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异延中解读《虚构》

2017-07-04彭文文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德里达虚构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摘要:异延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灵魂,它认为文本没有终极唯一固定的意义,只有因符号运动差异作为踪迹保留下来时才有意义。这样就赋予了文本多重意义,使得文本呈现出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状态,解放人们的思想。马原的《虚构》突破传统小说的牢笼,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使人们游离于故事之外。从德里达的理论来看,《虚构》中人物的身份和行动以及小说的时间都处于异延之中,它们的意义也在异延中不断地流变。

关键词:异延;德里达;马原;《虚构》

德里达异延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价值差异论。索绪尔认为语言的意义从符号的差异中产生,而语言符号的差异性又基于符号的任意性,这两者不可分。德里达认为,索绪尔所说的符号差异决定符号意义,归根到底是由延异的差异运动所造成的,而这种差异运动由于能指和所指两种符号的不断转换而永无穷尽。德里达认为只有当差异作为踪迹被保留下来时,才产生某种意义,而踪迹是既显现又被抹去,所以这意义只能是延异的一种效应,即只是一种有效意义,而不可能是确定的终极意义①。

德里达的“异延”说为我们解读马原的小说《虚构》提供了新的视角。马原作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大胆借鉴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在叙事时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在这种风格的主导下,《虚构》呈现出片段截取或者打乱故事顺序、时空混乱等特征。笔者认为,正是因为马原采用了这种不落窠臼的叙事方式,《虚构》才能更好地诠释异延说。《虚构》让我们看到了文本的阐释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正如异延使得意义总是处于时间的“延”和空间的“异”一样。

《虚构》讲的是一个叫做“马原”的汉人作家去西藏的一个麻风病村——玛曲村采集素材的故事。文本中作者与叙述者对应关系的虚虚实实,这两者与文中的“我”这个人物形象三者之间构建成了一个虚构的、不真切、不确定的网络,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另外,小说中时间叙述的模棱两可也使时间处在一个“差异与延缓”的无止境的游戏中,正是这些不确定,使文本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缺乏固定的意义。

(一)人物身份和行动的异延

首先,《虚构》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的真实人生体验全部附着在《虚构》的叙事者身上。其次,叙述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叙述者②,他一直强调自己正在叙事,并声明自己的叙述都是虚构的。吴亮曾模仿马原的方式对他这一叙事行为作过一次评论,并称其为“叙述圈套”③。不仅如此,“我”还对编撰整个故事的过程进行了记载:“我”机智地躲过医生的监控偷偷溜进这块禁地,“我”对该小说结局的杜撰事实等。传统小说的叙述者一般都“正襟危坐”,唯恐接受者从他的叙述中发现一丝虚假的端倪,但这里的叙述者却一反常态,明目张胆地承认自己正在讲故事、编故事。这一切,全是马原刻意为之,为的就是让接受者处于混沌的感觉中。

如前所说,叙述者既负责讲故事,也参与了故事,所以整个叙述都在“我”的掌控之下,“我”可以自圆其说。这种叙事为故事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下故事的原型。

第一种,“我”真的去过玛曲村,并且在那里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一直强调这一切不是真的,可能是因为“我”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难题:一是“我”对哑巴的恐惧和好奇。二是“我”企图用文明社会的准则影响玛曲村人,却惨遭失败。三是“我”对那个陌生女人的眷念与“我”固有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因为“我”解决不了这些困惑,只好选择遗忘他们。

第二种,“我”其实就是安定医院里的一个精神病人,玛曲村的一切都是“我”的臆想,甚至连“我”声称自己是一个作家这件事都是臆想出来的。

第三种,“我”真的是一个作家,但没有去过玛曲村,这一切故事是在“我”的石雕刻像、“我”老婆转述的麻风病故事以及“我”所看的外国书籍等的基础上编撰出来的。

或许还有无数种。

总之,马原独特的叙述方式赋予了文本多种可能性,也给整个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样的叙事混淆了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界限,虚实难辨。叙述者与作者的混淆,叙述者与人物形象“我”的混淆,使该文本中“我”的形象处于一个缥缈、虚幻、不确定的边缘。这种状态使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断裂,而“我”的主体意义在与叙述者、作者的分辨中也被推延。这种多重解读还可以用德里达式术语——“撒播”来证明。“据德里达本人解释,撒播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它不传达任何意义,相反永远是在无止无休地瓦解文本,揭露文本的凌乱和重复,从而雄辩地说明,每一种意义的可能,皆是差异和延宕的结果”④。由此我们可知,撒播其实是根据异延衍生出的一个概念,它也体现了由于语言的能指链在不断地滑动,所以能指与所指不存在中心化的原意,中心在不断地瓦解。虽然没有永恒的、固定的意义,但我们可以从能指链的缝隙中去寻找意义,而这些意义的可能皆是差异和延宕的结果。

(二)时间的异延

在小说第一节,叙述者声明这次去玛曲村采集素材要呆上七天,到了小说最后,“我”逃出了玛曲村,问别人日期,别人却说是五月四号。若按照之前的日期来推算,“我”在玛曲村仅仅只待了一天。但在这个结局之前,叙述者跳出来强调这个结局是自己编造的,所以这个时间也是不可信的。没有一个时间是经得起推敲,因为每一次的不可靠计时,时间变得异常的混乱,这使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大大降低。每一个能指链条滑向另一个能指链条的时候都在做异延运动,正是由于时间的能指链在不断地异延,不断地丢失,所以《虚构》里的时间得不到一个确切的肯定,我们无从确定“我”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玛曲村,也不知道到底在那里待了几天,更不知是何时离开了这个村庄。总之,每一次时间的异延使时间无法得以确定。

在阅读《虚构》的时候,你或许会有很多疑惑:“文中的‘我到底是谁?他到底有没有去过玛曲村?去了几天?”这一连串的疑问都是因为作者一边不断地撒播“我”的行动,“我”的身份,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将这些痕迹抹去,只留下了踪迹。而踪迹既非本源,也非实体,它穿梭在异延的网络之中。“马原”身份和行动,以及时间的所指意义在不断出现,又不断地抹去,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追寻这些踪迹的过程。踪迹指向异延,所以当读者在不停地追寻踪迹时,也就同时在抹去踪迹。因此,人物身份和行动的所指意义、时间的所指意义在无穷的延异中悄然消失了。笔者认为《虚构》之所以能够被多次解读,具有丰富的意义,与马原独特的叙事技巧分不开。

在小说的最后,“我”离开之后,玛曲村瞬间被泥石流掩埋了,似乎它不曾存在过。这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这些踪迹从不曾存在过一样。这正如德里达认为艺术品没有所谓的同一性和确定性,确定的意义只是逻各斯中心主义一厢情愿的假设。

注释:

①陈本益.论德里达的”延异”思想[J].浙江学刊,2001(5).

②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③吴亮.马原的叙事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3).

④陆扬.德里达的幽灵[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2.

参考文献:

[1]马原.马原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2]陸扬.德里达的幽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本益.论德里达的“延异”思想[J].浙江学刊,2001(5).

作者简介:彭文文(1992-),女,四川达州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德里达虚构
虚构
虚构的钥匙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虚构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年度图书
“误读”理论对解构主义的继承与利用
乔伊斯与德里达
论范式转换视域下德里达的解构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