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7-01郭玮

中外医疗 2017年13期
关键词:保胎黄体先兆

郭玮

[摘要] 目的 分析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行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共5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行地屈孕酮药物治疗,参照组患者行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3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行地屈孕酮药物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保胎成功率为92%,参照组保胎成功率为8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地屈孕酮应用于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中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也未呈现上涨的趋势,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地屈孕酮;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a)-013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with corpus luteum dys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corpus luteum dysfunction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by computer table method. 25 cases, of whic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orsalin progesterone drug treatment, the referenc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rogesteron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treatment,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otal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3 weeks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miscarriage was 92%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84%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 stastis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dicloxyprogesterone acetate on patients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in corpus luteum dysfunction is significa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does not show a rising trend,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research.

[Key words] Dydrogesterone; Corpus luteum insufficiency type; Threatened abortion; Effect analysis

當前晚婚晚育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趋势,且由于未婚先孕,所以进行流产的人群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一旦女性年龄变大,且有过流产史,则后期先兆流产的情况将越来越多。其主要临床表现即为:在妊娠期间腹部出现坠胀性的疼痛,且腰部酸痛,阴道少量出血,经过妊娠期间的实验检查,呈现为阳性状态,经过B超检查其呈现为胎动以及胎心搏动正常。当女性流程发生的过程中,其临床反应以及所处的不同妊娠期,以及孕酮的数量会对妊娠的结局有所影响,针对于此,该文将以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为基础,探究将地屈孕酮应用于其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所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共5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25)和参照组(n=25),该次入选的患者均符合如下标准:①其孕期小于13周,且同时伴有轻度或者中度的阴道流血;②经过超声波检查,其测定结果和孕龄保持在相符的状态,且同时胚胎或者妊娠物并未派出;③未出现系统性病症或者发热情况。患者在用药前均已经由医师详细讲明,需要口服地屈孕酮、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在实验组患者中,中位年龄(24.3±5.2)岁,中位孕次(2.0±1.1)次,中位妊娠时间(54.5±12.4)d;在参照组患者中,中位年龄(24.4±5.1)岁,中位孕次(2.1±1.0)次,中位妊娠时间(54.4±12.3)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如妊娠时间、中位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该保持充分的休息,同时行叶酸(国药准字:H10970079)以及维生素E等常规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行黄体酮(国药准字:HB1021401)治疗,每日进行20 mg的肌肉注射,直到症状消失可以停止用药;实验组患者行地屈孕酮治疗,首次口服剂量为40 mg,而后每间隔12 h口服10 mg,直到症状消失可以停止用药。当疗程结束后需要再次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进行记录,对比治疗3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效果判定标准

患者經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已经完全消失,且妊娠继续的30 d内,未出现病症反复的情况,经过B超检查可以见原始心管搏动则判定为保胎成功;当患者经过用药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临床体征未见好转,或者已经流产,判定为保胎失败。

1.4 统计方法

该次进行研究的50例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行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3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用[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其中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指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保胎率略高于参照组,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周出现了肝肾功能以及胃肠功能的不适反应,在治疗后第2周,有10例患者出现了上述不适反应,截止到治疗后的第3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已经降低至5例。参照组患者中,14例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周出现了肝肾功能以及胃肠功能的不适反应,在治疗后第2周,有12例患者出现了上述不适反应,截止到治疗后的第3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已经降低至7例。

3 讨论

黄体功能不全的英文名称为lutealinsufficiency[1],其代表的是女性在卵巢排卵期后,所形成的黄体内分泌的总量低于正常值,从而导致孕激素分泌较低,以此造成子宫内膜分泌转化较为缺陷,从而出现了排卵期性的功能出血[2]。另外黄体功能不全将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可以导致不孕或者习惯性流产的发生。黄体期的时间一般是在月经周期的第15日到第28日,时间大约在14 d左右,这一过程中卵巢内泡的发育也逐渐成熟,并且经过排卵后形成黄体[3]。

黄体不足:①当女性的成熟卵子排出后,所残留的卵泡的残余物被称之为黄体,其主要作用就是对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情况进行改善[4],以此让子宫内膜能够快速生长,从而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黄体发育不全以及黄体萎缩不全均包含在黄体功能差的因素内。②黄体功能不足的最为主要表现即为月经周期时间小于3周,在经期前出现淋漓出血的情况,或者出现经期时间过长的现象,并且在经期过程中,出现褐色的分泌物,导致不孕或者习惯性流产症状发生[5]。黄体不足,也可以称之为黄体发育不全,其具有具有如下特征:①黄体素分泌缺陷,造成月经周期缩短;②在月经前几天,阴道出现红色的分泌物,而后月经正式到来;③进行体温的测量,多为双相的阶梯形状,黄体期缩短至12 d;④如果已经怀孕,患者大多数会出现早期流产的情况,而少数患者会有不孕症;⑤黄体缺陷造成体温过高,如果高温从月经的第15日持续到22日,仅仅持续的8 d。如果说,高温天数少于12 d,则表明黄体缺陷。黄体不足的临床反应为:①月经周期正常,但是经期时间有所延长,甚至超过9 d,但是量少,而后每当月经在干净后的3 d左右,阴道出血现象又会出现;②分泌物质为咖啡色,当阴道出现分泌物,其腹部左下方也会隐约作痛;③出现排卵期出血以及下腹痛的情况。

黄体功能不全症状:①月经紊乱,对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来说,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情况,一般低于28 d、来月经的次数有所增加或者经前出现淋漓出血的情况;②生育期的女性一般难以怀孕,或者怀孕后也会流产;③内膜反应呈现不均衡的状态;④女性排卵后的第二日,因卵巢形成了黄体,其黄体分泌孕酮,会导致体温上升,上升幅度在0.6℃,体温情况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高温期长达14 d,但是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体温上升极为缓慢,且上升幅度低[6]。

作为当前临床中最接近于天然孕酮的口服性孕激素药物,地屈孕酮的结构和功能都与之非常符合。地屈孕酮的分子结构和内源性激素具有极为相似的特点,具有十分强大的亲和力,以此孕激素和受体相互联合发挥具有十分强大的保胎效果,对这一药物进行了动物实验,从而有所证实,地屈孕酮药物能够对声压所激发的流产进行阻止,地屈孕酮具有剂量依赖性,它能够以这种方式对淋巴细胞生成的过程进行诱导,从而对PIBF因子进行阻止,最终生成IL-10,以此对细胞淋巴细胞合成肺细胞毒性的TH2型细胞因子进行激活,最终对TH1型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地屈孕酮不仅具有抗流产作用,还能够对花生四烯酸的释放进行抑制,对NK细胞活性进行阻碍,在母胎界能够对封闭抗体合成有所助力,所以地屈孕酮不仅仅能够对母体免疫状态进行调节,还能够对妊娠现象进行维持,地屈孕酮具有无雌激素、雄激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和其他所合成的孕激素对比,并不会出现女胎男性化特征,且关于地屈孕酮的临床应用研究已高达10年,还未出现胎儿畸形的相关报道。

进行保胎治疗需要对适应证进行完全掌握,①患者需要经过超声证实,其胚胎处于存活状态中,对于停经时间过短的患者,要对月经周期长短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如果心管搏动情况并未出现或者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应停止妊娠;②如果保胎效果显著,则孕妇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并进行相关基础性的判断,从而对胎儿畸形以及发育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地屈孕酮能够对无复发性流产史的早孕期先兆情况降低,且服用地屈孕酮后,其高度生物活性高,这一要点和黄体酮具有不同,口服地屈孕酮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部疼痛、胃肠道反应以及水钠潴留的情况,这些不良反应一旦药物停用后会有所好转。

在该次研究中,对该院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3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在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保胎成功23例,总有效率为92%,参照组保胎成功21例,总有效率8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两组数据差异性不存在。在孙佳等[6]专家的研究中,选取151例因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患者,将其分为地屈孕酮组(76例)和肌肉注射黄体酮(75例)组,组间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与该文研究的论断相符[7-8]。

综上所述,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行地屈孕酮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参考。

[参考文献]

[1] 罗海华.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28例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600.

[2] 曲灵菊,薛少华.地屈孕酮在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57-158.

[3] 陈微,黄美花.地屈孕酮在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9):99-100.

[4] 杨安宁,刘娟,班荣欣,等.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9):112-113.

[5] 赵敏霞.应用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9下旬刊):55.

[6] 孙佳,高卫真.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8):4833-4835.

[7] 王琳.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用药效果初评[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171-172.

[8] 陈艳玲,区宝仪,岑婷,等.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100-101.

(收稿日期:2017-02-10)

猜你喜欢

保胎黄体先兆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中药保胎 安全疗效好
先兆流产,别害怕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妊娠母猪保胎技术要点(上)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