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拓展议论文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2017-06-30舒振勇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6期
关键词:力量梦想文章

舒振勇

为避免套作和抄袭,高考作文命题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评论性指向,引导考生对命题材料中的人和事进行评论。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笔者觉得这种文题的好处是如果命题材料选择恰当的话,学生很容易扣紧题目来进行写作,往往有话可说,但却经常容易停留在人或者事本身的分析上,缺乏深度和广度。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思维训练外,我们不妨给学生提供两条基本的评论路径:以理评人(事)、以比评人(事)。下面,笔者将以本人在一次写作训练中得到的学生习作片段为例,进行简单的阐述。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在国企工作的复旦毕业生叶蕾,毅然辞职开始在网上开花店当起了卖花姑娘。两年的时间,从网店到实体店,营业额稳步上升。来店里买花的每一位顾客,叶蕾都会认真倾听他的故事,为顾客做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

对此,父母和她产生了争论。在她的父母看来,女儿开花店就像当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一样离经叛道。叶蕾认为她就是想要向大家展示一种有格调的生活方式,为了梦想,开足马力的生活一定很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定标题,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对于审题而言,最关键的一句话就在于“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这句话意味着,尽管文体不限,但写议论文明显比其他文体容易处理,而一旦你选择了写议论文,那么你除了写评论性文章之外,别无他途。

如何展开评论?

一、以理评人(事)

以理评人(事)由于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的,因而往往可以增加文章的理论深度。其基本思路是先讲一个道理,然后用这一道理来评论自己的评论对象。比如就以上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么评论:

梦想,从来就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源泉,一个人只要有了梦想,就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自己旺盛的斗志,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而为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我相信,叶蕾正是这么一个梦想家,她对自己“有格调的生活”的追求,一定会让她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她的事业,从而创造出她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目前这个人潮汹涌,浮躁之风甚嚣尘上的社会做出一个正面的示范。

这一文段的第一句话就是在讲“梦想有着巨大的力量”的道理,第二句话就是用第一句话的道理来分析评价“叶蕾开花店”这件事的意义及价值。

用于做评论的基础的这个道理,可以是我们根据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悟出来的道理,但也可以是众多的理论论据,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一些哲学家、文学家等知名人物的哲理名言,如果能夠综合运用起来,文段会更有文采,也更显深刻。比如上一文段我们可以修改为:

梦想,从来就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源泉,一个人只要有了梦想,就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自己旺盛的斗志,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而为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为什么梦想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实现梦想奋斗。”正是这种奋斗的快乐,吸引着莘莘学子在追梦途中敢于面对生活的艰辛,敢于直视蔑视的目光。叶蕾正是这样,面对着众人包括自己的母亲的不理解,她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直面人生。她是一个梦想家,梦想的力量让她执着于自己对“有格调的生活”的追求,在当今这个人潮汹涌,浮躁之风甚嚣尘上的社会做出一个正面的示范。

加上一句苏格拉底的名言之后,文段的内涵得到了丰富,立意显得更加深刻。如果能够利用好自己的知识储备,适时引用一些哲学理论或者历史观点,起到的作用会更为明显。

其实这一思路还可以用于整篇文章。特别是在考场上,部分考生由于时间匆促等因素,没有意识到文章的评论性指向,写成了对由事件感悟到的某种哲理的阐述,那么,只要我们在阐述完这个道理之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文章不适合写作要求,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思路进行较为完美的补救。比如有一篇这样的习作,文章前三段的思路是这样的:梦想是人生的灯塔,能指明人生的方向——梦想有着巨大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志士正是在梦想的指引下走向成功的。考生写到这里,感觉到切题不紧,有点游离于“对这件事的看法”的写作要求,于是为了补救,他写了这么一段:

梦想是如此瑰丽,如此令人着迷,难怪叶蕾顶着复旦大学高材生的光环,却舍得辞掉某著名国企的工作,而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一间小花店中。从叶蕾身上,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从而让我们不得不为叶蕾在追梦路上付出的努力和勇气感到深深佩服!

有此一段,前面三段对梦想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全变成了对叶蕾进行评价的理论基础,纵观全文,也不再有不太切题之忧了。

二、以比评人(事)

这里的“比”,说的就是“类比”和“对比”。文章如果通篇都是说理,难免单调,论证的力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学会联想,通过类比联想和对比联想,旁征博引,既可以展示作者广博的视野,增添文章的广度,也能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可靠性。比如:

我要赞扬的恰恰就是叶蕾的这种离经叛道。历史上,多少次历史的进步,不正是建立在一个人敢于离经叛道的基础之上的吗?正因为有赵武灵王的“离经叛道”,才有了“胡服骑射”的大胆决策,赵国才在强国环伺的战国年代树立了自己的地位,成为当时仅次于秦国的强国之一,也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为历史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正因为有了商鞅的“离经叛道”,才有了著名的商鞅变法,秦国才具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可见,只要背离的“经”、“道”已经不合时宜,离经叛道就是一种创新的人生态度,一种改革的进步力量。叶蕾在自己职业选择上的离经叛道,必将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的择业观,对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带来积极的思考,从而抛离功利至上人生观,带给中国社会观念上的进步。这种进步,自然比不上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所带来的进步之巨大,但一定是当今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所需要的一种进步。

离经叛道的反面,其实往往就是循规蹈矩甚至墨守成规。这种人生态度,也许能够让人生减少风险,固守已有之成绩,但却难以获得实质的进步。同样是在战国时期,六国墨守成规,但最后一统天下的却是“离经叛道”的秦国。国外也有类似的事例,当年拿破仑在滑铁卢大战陷入危机之时,他的一支部队就在不远处,却因为不敢违背事先的作战计划前来救援。如果那支部队“离经叛道”一回,抛开作战计划,及时支援困境中的拿破仑,滑铁卢一战的结果或将被改写。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观念上的樊篱必须被突破,而叶蕾在职业选择上的“离经叛道”,不正是这种突破之一吗?

这两个文段,一个用的是类比联想,通过同类人物或者事物的联想,来印证自己的评价;一个用的是对比联想,主要通过相反的人物或者事物的联想从反面来印证自己的评价。两个文段的效果都值得肯定。

但是,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出现只有类比对比,却没有评论的现象,比如:

多少人,因为梦想而激情燃烧,因为梦想而走向成功!NBA的华裔青年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却因为一个篮球梦而加入了美国职业篮球联盟,他被漠视过,被交易过,看过饮水机,睡过队友的沙发,然而,梦想的力量让他执着,他用超出常人的努力进行着刻苦的训练,时时刻刻都在等待着机会,终于等到了爆发的时刻。有一段时间,“林疯狂”扫荡着整个NBA,林书豪星光之下,闪耀的就是梦想的力量。在国内,年少便胸怀大志的周恩来,青年便陷入家庭变故的周树人,怀抱救国梦的钱学森,无不是因为梦想的力量,而走向了救国救民、报效祖国的阳光大道。

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只是对梦想的力量的论证,却全然找不到通过梦想的力量的论证去展开对叶蕾开花店一事的评论的意图,作者写着写着似乎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写作目的,沉浸在自己的激情中难以自拔了。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通过类比对比进行评论时,一定要交代清楚,类比对比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类比和对比,而在于通过类比和对比来进行评论,也许不需要每一段都要以评论性的句子收尾,但一定要体现出,在这类文章中,评论是所有类比对比的终极指向。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力量梦想文章
麦唛力量 (一)
梦想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孤独的力量
梦想
怀疑一切的力量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