 263 728人;鼻咽癌病理学诊断比例(MV%)为66.72%,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为1.40%,死亡/发病比(M/I)为0.47。共报告新发鼻咽癌病例643例,死亡病例303例;粗发病率为12.37/10万(男性16.96/10万,女性7.41/10万),中标发病率为11.16/10万,世标发病率为10.49/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1.13%。城市地区粗发病率为9.10/10万,中标发病率为7.52/10万;农村地区粗发病率为14.31/10万,中标发病率为13.67/10万。鼻咽癌粗死亡率为5.83/10万(男性8.37/10万,女性3.08/10万),中标死亡率为5.16/10万,世标死亡率为5.01/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56%;城市地区粗死亡率为4.09/10万,中标死亡率为3.35/10万;农村地区粗死亡率为6.86/10万,中标死亡率为6.39/10万。结论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论是发病或死亡均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城乡和地域差异,30岁以后各年龄组是高发阶段,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东部地区高于中南部和中北部地区,30岁以上男性是重点防治人群。

肿瘤登记;鼻咽癌;发病率;死亡率;广西

广西是中国鼻咽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发病率超过10/10万。广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肿瘤登记工作,并从2014年开始进行网络直报,2015年开始对患者进行随访工作,登记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数据质量不断提高。为了解广西鼻咽癌发病、死亡情况和分布特点,为鼻咽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2013年肿瘤登记资料,进一步选取鼻咽癌发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截至2016年6月,广西共有8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2013年肿瘤登记资料,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6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符合标准作为汇总数据,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个,分别为柳州市、桂林市;县和县级市4个,分别为北流市、合浦县、扶绥县、苍梧县,覆盖人口共5 196 871人,其中男性2700069人,女性2496 802人;城市1 933 143人,占纳入汇总分析肿瘤登地区人口总数的37.20%;农村3 263 728人,占62.80%。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12 563例(其中男性7 383例,女性5 180例),死亡病例数7 908例(其中男性5 373例,女性2 535例)。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1],并参照《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9卷(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 VolumeⅨ)[2]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国际癌症登记协会(IACR)[3-5]对肿瘤登记质量的有关要求,采用数据库软件MS-FoxProMS-Excel、SAS以及ICRC/IACR的IARCcrgTools软件,对数据进行审核与评价。通过对病理学诊断比例(MV%)、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死亡/发病比(M/I)等主要指标以及发病率年度变化和人口结构的合理性,评价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有效性和时效性。数据入选标准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国家癌症中心对我国肿瘤登记资料的接收标准为MV%在55%~95%之间,DCO%<15%,M/I在0.55~0.85之间[6]。

2013年广西6个肿瘤登记地区合计数据显示,鼻咽癌MV%为66.72%,DCO%为1.40%,M/I为0.47;城市登记地区合计鼻咽癌MV%为77.84%,DCO%为3.41%,M/I为0.45;农村登记地区合计鼻咽癌MV%为62.53%,DCO%为0.64%,M/I为0.48。M/I略低,但经综合审核评价后,6个肿瘤登记地区提交的数据均达到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纳入标准。

1.2 统计学处理

根据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城乡户籍人口数据,按地级以上城市和县(县级市)划分城市和农村,分别计算地区别、性别、年龄别鼻咽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构成比、累积发病率(0~74岁)。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采用1985年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显著性检验采用Poisson分布。

2 结果

2.1 鼻咽癌总体发病和死亡水平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新发病例数为643例(男性458例,女性185例),粗发病率为12.37/10万,中标率为11.16/10万,世标率为10.49/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5.12%。因鼻咽癌死亡病例为303例(男性226例,女性77例),粗死亡率为5.83/10万,中标率为5.16/10万,世标率为5.01/10万。累计(0~74岁)鼻咽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3%和0.56%。总体而言,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农村发病率比城市高57%,年龄标化后高82%。同期鼻咽癌死亡率农村比城市高68%,年龄标化后高91%。见表1。

表1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发病与死亡情况

2.2 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

鼻咽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低年龄组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男性发病率0~29岁年龄段处于较低水平,30岁以后快速上升,发病率于60~6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死亡率于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男性,但发病和死亡水平的上升趋势与男性相似,35岁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上升,55~59岁年龄组达到发病峰值,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死亡峰值。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60~64岁年龄组有一个小高峰,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城市地区发病率小高峰在65~69岁年龄组,80~8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高峰则提前至75~79岁年龄组。城乡不同地区的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相似。见表2、图1A~F。

表2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1/105)

续表

图1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

2.3 不同地域鼻咽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不同地域中,东部地区(苍梧、北流)鼻咽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高于中南部地区(扶绥、合浦)和中北部地区(柳州、桂林)。东部地区除女性中标死亡率(3.95/10万)低于中南部地区(4.06/10万)外,该地区鼻咽癌男性发病率、男性死亡率和女性发病率均居各区域最高,中北部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低。见表3、表4、图2。

表3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不同地域鼻咽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表4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不同地域鼻咽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1/105)

续表

图2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不同地域鼻咽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3 讨论

本研究数据来源均为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评估后,符合标准的6个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2013年肿瘤登记数据,其中2个为城市登记地区,4个为农村登记地区。纳入数据所属地区以桂北城市、桂中南和桂东农村地域为主,覆盖人口中,城市与农村人口比约为1∶1.7,数据有一定偏性,全区肿瘤登记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扩大,以纳入更多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登记地区。

对比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中国鼻咽癌粗发病率、中标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分别为3.74/10万、2.09/10万和2.58/10万;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分别为2.11/10万、1.08/10万和1.39/10万[7]。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2012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上报数据[8],2013年鼻咽癌在广西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的顺位基本无变化,两年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第6位,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5位;2013年女性鼻咽癌和子宫肿瘤发病并列第7位;但较2012年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8位稍有提升。2013年和2012年鼻咽癌在广西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相同,分别位居城市发病第6位和农村发病第5位。无论是发病率或死亡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但男性和女性的M/I比分别为0.49和0.42,无明显性别差异。

从年龄分布看,鼻咽癌发病青壮年人群居多,发病率高峰在60岁前后,死亡率高峰在8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速度远高于女性。农村地区的发病小高峰较同期的城市人群提早了一个年龄段,农村地区为60~64岁,城市为65~69岁,但两者的发病峰值年龄段均集中在80~84岁,而城市的死亡率高峰则提前至75~79岁,较同期农村地区死亡高峰的80~84岁提前了一个年龄段。从2011年起,广西利用中央补助地方资金在广西开展鼻咽癌等农村癌症早诊早治工作,2012年广西政府在22个县(市、区)同时开展鼻咽癌肝癌防治工作,通过采血初筛高危人群,然后开展随访复查。本研究纳入的4个农村肿瘤登记地区,其中3个地区为广西鼻咽癌、肝癌防治项目点,分别是合浦县、扶绥县和苍梧县。农村地区通过早诊,鼻咽癌发病可能在目标人群中得以早检,因此,与同期的城市地区相比形成了相对提前的发病小高峰。

从区域分布看,广西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存在较大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中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北部地区发病和死亡处于相对低水平。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6],全国41个肿瘤登记地区中,男性、女性年龄调整发病率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广东四会市、中山市和广州市,而北京市、山西阳城县、河北涉县鼻咽癌发病、死亡率均较低,广西和广东地区相对全国其他地区鼻咽癌发病和死亡水平较高。据报道,广西鼻咽癌发病和死亡的分布规律与全国分布基本一致,呈现南高北低趋势[6]。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和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鼻咽癌发病、死亡数据分析显示,鼻咽癌发病和死亡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尤其华人地区有鼻咽癌高发现象,如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9-10],而以上国家、地区均与我国鼻咽癌高发区地理位置邻近。

总体而言,我区鼻咽癌发病水平相对较高。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鼻咽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还会持续较高或者上升。因此,开展防控肿瘤的宣教活动,健全肿瘤防治技术网络和人才队伍,继续推进鼻咽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对鼻咽癌的预防和控制很有必要。

[1]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48-50.

[2] Curado MPEB,Shin HR,Storm H,et al.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Vol.Ⅸ[M].Lyon:IARCScientific Publication,2008:1-837.

[3] Felay L,Burkhard C,Whelan S,etal.Check and Conversion Programs for Cancer Registries.IARC Technical Report No.42[M].Lyon:IARC,2005.

[4] Bray F,Parkin DM.Evaluation of data quality in the cancer registry:principles and methods.Part玉:comparability,validity and timeliness[J].Eur JCancer,2009,45(5):747-755.

[5] Parkin DM,Chen VW,Ferlay J,et al.Compara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in Cancer Registration.IARC Technical Report No.19[M]. Lyon:IARC,1994.

[6] 黄腾波,陈德林,张锦明,等.中国南北方鼻咽癌发病危险因素对比研究[J].癌症,1997,16(5):324-327.

[7]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等.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6.25(1):1-8.

[8] 李秋林,容敏华,葛莲英,等.2012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分析[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6,8(3):165-167.

[9] 梁锌,杨剑,高婷,等.中国鼻咽癌流行概况[J].中国肿瘤,2016,25(11):835-840.

[10]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GLOBOCAN 2012:Estimated cancer incidence,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n 2012.[EB/OL].[2017-01-02].http://globocan.iarc.fr/pages population. aspx.

[2017-01-06收稿][2017-02-10修回][编辑 罗惠予]

Nasopharynge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Guangxi in 2013

RongMinhua,LiQiulin,Cao Ji,Pan Linghui,Yu Jiahua,Ge Lianying(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Guangxi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 Cancer Center;Guangxi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Guangxi Center Cancer Registry,Nanning 530021,P.R.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Ge Lianying.E-mail:gxzlfb@163.com Yu Jiahua.E-mail:1417510919@qq.com

Objective To estimate incidence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NPC)and related mortality in 2013 based on analysis of selected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in Guangxi.Methods Methods and data quality control criteria recommended by the National Central Cancer Registry were used to evaluate cancer data from 2013 from 8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in Guangxi,and data from 6 registries meeting quality criteria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These data were stratified by rural/urban area,gender,age and region to estimate(NPC)incidence and mortality.Segi population data and the national census population in 2000 were used to calculate age-standardized rates.Results Data from the 2 urban areas and 4 rural areas covered a population of 5,196,871(1,933,143 in urban areas,3,263,728 in rural areas).Of all reported cases of NPC,66.72%weremorphology-verified,while 1.40%were identified through death certificate only(DCO%).The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M/I ratio)was 0.47.In 2013,643

new cases of NPCwere reported,and 303 NPC-related deathswere recorded.The following incidenceswere calculated:crude,12.37/ 105(male 16.96/105,female 7.41/105);cumulative(0-74 years old),1.13%;age-standardized by Chinese standard population(ASR China),11.16/105;and age-standardized by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ASR world),10.49/105.Cancer incidence and ASRChinawere 4.09/105and 3.35/105in urban areas;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in rural areaswere 6.86/105and 6.39/105.Conclusions Incidence of NPC and NPC-relatedmortality in Guangxi in 2013 were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s.Incidence and mortality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rural/urban area,gender,age and region.Nasopharyngeal cancer incidence increases rapidly beyond 30 years of age,and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re higher among males than females,higher in rural than urban areas and higher in eastern regions than in southern or north central regions.Efforts at NP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strongly needed in Guangxi,and these efforts should target men over 30 in particular.

Cancer registry;Nasopharyngeal cancer;Incidence;Mortality;Guangxi

R73-31

A

1674-5671(2017)02-07

10.3969/j.issn.1674-5671.2017.02.05

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资助项目(2013GS450101);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资助项目(桂科攻14124003-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GXNSFAA38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资助项目(Z2015623)

葛莲英。E-mail:gxzlfb@163.com 余家华。E-mail:1417510919@qq.com

猜你喜欢

年龄组鼻咽癌死亡率
非编码RNA在鼻咽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不同年龄芦苇繁殖特征研究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