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论画:超越生命的绘画之美

2017-07-05程应峰

醒狮国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米芾柳永西湖

庄子论及绘画的大道规律,认为一个人要进入至高无上的绘画境地,必须有一颗明净的心。一切忧虑归于虚无,空濛到没有语言,人性归于清净明澈的境界。清净有了,极至的画作也就可以得到了。一如水流波动不停息,天上的影子就很难看到;水面平得像镜面一样,它的映象就会明显了。

艺术的美丽是超越生命的

庄子以为,仙子之所以成为仙子,是因為她不食用五谷杂粮,饮露水吃光芒,肌肤才会冰雪一样白,体态才会委婉婀娜如处子一样妖娆。

庄子有个弟子叫管艺的,得了庄子的真传,论及绘画,他亮出了一个千古流转的观点:大道至简。所谓大道至简,管艺这样诠释说,首先要放下,放弃圣人大师的教诲和个人自身的智慧,放掉五种欲望六种尘劳羁绊,不要有功名的惑乱,这样才能刚刚进入绘画之道的门口。尘世间,有太多的教导人们追名逐利的学问,却很少有劝勉减少欲望清心寡欲的言论,所以小道横行于世,大道却常常被废弃了。尘世的事物,没有不慢慢离开真实的源头,越来越远的。最后,在另外的路上迷失,永远不能回到原本。唯有那些以至诚之心追求绘画大道的人,把成千上万的人的言论置之脑后,也不会迷失在世间的技法之中。

在庄子看来,艺术的美丽是超越生命的,绘画亦然。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必先修心,依道而行而不是依技法而行。源于道,循于感觉,方能明心见性。师法自然,依道而行,方能进入天人合一、悠然沉稳、空濛清澈、无拘无束的境界。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的行为,有助于得到一颗明净的心。念头归一,然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不会离开本源了。

超越生命的绘画之美,米芾的《西湖山水图》就是一例。米芾对历代绘画的优劣得失了然于胸,善于改变传统的绘画程式和技术标准以达到新的趣味。因此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氏云山”和“米派”之说。有一回,应金国国主请求,宋仁宗派丹青高手米芾画《西湖山水图》。米芾奉命在西湖胜景游览半月,画好一幅草图,请柳永配词。柳永看过草图,说:“这幅画画出了西湖之美,熟悉西湖的人一看就是西湖。但没有画出钱塘之雄,缺少自然美的宏伟气势。柔媚之美,让人有倾慕之情;雄伟之美,让人有敬畏之心。若补上钱塘之怒涛,则可昭示民族尊严,让其不敢妄生邪念。”

是夜,钱塘江发潮,米芾、柳永等应钱惟演之邀前往海堤观涛。月光下,江水潮水如两军生死交锋,汹涌澎湃,白浪击空,憾人心魄。看过这一壮观景象,米芾将画推倒重来,既画出了西湖之美,又凸显了钱塘之雄。是夜,柳永也来了灵感,填了一曲《望海涛》交与米芾。米芾完成画作后,携词带画一到汴京,便命其爱子——著名书法家米友仁将《望海涛》抄写在画上。宋仁宗见画后,连声称好,说是难得的词书画三绝,堪称国之瑰宝。便让米芾重画一幅交给金国来使,这一幅就留在了大内珍藏。

怎么也没有想到,金主见到米芾之画、读过柳永之词后,勃发野心,发誓要夺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富丽江南,拥有这片神仙境地。如此一来,正中一干小人的下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趁机诬陷,就这样,美丽绝伦的“米氏云山”,让米芾猝不及防地陷入了一场人生厄难。

由此看来,真正的艺术,具有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它的出现,有时候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眼中无成物,心中有气象

真正的艺术大师,总是眼中无成物,心中有气象,更不会囿于世俗礼仪。“解衣盘礴”就缘于这样一件事:宋元君要画画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他们在接受命令跪拜作揖后,就站在了一旁,他们在把画笔濡湿,调好墨后,不知如何动笔的竟占了一多半。有一个画师后到,他舒闲从容,没有以君臣之礼小步快走,在接受命令跪拜作揖起身后,并没有站在一旁,而是立即返回了住所。宋元君派人去看,他正解去衣服,盘腿坐下,撩起袖子握着笔杆。宋元君说:“很好,他才是真正的大画师。” “解衣盘礴”所昭示的,正是一个画家放松自我,放弃功利的精神状态,彰显了画家的个性和风范。

个性,是画家生命的底色

成功的画家,都是个性分明的人,中国画家如此,西洋画家亦如是。佛罗伦萨画家乔托,为人平和而不失幽默,他的画看起来永远美好优雅而平静,就像他的人一样。炎热夏季的一天,他正在画室尽心竭力作画,那波利国王来到了他家里。国王对乔托说:“如果我是你,这样热的天,我就不工作。”乔托幽默地回答:“如果我是国王,的确不会做工作。”

既是雕刻家又是画家的米开朗基罗,傲岸不屈,极具挑战性,他的雕塑和绘画气势恢宏,有着强烈的冲击力。他年轻时的竞争对手是比他年长23岁的著名画家达·芬奇,面对才气逼人的竞争对手,年迈的达· 芬奇自动引退,一个人孤独地到法国去了。继米开朗基罗之后,出现了天才画家拉斐尔,拉斐尔的画无所偏倚,圆满和谐,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因而他非常受人尊重。面对如此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上了年纪的米开朗基罗毫不退缩,依然保持着傲岸的本色。有一天他迎面撞见拉斐尔,见他带着许多从者到梵蒂冈宫廷去,就嘲讽地说:“怎么啦,真无聊极了,简直像被押送到牢房里去一样。”而拉斐尔也不服输,看见米开朗基罗孤单单一个人,就说:“嗯,简直就像个驱逐出境的人。”

风景画家透纳聪颖天然,还在十四五岁时就凭绘画获取了可观的收入。在风景画的取材上他常常出人意表,教人不可捉摸。他虽然生活优裕,却像侦探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有着双重性格。他有时像个可敬的绅士住在山下幽静的邸宅里,有时却像个老船工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住在贫民窟里,一边晒太阳,一边信口开河地给贫民窟里的孩子讲乘船的冒险故事。他甚至是在贫民窟里一间简陋的屋子里离开人世的。

不同的个性,造就出不一样的绘画之美。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张大千的山水册页,白石山翁的写意小品各美其美,所呈现的,都是令人无法忘怀的艺术之美。伟大的画家各有各的个性。对画家来说,有独特个性才会拥有独特风格的独特创造,我们所处的世界才会拥有气象铺陈、姿态万千的美丽。庄子的美学之道何尝不是大师先贤的个性之道?

回到庄子,我们看到,庄子美学与中国古代画境有着源远流长、融合无间的关系,庄子的意象说缘于自然,恢宏、大气、浑沌、飘逸。将绘画的尚意与形、气、神、韵有机地融于一体,构架出缘于自然、缘于生命,却超越自然、超越生命的大道之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气韵生动”,无不与庄子的见解渊源深厚。

以道观之,平淡自然

中国古代绘画有别于西方的本位透视。庄子反对“自我观之”的狭隘立场,提倡“以道观之”的通脱态度,在“道”的高度上,形成了自由的观物视角,后人谓为“以物观物”的审美态度。在这种观物态度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绘画的透视角度自由通脱,灵活多变,其中沈括的“以大观小”,郭熙的“步步移、面面看”等,是庄子“以物观物”的哲学思想在绘画领域的落实,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形态。

庄子之道,反对五色五声,提倡素朴恬淡心境,催生了古代绘画以“淡”为宗的格调。庄子“朴”的思想包括“去欲”“去伪”与“复朴”三个有破有立的层面;庄子“淡”的思想蕴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三个梯次上升的层面。庄子的“朴”与“淡”,在源头上形成了“平淡自然”的审美格调,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色彩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绘画因此步入了绚丽归于平淡的美学历程。张彦远的“运墨而五色具”、苏轼的“寄至味于淡泊”、董其昌的“淡胜工”等主张,典型地反映了庄子的崇淡思想,一时之间,“平淡自然”成为文人画的最高境界。庄子还以“庖丁解牛”之技,阐明了艺技与精神的辩证关系,技近乎道,才会步入游刃有余的境地;技出于道,才可以成为大宗师。

庄子得道,归于他的坦荡胸怀。庄子关注人心之适,否定“适人之适”,提倡“自适其适”,追求物我双方由相谐相融而相忘的“忘适之适”。融合了天地人,将宇宙自然情趣化,哲思玄想审美化,体现“与物为春”的陶然意趣,为后世文人画树立起“以画为娱则高”的价值观,彰显了绘画怡悦情性的功能,进而步入古代绘画的墨戏之境。

中国绘画的笔墨真谛,以逸笔抒发胸中涌泉,挥毫之间,线条疾涩、飞白,积墨、滞留,一波三折,富有力度和弹性。笔墨来去之间,散发出人文绘画灵动而灵性的光芒,晕染着讀者的思维和想象,拓展一片又一片开阔的空间,使画面溢美,教想象林立,让生命绽放。

程应峰,湖北省作协会员,《读者》《格言》等刊签约作家。

猜你喜欢

米芾柳永西湖
北宋·米芾《白帖》
柳永·望海潮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从“柳三变”到“柳永”
米芾学“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软、硬笔临写宋米芾《方圆庵记》
当西湖遇上雪
论柳永词的“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