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道家思想

2017-06-29曹栩梦

东方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道家思想

曹栩梦

摘要:中国绘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山水画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山水画之所以在后世有突出地位,在于它能使画者和观者从艺术化的山水中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宗炳曾提到,画山水和观山水是一种体道的方式,道家思想是中国山水画的依托。本文主要通过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来分析中国山水画中的道家思想。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道家思想;范宽;《溪山行旅图》

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后人对山水画有这样的评价,“非画也,真道也。”在历史上把中国山水画与道家思想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宗炳,在他心中,画山水和观山水是一种体道的方式,道家思想是中国山水画的依托。

中国山水画在北宋时期趋于成熟,而范宽是北宋时期山水画集大成者,历史上有记载称范宽“性嗜酒,好道。理通神会,奇能绝世”,范宽的一生长住终南山,受道家思想颇深,他的画作可谓是自己精神气质的外化。范宽流传至今的作品极少,其中《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最能代表范宽的风格与精神,从图的色彩体系、空间布局、画面构图、审美理想都方面都可看出道家思想的影响。

一、见素抱朴

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看,一开始出现的是青绿山水画与金碧山水画,这两类山水画用色讲究“随类赋彩”,之后水墨山水画出现,水墨山水画的出现流行,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德经》十九章有云:“见素抱朴。”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贷令人行妨。”庄子则明确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老庄追求的是朴素单纯之美,复归于朴。黑是色之父,白是色之母,于是,“见素抱朴”反映到山水画中就形成了一突出的艺术特征,画家在山水画的用色上,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用墨的浓、淡、焦、干、湿来分五彩进行表现创作。相较于墨之五彩,细腻丰富的“五色”描绘反而会削弱画作的表现力。

《溪山行旅图》长206.3厘米,横103.3厘米,绘于绢本上,范宽在用色时选择墨色创作,这样一来,绢为白墨为黑,在整幅画中黑白相配、复归于朴。范宽在作画时利用了墨色的层次分明,比如在刻画画面主体山石的时候,范宽先用浓墨勾勒出山形的外部轮廓,然后用淡墨以密集的短线条画出山体的纹理,线条之间疏密清晰、错落有致,这样的勾勒让观者感受到了山体的厚重。另外,画面中的树木范宽也注重墨色晕染,描绘密林的时候,范宽主要用淡墨,而在绘画右侧时的树林时则先用浓墨勾勒,然后再具体变换墨的层次,打造出树木的层次感。

二、虚实相生

纵观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布局,基本上都是由画面与空白组成,值得注意的是,画面是画,空白处亦是画。山水画中的空白从艺术角度来说,就是“留白”。留白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它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对于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主要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虚实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在中国山水画中,留白对应了虚实相生中的“虚”,“虚”因“实”而生,“无”因“有”而生,“虚”让观者有不断想象的空间。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在构图上也运用了留白的方法,体现了虚实相生。在整幅画中,墨色表达出来的都是“实”,而空白处就是“虚”,如山峰矗立图中央,山峰周围的空白不是无意义的存在,这个“虚”可以让观者觉得云雾飘渺,山峰高耸入云,以此来烘托画面的气势,使观者对于画面内容产生更加深远的遐想。一般情况下,山水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更推重画之“虚”,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深知无画处是初始,也是终结,无画处是灵气往生命流动之处,往往含藏着无限的宇宙生机。当然,在作画的过程中也应讲究虚实平衡,因为太实则无味,太虚则无色。

三、天人合一

中国山水画中洋溢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赋予了山水画生机盎然的生命力,“天人合一”该思想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其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秋水》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这段话的大意大概就是,我在天地里面,就好像和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感觉自己见到的太少,又哪里还能自傲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难道不像小小的蚁穴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难道不像细小的米粒在大粮仓中吗?这段话体现出人在自然下是相当渺小的,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观者也可以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溪山行旅图》中,一座主峰矗立画中,直入云霄,旁边几座小山峰与主峰相互辉映,更加衬托出主峰的伟岸。山石交叠,瀑布飞流直下,整体给人一种恢弘壮阔的感觉。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山峰下的山路中有一队商旅经过,商旅队伍渺小而微不足道,好似过眼云烟。近小远大的构图下,人好像就是画面的衬托,在自然之下,人是多么渺小。

四、道法自然

在道家看来,“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范畴,自然是道家的最高审美理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一部分道家学者认为“道之真意不过自然”。道法自然,是用“自然”来规定“道”,具体地讲即“道”虽然是万物发生的源头,但它“不辞”、“不有”、“不为主”,真正地成全万物而不留任何痕迹,只是顺应自然而已。

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从事山水画创作的大多是隐逸之士或者是仕途不得志的落寞文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理想受挫,对现实失望,这时候他们受到道家“自然观”的思想影响,于是坦然面对现实,自在而活。正如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道家的“自然观”可以引申为画家自我的本真。

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下,范宽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他无心仕途,于是选择在终南山长住,潜心书画研究,他隐逸于山水之间,享受自然山水带给他的乐趣与雅兴。他的绘画强调师法自然,强调“得于心”、“深凝智解”。他表面上看是在创造山水,但实质上却是对“道法自然”的一种追求。在《溪山行旅图》中有研究,在画中有一位穿着道袍的人,这极有可能是范宽的自身写照,他把自己寄情于山水,隐逸遁世,追求自然。

参考文献:

[1]蒋伟.《道家哲学与山水艺术》[D].2014.

[2]刘强.《范宽<溪山行旅圖>绘画风格与意境诠释》[D].2013.

[3]郑小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在山水画中的艺术呈现》[D].2014.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道家思想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李白诗歌悲剧意蕴探析及其走向
曹操游仙诗的形成及价值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与人格力量
森田疗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关于两汉时期的道家思想社会化分析
中国山水画对景创作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