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晚期妇女异常心电图特征及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2017-07-01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窦性窦性心心动过速

邵 华

(海军机关门诊部, 北京, 100841)



妊娠晚期妇女异常心电图特征及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邵 华

(海军机关门诊部, 北京, 100841)

妊娠; ST-T改变; 心电图; 随访

晚期妊娠妇女由于内分泌改变及子宫逐步增加,会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随着患者血液氧含量交换率提高,膈肌上抬,可导致患者心脏负荷进一步增加,患者心电图主要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为主[1], 其中窦性心动过速一般由生理性功能改变而引起的,临床上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2]。ST-T改变主要反映心室复极功能异常,多在急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患者中被检测到[3]。本文分析妊娠晚期妇女异常ST-T改变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6例妊娠晚期患者为观察组,入院后均行心电图检查,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6.9±5.1)岁, BMI为(25.7±1.8) kg/m2; 孕周均在28~40周,患者正常妊娠,妊娠结局良好,新生儿体质量正常且无其他疾病。排除患有妊高征、心脏器质性疾病、甲状腺异常及其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选取189例在本部进行体检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年龄21~30岁,平均年龄(26.3±4.8)岁, BMI为(26.1±2.3) kg/m2。2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检测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标准电压: 1 mV; 纸速: 25 mm/s; 增益: 10 mm/mv)进行检测,主要记录短PR间期、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及室性早搏等心电图改变,其中重点分析2组患者ST-T改变(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及T波改变),所有患者心电图检测均由专业心内科医师测定。嘱2组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对2组患者采用门诊随访3个月,主要观察2组患者ST-T心电图改变。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检出结果; 比较2组患者ST-T心电图形态改变; 比较2组患者ST-T心电图改变随访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检出结果比较

观察组异常心电图改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2.76,P<0.001)。观察组患者短PR间期、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检出结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ST-T心电图形态改变比较

观察组患者ST-T心电图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T波倒置。观察组ST-T段改变在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构成比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ST-T心电图形态改变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ST-T心电图改变随访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随访第7、30天的ST-T心电图改变随访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第90天ST-T心电图恢复正常。见表4。

表4 2组患者ST-T心电图改变随访检出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在异常心电图改变中,ST-T改变较常被检出[4], ST-T改变多与心脏器质性病变有关,致死率较高。有研究[5]指出, ST段主要反映心室早期复极改变过程, T波主要反映心室晚期复极改变,其中心脏器质性病理变化、电解质及自主神经紊乱、药物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ST-T改变[6]。

对于妊娠晚期妇女,由于神经激素刺激及心脏需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逐步加大,可引起妊娠晚期妇女出现心肌供血不足,随着晚期子宫体积增加,膈肌上抬[7], 导致妊娠晚期妇女心脏出现左上移位,主动脉血管受到挤压而产生扭曲,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8]。有文献[9-10]指出,妊娠晚期妇女心电图发生异常主要表现为PR间期缩短、窦性心律过速及ST-T改变。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异常心电图改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R间期缩短、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妊娠晚期妇女心电图常发生异常改变,可能与妊娠晚期特殊生理功能改变有关,其中异常心电图改变多以PR间期缩短、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为主,临床上孕检时需加强关注,可反映妊娠晚期妇女心脏功能改变。

观察组患者ST-T心电图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T波倒置。其中ST-T及ST段压低多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低钙血症患者中较为常见,有文献[2, 11]报道,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或进一步损伤可导致心电图ST段压低及T波倒置。作者发现,观察组ST-T改变在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妊娠晚期ST-T改变患者心电图导联主要表现在ST段水平、ST段压低,在ST-T改变检出上具有临床指导价值。作者还发现,观察组患者随访第7、30天ST-T心电图改变随访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第90天ST-T心电图恢复正常,提示ST-T改变的晚期妊娠妇女妊娠结局良好, ST-T心电图异常改变可在产后恢复正常。

[1] 肖淑珠. 妊娠晚期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及临床意义[J]. 继续医学教育, 2014, 28(4): 29-30.

[2] 汤迎春. 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35): 124-124.

[3] Karaye K M, Lindmark K, Henein M Y. Electrocardiographic predictors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J]. Cardiovasc J Afr, 2016, 27(2): 66-70.

[4] 安晓飞. 浅析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5): 137-138.

[5] 张春生. 浅析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 2012, 32(3): 97-98.

[6] 陈淑芬, 李洁芳. 动态心电图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临床检测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19): 2682-2683.

[7] 史子园, 杜萍, 曾林玉, 等. 妊娠中晚期孕妇临床动态心电图应用意义及相关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02): 181-183.

[8] 胡雀辉. 探讨女性心电图St-t改变患者心得安试验结果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9): 270-271.

[9] 许海燕, 徐道珍.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异常心电图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8): 974-976.

[10] 鲁永兰. 231例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 99-100.

[11] Peters C, Wacker-Gussmann A, Strasburger JF, et al. Electrophysiologic features of fetal ventricular aneurysms and diverticula[J]. Prenat Diagn, 2015, 35(2): 129-136.

2017-01-13

R 540.4

A

1672-2353(2017)11-212-02

10.7619/jcmp.201711077

猜你喜欢

窦性窦性心心动过速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思考心电图之169》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读懂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不齐”!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