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要素叠加的经济区域划分

2017-07-05曾小平闫卫阳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区域发展

曾小平+闫卫阳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计算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确定出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然后,以37个中心城市为发生元,通过多要素叠加分析,对我国一级经济区和二级经济区的理论边界进行渐进式调整,以确定我国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范围边界。

关键词:城市实力评价 区域发展 经济区划

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

(一)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结合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社会人口学的基本原理,并参考有关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新形态,从基础设施、人居质量、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共26个分指标,把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相应的四个子系统(见表1)。

(二)城市点综合实力计算

在构建城市加权Dirichlet图时,首先选取城市点,然后计算它们的权重。城市点的选取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共287个;权重的计算分两个步骤,首先计算每个城市点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值,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城市之间综合实力的相对值。根据201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按照前述构建的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和计算各城市点相应的城市综合实力值。

在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我国287个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的各个主成分得分时,本文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75%、特征根大于1,选取前9个主成分。由于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值的综合得分有负值,因此需要进行转换使其全部为正值。这里采用最小—最大规范化方法,如下式所示:

式中,v`表示转换后数据,v表示转换前数据,maxA和minA分别表示原数列的极值,new_maxA和new_minA分别表示新数据列的极值。

(三)中心城市选取

中心城市是在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考察: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此,本文选取区域中心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直辖市;省会城市;类省会城市。以上三类共37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城市群组,然后再根据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确定区域中心城市。

依据37个区域中心城市,通过空间聚类分析,我国可划分为12个城市群组,得到一级经济区的区划结果;通过对12个城市群组,即一级经济区中的城市综合实力指标分析,得到城市群组的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在具体选择时有几种情况,应分别对待:一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则以其为区域中心城市;二是有两个城市实力相当差别不大,则以其作为双中心。

基于多要素叠加分析的经济区边界渐进式调整

以37个中心城市为发生元,构建基于城市综合实力值的加权Dirichlet图,作为经济区划的理论模型。根据经济区划的原则,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渐进式调整。

(一)基于交通便捷性的调整

交通原则就是要保证经济区内交通联系的便捷性,尤其是其它城市与主要经济中心在交通上的便捷性,从而更好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闫卫阳利用常规泰森多边形图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城市群间的交通便捷程度,结果表明每个泰森多边形区域所表示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影响范围与按實际交通最短距离所表示的范围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常规泰森多边形区域的城市点距中心城市的欧氏距离和实际交通距离都是最近的。就全国的情况,以37个主要中心城市为发生元构建泰森多边形图,监测V多边形边界的地级城市点,也符合同样的规律。基于这一点,综合常规泰森多边形图与匀质平面内的特点和属性,对37个中心城市进行经济区叠置分析。

(二)基于行政区划完整性的调整

根据这个原则,经济区要保证地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将本文聚类结果与地级行政区划进行叠加,当经济区的边界切割一个地级区域时,可以根据切割面积的大小确定归属。一般这个区域的大部分在哪个经济区就归属到哪个经济区。

(三)基于自然资源相关性的调整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受自然资源制约和影响。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和可更新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每个经济区的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往往具有差异而并非一定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进行经济区划分时,将差异性和互补性作为形成经济区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在强调自然条件的相似性的前提下,着重强调自然资源的互补性和协调性,以支持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尽量让资源组合紧密的区域划为统一经济区。

(四)基于区域发展水平群体性的调整

如前所述,经济区划以区域内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和一致性为原则,但是也允许一定差异性的存在,不能把一些落后地区排除在外。在选取评价区域发展水平指标时,以此作为一个参考性的原则,在兼顾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参考城市综合实力评级的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重点突出城市以外农村区域的特征。通过区域发展类型的空间分布,尽量让发展水平一致的区域归并到同一经济区。根据以上调整,最终确定我国12个一级经济区和28个二级经济区的方案框架,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吴殿庭.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

2.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区域发展
沁源县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跳绳运动区域性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我国区域发展两大失衡问题亟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