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如何写作敏感话题的

2017-07-05詹国枢

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两面性小圈子时评

詹国枢

老詹退休以后,开了一公众号,取名“码字工匠老詹”。

既然是公众号,就得关注公众关心的问题,一旦社会出现热点,就要及时评析,而评析社会热点,难免触碰“敏感话题”。自“码字工匠老詹”开张以来,我曾发过不少时評,如《官场那些小圈子》《“宁左勿右”为哪般》《不吃饭、不收礼、不办事——官员三不,企业咋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主》,等等。

这些文章,都挺敏感,但迄今为止,没有哪篇文章被认为是出了格,老詹也从未受到任何方面的批评!我是如何写作“敏感话题”的呢?我的体会是,要注意三性。

一是建设性。

建设性,说的是行文态度。只要写文章,总是会有态度的。同样是评析社会问题,同样是以政党、政府或当前体制制度作为评述对象,你是希望我们的政党好,希望完善我们的基本制度,希望政府改进工作,从而让广大民众过得更舒心、更安全、更自由呢,还是或明或暗地希望改变甚至推翻我们的基本制度呢?字里行间,是完全可以看出来的。

我曾写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主》。我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基本制度,让民主这朵鲜花在中华大地开放得更加鲜艳。所以,文章即使出自我这个民主基本理论“门外汉”之手,也并未发现有什么出格之处,当然,也不会受到任何置疑和指责。

我还写过《不吃饭、不收礼、不办事——官员三不,企业咋整》,站在企业立场,对时下各级官员“不作为、不办事”的懒政现象进行激烈抨击,指出其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极大危害性。

我这样做,显然是为了兴利除弊,让国民经济发展得更健康、更持久,而不是幸灾乐祸,成心想让政府出洋相,把经济搞糟。所以,文章发表以后,非但没惹麻烦,反而评价不错,受到网民首肯。

二是逻辑性。

逻辑性,说的是行文脉络。撰写时评,表明观点,脉络一定要清晰,行文必须符合逻辑。倘若不是如此,而是天马行空,写到哪里算到哪里,吐一时之快,呈一时之雄,这文章很可能就会漏洞百出,站不住脚。

我在《为什么人人都想当官》中,冷静分析了“官本位”之所以盛行的原因:人生在世,所为何来?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中国,公务员获取物质利益的唯一正常途径,就是工资。而工资的涨与落、多与寡,又常常与“官位”之大小紧密相联。所以,升官,成了大多数公务员增加工资,以谋取更多物质利益的主要手段。当官不但好处多,而且一旦当了官,通常是只升不降,即使出了问题,往往也可以左右推卸责任,并不会实实在在地“挨板子”。您说,这官谁不想当呢?“官本位”意识在国民中如此根深蒂固,正源于此。

三是两面性。

两面性,说的是行文策略。任何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所以,在评述某一社会现象时,就要辩证地看到其两面性。比如,在《官场那些小圈子》中,既对官场普遍存在的小圈子现象进行抨击,分析了对我们事业的危害性,同时也客观分析了小圈子现象在当今官场存在的某种客观必然性。这就避免了对参与这一现象的官员统统一棍子打死。

九九归一,既然要开公号,就得写时评。既然要写时评,就别怕触碰“敏感话题”。老詹将一如既往,放开了写,大胆地写。

猜你喜欢

两面性小圈子时评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党员干部要自觉远离“小圈子”
理性看待经济数据的两面性
远离“小圈子”
农村大学生“失业”具有两面性
外部技术影响企业绩效的两面性——一个非线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专利制度的两面性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