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2017-06-30胡文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例课堂教学

胡文娟

摘要:自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培的养一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呼声愈加高涨,从现实的每一堂课出发如何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了所有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联系理论指导和实际教学对这个问题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学生的核心素养 ; 课堂教学 ; 教学实例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经历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2012年全新修订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以及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对教学的反思也愈加深入——新课改已逐步迈入深水区,可真正直接落实课改教学的教师是否取得了实质的进展?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进行阐述以求在理念和经验上交流提高。

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致力解决两大问题

其一、灌输教学问题。首先,我国课堂教学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水平——“粗加工”、“大规模”、追求高效、缺乏创造,这种课堂教学会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教育学有间接性、有领导性、有教育性。由于过度强调了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性、教师教学的“讲授主义倾向”,由此剥夺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创造权利和机会。教学变成了人的异化和奴化过程,知识技能越熟练,人的素养越低。其次,在灌輸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学习方式也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式的接受性学习、储蓄式学习、输入式学习。学生的学习被动,本应该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时迸发的热情和冲动被强加的练习背诵消耗殆尽,本应即时生成的创意和疑问也被紧张的教学进度打断。其二、 新课程改革以来出现的“虚假探究”、“虚假自主”、“虚假合作”现象。课改伊始,一线教师凭借表面粗浅的认识大胆尝试,凡是教学必有学案导学,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可这时的学生学习也碍于没有自由,本来思考是自由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发现的问题不尽相同,可在课堂上学生总是被迫发问,老师的思考方向被强加在了学生身上,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权利被剥夺了。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1.何为学生核心素养

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OECD用胜任力,美国用21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顺利地在21世纪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问题。换言之所谓学生核心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也有人提出过一个尝试性定义即所谓“核心素养”,是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道德。(其中“核心素养”又被称为“21世纪素养”, “知识社会”即观念和知识成为商品的社会。

2.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哪些素养

所有框架都提到的素养共有4个:合作、交往、信息通讯技术素养、社会和文化技能、公民素养。大多数框架都提到的素养4个:创造性 、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或生产性。

3.如何理解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这是从知识、教书到育人走近了一步。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要 解决“三维目标”的割裂问题,三维目标是不分彼此同时生成的。核心素养的提高正是我国课程目标的科学化与具体化体现。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尝试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是课改后新增的教材,曾经在与高等化学教育进行知识对接的时候这一部分是空白,对于学生的连接学习有阻碍,但在教材的理解和教授过程中是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值得教师思考。接下来选取个人真实教学案例探讨以上问题。

1.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的介绍

这部分内容因为在选修三不做考试要求,所以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做介绍。但是在学生自由发散的思考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肉眼看不到的分子,结构是如何知道的呢?原子核外本没有电子确定的运行轨道又何来配对、杂化、构型之说呢?所以介绍光谱成了很好的切入点。分子中的原子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不断震动的,分子的立体构型只是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模型。红外、紫外光谱就是利用分子对某些特定频率的红外、紫外光的吸收而处理信息分析结构的。质谱不同的是利用电子流轰击、磁场分离捕捉后处理信息分析相对式量的。两类谱图信息常常综合应用分析未知物质的结构组成。此外、还有选修五介绍的核磁共振氢谱,也是用类似的原理分析结构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虽然没有实验可做,也没有探究可深入,但教材收入科学视野的目的也正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需要的,即在连接高等教育的同时不忽略丝毫开放的不确定的问题。

2.晶体的常识

晶体的常识在教材上寥寥数语,在考试说明中更是分量甚轻,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很多细节问题。例如:在饱和溶液晶体的生长过程中,插进去的棉线表面为什么最先析晶?市面上出售的热袋里那块金属片为什么掰几下就能结晶放热了?这些看似无谓的问题却是真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学中要介绍晶体生长的高等化学知识,例如晶核的作用、晶核如何产生、晶体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等等。其实这两个实例教材放在了最后两页(86、87页)介绍,而且生活常识的确难以解释,教材的建议是设计成研究课题,但是为了不做虚假探究、不把探究留于表面,全程让学生去自由设置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做课题、做论述,简单模拟课题研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知识体系的优化和整合即知识体系的重构,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所谓真实的情境不像书本上讲的那样简单明白,它包含了太多复杂的信息,一切都是糅合在一起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你必须自己去发现有用的东西,老师只能充当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要“导而不教”)里,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也可以设置专题课(即主题教学),将过去学习的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而专题课:学习就是建构,而建构孕育创新。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必须多思考多学习以求做出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改变。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1.5-12

[2] 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 课程·教材·教法.2013.7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0中 830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实例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析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简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对于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性
学用批注“石”,巧搭能力“梯”
探“本”究“原”,品得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