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价值

2017-07-05雷国锋王晓冰张君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耳声脑干听力

雷国锋,王晓冰,张君平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价值

雷国锋,王晓冰,张君平*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瞬时诱发性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瞬时诱发性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观察组新生儿采用瞬时诱发性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对两组新生儿的筛查未通过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为93.6%,未通过率为6.4%;观察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为85.5%,未通过率为14.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瞬时诱发性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能够提高检查的精确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听力筛查;临床价值

在新生儿常见的先天缺陷中,听力损伤是占有较大比例的一种先天缺陷。一旦新生儿的先天听力损伤未得到及时治疗干预,则会对新生儿的终身都会造成影响,对新生儿会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能够在尽早检查出先天性听力缺陷并采取及时的治疗干预措施对避免新生儿长期听力缺陷有着十分积极重要的影响,科学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则是发现先天性听力缺陷的关键环节,也对新生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有着积极作用[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瞬时诱发性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单独一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不是很高,存在一定的限制性。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采用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6年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出生的220例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出生时间均不超过10 d,排除早产儿、新生儿窘迫、颅内出血以及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新生儿。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0例,男53例,女57例,出生时间3~7 d,平均(4.9±1.5)d,出生质量3 000~4 900 g,平均(3 520±1 270)g;观察组110例,男54例,女56例,出生时间3~6 d,平均(4.4±1.6)d,出生质量3 100~4 960 g,平均(3 620±1 390)g。本次研究经过所有新生儿家属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资料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瞬时诱发性耳声发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耳声发射仪由美国Bio-logic公司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听力筛查需要在新生儿自然睡眠的状态下进行,而且为了避免环境噪声对听力筛查结果的干扰,需要将环境噪声保持在45分贝以下,然后再将筛查所需的仪器刺激声设置成短声,刺激的强度设置每SPL为70~80分贝,声速率设置为75~85次/s,信号叠加则设置为70~280次。设置完成后开始对1~6 kHz的听力频率进行评价。

观察组新生儿采用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方法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所使用的脑干诱发电位仪为丹麦瑞声达有限公司生产。首先需要在新生儿的前额位置粘贴上记录电极,在新生儿的左右耳乳突位置粘贴上参考电极。最后则在新生儿眉心位置粘贴接地电极,保证每个电极之间的电阻不超过5kΩ,待所有电极粘贴完成后,开始进行刺激检查相关参数的设置,刺激声仍为短声,而且刺激重复率也需要保持在每秒21次左右,持续时间为10 ms,信号叠加为1 000次,而且滤波设置为200~3 000 kHz。当开始进行筛查时,一般将刺激强度初始值设为80分贝Nhl,然后以10分贝开始逐渐递增或递减,并且重复3次,记录出现可重复波V时的最小声级。

1.3 评价指标和标准

记录两组中通过和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例数。一般规定当总反应能量超过5分贝,两套缓冲器中发生信号的概率高于50%,而且至少有3个分析频率信噪比超过3分贝。则可以判定通过耳声发射的检查。而未能出现可重复波V也视为未通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照组有103例(93.6%)新生儿听力通过筛查,未通过有7例(6.4%);观察组有94例(85.5%)新生儿通过听力筛查,未通过有16例(14.5%)(其中包括两项检查均未通过有6例,2例未通过耳声发射,8例未通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目前,我国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约占总残疾人口的25%左右,而其中先天性的听力障碍又占有绝大多数[3]。先天性的听力缺陷不仅会阻碍新生儿语言和认知功能的正常发育,还会给新生儿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研究认为在婴幼儿早期对所存在的听力缺陷进行干预治疗是能够恢复其听力功能的。因此早期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对降低听力障碍残疾人所占比例是极其重要的。

临床上也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疾病筛查项目。目前主要采用的筛查方法包括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是传统的听力筛查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安全性高等优点[4]。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噪声、探头位置或者新生儿耳孔小、外耳道狭窄等,这些因素均会减弱耳声发射能量,同时耳声发射只对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有检测效果,而对耳蜗后病变无法检查出来。因此单一使用 DPOAE(瞬时诱发性耳声发射)筛查有可能会漏筛蜗后病变和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上的听力障碍,进而会影响的检查结果,造成误诊或漏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则是一种由新算法和特殊测试耳机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到整个听觉通路的异常,能够反映出耳蜗、 听神经和脑千以上听觉通路的活动。然而AABR筛查也并非完全没有缺陷,由于AABR 的反应阈仅能反应高频听阈,无法对低频听阈进行有效的评估,也会漏筛小部分有轻度听力损失的患儿。而且这种方法在检测时需要在较为复杂的条件进行,新生儿需要处于自然睡眠状态,而且环境需要隔音,检测时间也比较长。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单一使用某种方法均不能达到理想的筛查效果。而将两种方法联用,能够互相弥补缺点,发挥两者的优势,进而能够将误诊漏诊率降至到最低。

本文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检查的灵敏度高于单纯使用耳声发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两种方法联用的优势。综上所述,应用瞬时诱发性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能够显著提高筛查的灵敏度,能够更加及时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听力损伤进而可以做到尽早干预治疗,对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汤园园,刘 强. 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2016,36(2):86-87.

[2] 王 莹,关 兵,叶实明,等. 965例新生儿听力及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结果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3):248-251.

[3] 唐红剑,黄 鑫,刘强和,等. 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6):942-943.

[4] 马 莹,李 瑛,史 蕾,等. 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力损伤[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0-72.

本文编辑:王 霞

三门峡市市级科技惠民项目(2015030314)

雷国锋,男,主治医师,从事新生儿急救临床工作。

张君平,女,主任医师、教授,E-mail:zhangjunping12345@126.com

R722.19

A

1671-0126(2017)03-0011-02

猜你喜欢

耳声脑干听力
27 453例正常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耳声发射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耳声发射的基础研究和展望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在听力正常耳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