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2017-01-13覃春铭

艺海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民族性线条

覃春铭

〔摘 要〕中国山水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符号,“线条”是中国山水画艺术表现的主要形式。本文基于中国山水画“线条”的民族性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其次,就中国山水画民族性诠释的原因展开分析;再次,就当代中国山水画“线条”民族性的发展进行探究。最后总结并展望中国山水画“线条”的民族性发展问题。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线条 民族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艺术辉煌灿烂,中国山水画艺术经过历朝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山水画中线条的应用显得愈发重要,线条呈现出民族性及其根本精神所在。线条能够传神、塑造形体、还可以通过线条科学应用,展现线条背后的民族思想精神魅力,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社会发展的文化精神。

一、 中国山水画的“线条”民族性展现分析

“线条”是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能够体现画家思想和情感的最基本的要素,“线条”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在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造型和达意,通过塑造形体的表现和彰显出画家寄予的思想意念等手段,继而折射出线条背后画家独特的构思和主观情感。

(一)通过线条塑造出不同的意象造型

画家在创作中国山水画的过程中,从大自然景色中抽象出不同的线条形态,以线条为依托诠释出自己的内心心象,用不同线条构图表达画家的意象,让观者随着看画而读懂作者通过线条表达的意境深远、淡远飘逸的精神内涵。常说的“观画如观人”就是指通过看画尤其看不同线条可以看出画家要表达和塑造出的不同意象和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中以线条塑造不同的意象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注重“取象”,既是选取线条形式化表达的轮廓之形象,也是取被感觉柔化了的具体形象。画家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在山水轮廓造型的塑造上,以灵活松动的线条或以严谨贴切的线条,亦或用形式化了的各种皴法来丰富所画山水轮廓的质地外形,借助于水墨浓淡的泼洒,描绘出山水之间的气象万千。线条是中国山水画的筋骨,塑造出的不同意象所反映出的无不都是画家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所感所悟,画家通过线条的笔墨与笔力的融合统一,浓墨重彩,干湿柔和等都表达出不同的意象,也可以说是表达出不同的民族情感。[1]

(二)不同线条骨法用笔诠释出中国山水不同的本体

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不同山水的特征表现,都是借助于不同的骨法来表达出不同的山水画意象,这里所说的骨法用笔包含四种:“骨架”、“骨势”、“骨质”、“骨力”四个方面:骨架是画家在创作时,对于所描绘客观物象的视觉外化的形体及其内在结构,只有正确地把握住物象的骨架,才可以为其外表下的内在意象和情感做好铺垫。骨势指的是画家在创作作品时,用笔的气韵、心态气势及其对所创作作品的意象的精准把握等,画家在创作中国山水画时,要调整好心态,对客观物象有深刻的把握,做到客观物象与创作精神的融合统一。骨质指的是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以中锋用笔,以立成其形,让作品线条间充满力量感,也就是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用笔所到之处,都是要有劲道、有肉有骨、有气势、也就是有骨质。骨力被称作中国绘画的笔力,也就是指画家在创作中所用毛笔的掌控力及其对所画作品的熟悉程度。中国山水画在执笔、起笔、收笔都有其高要求,也体现出较高的美学价值。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骨法用笔体现出中国画法的独特,也体现出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绘画的民族特质。

(三)中国不同时期山水画民族性分析

从古到今,中国山水画在世界绘画领域独树一帜,在国际艺术上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线条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山水画中对于线条的长短、曲直、方圆、枯润都有着特定的要求。中国自唐朝开始,山水画题材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很大程度上是先勾线后填色的技法,画面装饰性强,浓墨重彩,线色分明。从现存的中国古代山水画来看,皴法样式出现于五代,“皴法”指的是中国山水画艺术语言形式,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外化,是画家情感和思想的倾注,也是造型手段之一。历代皴法样式多样,宋代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对于皴法和线条的结合应用多,源于这一时候,绘画方面对于造型要求较为严格,线条与皴法的结合,让中国山水画作品呈现出严谨端庄、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自宋以后,山水画中皴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皴法相继出现,到清代达到顶峰,对山水画中线条的要求也更高。在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风格各异的绘画样式。

二、中国山水画中的“线条”能够诠释民族性的原因

(一)绘画用材的特殊性

中国山水画中所使用的绘画工具及材料也是造就山水画中“线条”民族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西方绘画不同材质的笔墨纸砚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民族性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山水画的面貌及其发展特色起到了重要作用。毛笔尖端柔软而富有弹性,沾上水墨后利用笔尖、笔肚在宣纸上游走,加上绘画过程中的骨法用笔,可以勾勒出丰富多变的线条,呈现出不同的绘画效果。墨,是中国山水画创作使用的重要材质。用墨进行绘画,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不同效果,加上笔头的不同部位可以画出不同韵味的线条,体现出中国画线条的力度与民族特征的不同。宣纸,是中国画特殊的绘画材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农业国的特殊产物。宣纸质地柔软,易于书写,对于绘画中线条运用起到了促进作用。元朝时期,生宣纸或者半生宣纸开始成为绘画的主要用材,到了明清时期,宣纸的使用制造工艺更加先进成熟,宣纸颜色洁白如玉,线条勾勒过程中,突出了泾渭分明、符合道法的阴阳相通说法。[2]

(二)审美趣味的独特性

中国山水画中通过线条勾勒和水墨的变幻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折射出的是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儒道佛三种哲学思想和治世理论,这种审美趣味可以促进中国山水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这种治世理论和为官为人的哲学思想也在不同朝代的画家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并且儒家哲学思想也被历朝历代所沿用。作为安身立命之哲学思想,并且孔孟“仁政”、“德治”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中,中国山水画所体现出的民族性思想和画家的思想意念,都是与哲学思想的内在意念密切关联的。

(三)以书入画的审美性

书画同源,可以看到中国山水画体现出以书入画的审美性。这种审美方式,对于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应用影响是巨大的,传统意识上看,中国山水画时以线条为主的意象造型的艺术表现手法,存在重视神而轻视形的问题。自文人画确立以后,更加强调了线条的书写性,注重书法用笔的线性表现方式,进一步发挥线的表现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线的笔墨韵味。利用以书法用笔用线进行山水画创作,可以让山水画的画面的线条更加精神、更加有韵味,进而更加促进线条艺术的发展与丰富。通过字体的笔画和线条的游走体现书法家的意境和审美情趣,中国山水画与书法相同的是都是以心性之意象以有限扩展向无限。

三、当代中国山水画中“线条”民族性的发展

(一)线条是诠释民族性的基础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这与线条所体现出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线条的审美特性包括:线条的时代性、装饰性、情感性、时间性、民族性等。作为意念存在的线条的时间性是概括抽象化的,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所用静止的、凝结的线条被赋予了时间的流动,就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传神,可以让暗淡的朦胧意境转变为精彩的艺术意境。

中国古代的绘画发展也是体现了线条的变化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线条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中国山水画的民族风格决定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因素、审美情趣发展。毫无疑问,中国山水画具有自身鲜明的民族性。中国山水画中的线条不仅能够有其形,更有了独立完善的独立性,如:中国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线条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的发展中,具有属于其自身的形态和语言,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壮大成为有着其自身审美情趣的独立艺术。中国山水画的当前发展,要着眼于从线条的审美和当代艺术形态进行创新发展,要重视线条的基础性作用,更要突出线条的民族性特征。[3]

(二)与时俱进,逐步创新线条的民族性表现

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发展是大趋势,也就是说,在当前,中国山水画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步创新完善线条的民族性表现,依照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精神特质、意境、气韵、理念,进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改革。线条的画面呈现要以画家的主观形态为最高要求,线条的变化要以客观物象的变化和画家意象的变化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在逐步完善和发展中壮大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民族性特点。纵观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的发展而生命力旺盛,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按照时代发展与社会要求进行转变的特点,有着开放性的与时俱进,这是一种态度,也是蕴含中国文化智慧的做法。[4]

结论

线条是山水的筋骨,水墨山水画的血肉,在中华文化艺术中具有特殊的民族特色和地位,只有认识到这种民族精髓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在当前,伴随着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改革创新,可以让线条的民族性特色得以创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超玉.当代中国画构图特点新探[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4(06)

[2] 于嘉.国画创作能力培养探究[J]. 才智. 2014(29)

[3] 朱平.水墨、水墨画和水墨艺术[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04)

[4] 梅墨生.“含道”“澄怀”是一种人文精神崇尚[J]. 两岸关系. 2014(10)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民族性线条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线条之美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