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

2017-07-03董邦和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一学回归生活

董邦和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访一访;演一演;学一学;回归生活;渗透语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借鉴的“生活范例”,语文教学活动只有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一味地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语文教学应该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以课堂为起点,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揭示其潜在的生命价值;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有着时空的差距,所以学生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虽然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文本,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前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还能深刻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充实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习也兴趣盎然。再如教学《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教学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理解文本内容。这样,学生学习时就能事半功倍,如鱼得水。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文本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成效显著。语文教学中,我们把课文内容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不仅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例如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来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激情表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文本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去体验,去感悟。

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的春景图,播放着《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的旋律,引领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这样学生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生活中渗透语文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让生活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標。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的舞台,我们可以把这座舞台上发生的故事,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借助班(对)会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弘扬了正能量,好处多多。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天地。例如:电视及路边的广告词“一份“珍”情,一份‘寿获”(珍珠药粉的广告);“默默无‘蚊”(蚊香的广告)等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来实现,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鸟岛》时,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美景;其次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教育、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卖服装,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卖水果,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学科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确实,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有生活就有语文。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堂,又带着良好的习惯方法走向生活,不断丰富心灵,提高修养,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学一学回归生活
草字头
悬浮字
“像”话一样的句子
学一学
谈尊重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