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7-07-01张小军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醛固酮内酯小剂量

张小军

(武陟县人民医院 内一科 河南 焦作 454950)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张小军

(武陟县人民医院 内一科 河南 焦作 454950)

目的 探究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陟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后,病情稳定达2周,即可开始使用螺内酯,对照组采用中剂量,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能明显改善其心功能指标,且基本无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螺内酯;小剂量;不良反应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病症,是由于心脏的舒张功能和(或)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静脉回心血量无法彻底地从心脏排出而发生血液淤积,导致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心力衰竭死亡率极高,难以根治,其中,冠心病是引起患者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症,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患者心肌组织损伤而产生功能障碍。本文旨在探究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并分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陟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确诊,符合ACC和AHC制定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伴有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低血压等症状,将由其他病症比如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排除在外[2]。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为53~75岁,平均(62.51±3.42)岁;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为55~76岁,平均(62.68±3.18)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具体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服用利尿剂、强心剂、抗血栓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口服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50),初始用药量为10 mg/d,随后可根据患者的药物耐受性加大药量,每日不得超过80 mg。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待患者病情稳定超过两周,使用螺内酯进行治疗。对照组每天用药量为40 mg,观察组每天用药量为20 mg。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评价治疗效果。

1.3 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心功能等级进行划分,综合考量各方面情况可将治疗效果划分为: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的心功能NYHA评价等级恢复至Ⅱ级以上;②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患者的心功能NYHA评价等级恢至少提高一个等级;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善,心功能NYHA评价等级未提高,或者下降[3]。其中,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是否发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镁、血钾、血肌酐等生化指标有无发生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用药安全性。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使用螺内酯后,两组患者的血镁、血钾、血肌酐等生化指标均略有上升,其中观察组的尚处于正常可控范围,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乳腺增生3例,高血钾症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最后都会引发心力衰竭,因为随着病程的发展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结构会发生改变,心脏功能障碍,继而由于心室泵血和充盈功能的障碍而引发心力衰竭。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心室重构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有关[4]。根据这一发现,医学工作者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来干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药物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

然而,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长期使用ACEI类药物,会产生“醛固酮逃逸现象”,大大削弱了ACEI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5]。因此,在使用该药物的同时,必须同时采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低效利尿剂,其本质为人工合成的甾体化合物,与醛固酮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因此可作用于人体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与其细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是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一般情况下,待患者病情稳定,即可使用螺内酯进行治疗。此次试验中,两组同时使用螺内酯,其中对照组采用中剂量,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无不良反应。这说明使用小剂量的螺内酯即可达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效果,且相比于大剂量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综上,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基本无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1] 张丹, 段思栋.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 6(28): 112-114.

[2] 魏芝宝, 黄宇翔, 徐雄生, 等. 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 1(22): 70-72.

[3] 武凤芹.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62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49(16): 178-179.

[4] 周俊英. 小剂量螺内酯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护理研究[J]. 中国药业, 2015, 10(24): 55-57.

[5] 姚强, 李晓秋. 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6(7): 144-145.

R 541.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76

2017-01-25)

猜你喜欢

醛固酮内酯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穿心莲内酯滴丸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