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金融的模式及风险防范

2017-07-05任泽娟彭煦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物流金融风险模式

任泽娟+彭煦

内容摘要:本文从物流金融的基础核心出发,分析了几种基本的物流金融模式,并对这些模式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阐述,同时为防范规避这些风险,提出了几点风险防范意见措施。

关键词:物流金融 模式 风险

物流金融的模式

(一)物流结算与物流仓单金融模式

物流金融结算模式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代收货款。它是指货物供应商与经销商因为各种原因而委托物流企业向货物接受人(消费者)收取货款的业务。这个过程一般就是所谓的货到付款,不过收款的是第三方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运输费用,还可以收取一定的代收款费用,这为物流企业带来了切实有效的盈利模式,增大了物流企业的利益,为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等都带来了便利与安全保障。

第二是承兑汇票。这种物流金融结算模式是以签订保兑仓协议为基础的。保兑仓协议是由物流企业、银行、采购商、货物提供商联合签订而成。物流企业签订协议后提供了承兑担保,货物提供商(生产商)签订协议后对物流企业的担保进行反担保,反担保即承诺回购货物。采购商签订协议后便可以在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向银行申请开具承兑汇票。采购商在得到汇票后便可以据此向货物提供商采购货物,并将其作为质押物交由物流企业评估入库。银行得到物流企业的仓单后,将汇票兑现划拨到生产商账户。物流企业根据银行的还款信息,在采购商还清账款后,将质押物释放。如果采购商在还款时违约,则生产商或物流企业可对质押物进行回购。承兑汇票模式使采购商与生产商的资金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以汇票为支点,以银行为中介,使得“没钱”也能买到货。与银行垫付款不同的是,银行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可以说承兑汇票业务是使得多方面共赢的一种物流金融结算模式。

第三是金融机构垫付款业务。这里主要是指借助银行帮助收付款,而不再是物流企业。银行垫付款业务选择银行作为信任主体,对一些不信任物流企业的供应商、经销商而言是主要的选择者。在此业务下,物流企业承担运输的责任,但并无收款的权利。货权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属于银行,银行得到货权后将货款先垫付给发货人,当提货人付款给银行后,银行通知物流企业发货。可以看出,在整个过程中,物流企业作为运输主体只能获得一定的运输费用。而银行作为资金流的中枢在整个过程经手资金的转向,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息收入。这种物流金融模式选择银行作为资金中介使得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为货物资金的有效流转,为企业获得有效的融资都提供了便利。

物流仓单模式主要是指融通仓。所谓融通仓是名义上的仓库,生产商将采购到的原材料存放在这里,然后以融通仓仓单作为质押物抵押给银行用以获得贷款。物流企业承担融通仓中货物的保管、担保等服务,并对货物的价值进行专业评估。银行根据物流企业的评估发放贷款给生产商,生产商在后续经营中逐步分阶段还款。可以看出,物流企业在这个模式中作为一個中间桥梁,使得银行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了,物流企业作为中介,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生产商通过货物从银行获得了贷款,实现了融资渠道的拓展,加快了资金的流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也大大拓展了业务。可以说融通仓模式是三方共赢的物流仓单金融模式。

另外还有其它物流仓单金融模式。其它物流仓单金融模式以反向担保模式与多物流中心仓单模式为代表。反向担保与抵押担保贷款不同的是贷款方的质押物(流动资产)不再是交由银行评估控制,而是交给物流企业。这种对质押主体的拓展使得借贷程序大大简化了,借贷双方节省了人力物力。多物流中心仓单模式与上面的融通仓模式不同处在于遵循地理就近原则。这种模式要求物流企业依据各地不同的客户,整合一块区域的仓库资源(包括客户自己的仓库)进行质押评估保管,降低了借贷成本,实现了多方面共赢。

(二)其它物流金融模式

与前面的几种物流金融模式不同的是,有一种物流授信金融模式使得物流企业能直接从事金融活动。金融机构根据物流企业的运营状况、信用程度、规模、资产负债比例等多方面因素对其授予一定的信贷额度。物流企业根据银行制定的信贷额度直接进行信贷业务,据此向生产商或采购商提供质押大款服务。这种模式由于银行没有具体参与,完全由物流企业监控实施,因此有着形式灵活、手续简化等好处。借款方得到融资的机会大大增加,金融机构做为授信方,不参与具体事务,有更多时间进行资金的监控,使得降低贷款风险也有了更多的保障。物流企业作为金融活动的承担者,从中也可以获取可观的回报。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模式,对物流金融服务提供、承担商有一定要求的物流金融模式。如物流企业如果是一家全资的上市公司,这时它就可以不依靠其它金融机构而自己进行募集资金,将资金贷给上下游企业。而上下游企业如果规模够大,运营好,信用不错,也是能够在整个物流产业链中承担融资、为其它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物流金融的风险及防范

(一)物流金融所面临的风险

其一,银行自出现后一直是金融活动的一个重要核心,银行的发展左右金融业走向,物流金融也不例外。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所面临的信贷风险是存在于对借款人的项目进展与盈利状况不清、财务资信情况不明、偿债能力不强以及对质押物的价值评定失误中。从事物流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存在着上述风险,除此外,由于一些物流企业或是上市融资需求企业获得了独立审批贷款的权利,对这些经过授信的企业发放贷款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银行本身的贷款风险评级指标无法发挥作用。因此,物流金融的信贷风险在这里有很大的可能出现,如果不及时防范控制,甚至有可能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导致社会金融生态出现失衡、紊乱的状态。

其二,物流企业在管理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多是由于责任缺失与管理体制的缺陷引起的。责任缺失会引起风险是因为物流企业作为贷款方与融资方之间桥梁,在介入融资活动时所提供融资方企业的数据可能出现不详细、不准确、不可靠等情况。融资企业可能为了获得融资提供一些虚假信息,而物流企业所收集、提供的信息也有可能为了拉拢客户而出现上述情况。因此,金融机构在这里可能面临着两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物流企业的责任缺失风险是物流从业者应该防范规避的,管理体制缺陷所引发的风险是指因为组织监督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组织结构松散不健全、管理决策人员出现失职与工作执行人员素质能力不高等问题引起的风险。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也可能出现很大问题。

其三,质押物贷款模式所来带的风险。质押物风险在其质押物(货物)自身。货物成为作为贷款凭证的质押物后所面临的风险来自其变现能力、所有权纠纷、产品市场状况、管理保存等多方面。货物由于变现价值低于授信后的价值或根本无法变现导致质押物出现变现风险。货物的根本归属问题由于我国相关的物权法、合同法与其它法律法规等不完善有可能出现很大的纠纷,因而这一问题也可以说是法律风险。产品由于市场占有率不确定、销售形式不乐观、销售市场变化快,或是品牌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质押物价值变化大,为质押物变现带来很大的风险。货物在保管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失窃、损坏等问题,因此物流企业的管理保存水平、风险控制预警系统水平是决定这一风险的最主要因素。

其四,银行如果不计成本地去弥补信息不对称这方面的缺陷,势必使得交易成本大大上升,因为这样会使得贷款手续变得极为繁琐,增加了人力与时间成本。而银行在大多数时候是无法付出这样的成本的,尤其是在面对中小企业借贷时。因此,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做到对融资风险的全面监控是物流金融健康发展的必然出路。

(二)物流金融的风险防范

银行或借贷企业在提供融资业务前正确防范质押物所带来的风险是金融活动的第一要务。具体来说,对作为贷款凭证的质押物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确保所选取的质押物变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大、市场需求好、流动性强、价值至少与当时发放的贷款量相当。因此,防范质押物风险就是要求借贷企业要广泛收集有关该质押物的所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科学、正确的分析,确保质押物符合上面几个指标。为应对质押物的价值可能出现随市场波动的情况,還可以采取追加保证金或是设立风险基金与严格控制贷款比例等措施来防范风险。另外,为对质押物的价值做到准确合理的评估,可以向业内人士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征求意见。

要防范融资企业因为信用问题而带来的风险,要对融资企业过往的经营情况、有关的信用记录等方面信息做到全面了解掌握,确保合作企业的资信情况良好。具体来说,应该多渠道地调查企业的过往偿债记录。同时为应对一些突发情况,还应该对这些记录进行持续关注更新,并建档保存。另外,调查融资企业的信用状况离不开对企业产品的观察,要确保产品具有明确的物权,是合法产品。

参考文献:

1.田青.基于运营环节的物流金融风险及控制实证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6)

2.潘卫红.我国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创新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1)

3.宋焱,李伟杰.物流金融:出现动因、发展模式与风险防范[J].南方金融,2009(12)

猜你喜欢

物流金融风险模式
合作联盟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