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听课评课方式 实现专业成长增值

2017-06-29燕陈

江苏教育 2017年38期
关键词:关注度课堂教师

王 燕陈 琦

创新听课评课方式 实现专业成长增值

王 燕1陈 琦2

听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对听课评课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听课过程中或敷衍了事,或只唱赞歌,不谈问题。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在实践BYOD(自带设备)促进个性化教与学的“自觉课堂”中,从上课、说课、观察者点评、同伴点评四个环节创新听课评课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听评课;八说;课堂观察

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积极探索BYOD(自带设备)促进个性化教与学的“自觉课堂”。“自觉课堂”提倡的价值观是“四自”:自发——打开自我系统;自主——学习权给学生;自悟——启发思维;自省——自我评价。基于“四自”价值观,学校一方面专注打造“自觉课堂”的课堂范式,另一方面则着力优化“自觉课堂”的听评课方式,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听评课活动与传统听评课活动相比,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说听一体化,为迸发出“评”的热情做铺垫

听课不再局限于课堂45分钟,而是进一步延伸到执教者的“说课”环节,即“主观听”加“客观听”,从而更好地理解授课者的设计意图,为有效评课做好充分准备。

我校“说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八说”为形式的“说课”(一个课时,见图 1);一种是以“单元三说”为形式的“说课”(一个单元,见图2)。

以“八说”为例,具体要求如下:

说课标——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国家在各科课程标准中都规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并提出了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

图1

图2

说教材——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本课题或本章节内容在教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以及与其他课题、学科的关联等。

说素养——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它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

说活动——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兴趣和爱好等。同时,依据学情特点设计参与式、链条式、探究式课堂活动。

说设计——分析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题教学、常规训练、重点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板书设计等。在几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说清楚。

说资源——每节课都可能涉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是有的教师还缺乏自觉意识。如在讲课时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给学生补充课文外的资料或视频等,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说课时教师要说明本节课开发了哪些课程资源,目的是什么,效果又怎样。

说技术——分析BYOD课堂中教师使用的硬件、软件、预期效果。

说得失——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要反思教学得失,说出本节课成功之处是什么,不足之处是什么,今后如何改进。

通过说课,听者可以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授课者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提炼本节课的授课目标,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定位教学基点,从全方位把握与理解教材的角度构建教学流程,在教学设计中展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设计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资源使用的方式上实现课堂创新,在技术的运用上凸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自我得失的反思中提升专业水平,如此等等。

图3

二、听课有抓手,评课有理有据

我校的评课不再仅仅凭听课者主观理解和自身经验来评价课的优劣,而是增加了课堂观察员维度的评议,数据先行,结论随后,让评课更科学、更有实效。我校“自觉课堂”评议专设课堂观察员,从“教学流程、教师走动路线、学生关注度”三个维度进行评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学流程观察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的分配应遵循黄金比例。如一节课中(以45分钟为例),教师主导教学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0.618,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整节课教学时间=0.618,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45×0.618=27.8≈28分钟左右,也就是说,45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留给学生28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图3是我校一节英语课观察的数据(单位:秒)。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环节、学生自主合作。

研究问题:课堂教与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观察图3,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活动的方式丰富多样,有看视频、听听力、生生对话、阅读、海报设计练习反馈等。2.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近20分钟,占整节课的42%,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3.教师讲解的时间控制得很好,共用了近7分钟,占整节课的13%。4.整节课给予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不充分,只有近7分钟。

通过数据分析,观察员进一步说明本节课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

(二)教师走动路线观察

教师的走动路线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当教师固定站在讲台周围或一侧时,课堂教学中就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活跃区域”和“非活跃区域”。“活跃区域”的学生,因处于师生交流的“优势地域”,受到教师关注的可能性比较大,机会更多,听课的积极性会更高。处于“非活跃区域”的学生因为距离教师太远,很难与教师通过眼神、表情进行交流,表现会相对散漫,对课堂活动参与不积极。而教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则可以不断扩大“活跃区域”的辐射范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图4是我校一节数学课观察的数据(打“×”的位置表示教师在教室中的站位。曲线表示教师行走的路线)。

图4

观察维度:教师行走路线。

研究问题:教师的最佳站位与行走路线。

观察员从图4中得到这样的评议结果:教师集中在教室前面和左侧走动,这些区域属于“活跃区域”,从课上学生的反应看这一区域的学生上课较为积极主动。而教室右侧及中后段属于“非活跃区域”,部分学生经常低头不看黑板。

同时,观察员进一步指出,通过观察教师的站位和走动路线对学生上课的影响,可以帮助授课教师找到授课时的最佳站位和最佳行走路线。

(三)学生关注度观察

课堂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关注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学生课堂关注度的观察,可以发现教师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如何落实,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式。

图5是随机挑选部分小组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每隔6分钟观察一次,根据A(专注听讲,积极思考,提出见解,合作有效)、B(听讲,参与合作,完成练习)、C(不听讲,不参与合作,游离于课堂外)三个关注度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估。

图5

观察维度:学生上课关注度。

研究问题:教学环节实施的有效性。

根据图5所示,观察员从中得到这样的评议结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这说明教学环节的设置能够面向所有学生,吸引学生积极关注。特别是教师运用AIRPLAY同步投屏实验过程(第3次观察)时,本应是学生关注程度下降时段,却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说明运用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最后的练习和总结时,学生关注度下降可能与该节课容量大、时间紧张、个别学生答题时间过长有关。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不可能尽善尽美。优化课堂听评课方式,对课堂进行科学观察、理性点评,这对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完善教学艺术是大有裨益的。

G451.2

B

1005-6009(2017)38-0019-03

1.王燕,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1)校长,高级教师;2.陈琦,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1)信息发展中心主任,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关注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雄安新区媒体关注度
全国两会媒体关注度
暴力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