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岔启动电路存在隐患分析及改进方案

2017-06-28上海铁路局合肥电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阻容道岔励磁

朱 伟 上海铁路局合肥电务段

道岔启动电路存在隐患分析及改进方案

朱 伟 上海铁路局合肥电务段

针对某站新上道的ZD-EJJ型道岔E型机挤切销易发生非正常折断隐患,组织对道岔启动电路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电路的方法,并对改进电路进行试验验证。

ZD型道岔;问题分析;电路改进

某站新上道的一组ZD-EJJ型道岔在运用过程中多次出现J1机挤切销非正常折断安全隐患,通过在现场组织整治及多次试验验证、深入分析,找到了隐患发生的真正原因--道岔启动电路设计存在缺陷,经过对道岔启动电路修改,采取改进措施,有效地整治设备隐患。

1 故障现象

该站联锁制式为6502集中控制(见图1),1#道岔是1/18道岔,道岔制式是E+J+J型,现场在调阅微机监测处理不良问题过程中多次发现1#道岔J1机挤切销有挤伤折断的现象。

图1 某站信号平面图

2 原因分析

道岔发生挤切销折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道岔挤岔;②道岔机械调整不当;③道岔结合部存在病害;④道岔启动电路存在缺陷等。

为解决设备隐患,现场组织技术人员对该道岔进行多次标调并联系工务对结合部病害进行整治,整治后道岔机械特性良好,但在之后运用过程中仍然发生J1机挤切销挤伤或折断的现象。

现场组织对道岔启动电路进行试验验证:排列进路操纵道岔时,道岔可以正常转换,J1机挤切销没有挤切的痕迹;但在单操时会经常出现道岔E机能正常转换,但J1、J2机未动作情况,造成已动作的转辙机把尖轨扭曲,因尖轨无法转换到底,造成电机长时间空转,J1、J2机未动作,扭曲的尖轨剪切力量全部作用在J1机挤切销上,造成J1机挤切销挤伤或折断;因J1、J2机均未动作,J2机挤切销未受到作用力,因而J2机挤切销没有损伤,由此可以说明J1机挤切销挤伤或折断基本上是在道岔多次单独操纵后发生的。

道岔单操时E机正常转换,J1、J2机不动作,分析应为道岔启动电路设计存在问题,具体原因如下:从1/2#双动道岔控制电路分析可知,该组双动道岔动作顺序为2#-1DQJ↑→1#E-1DQJ↑→1#J1-1DQJ↑→1#J2-1DQJ↑,因此1#道岔J1正常转换需要3个1DQJ励磁吸起和1个本机2DQJ转极时间,1#道岔J2正常转换需要4个1DQJ励磁吸起和1个本机2DQJ转极时间,因此在单操道岔时,若道岔总定或总反、道岔按钮按下时间较短,容易发生道岔一动启动,但道岔二动或三动不动作的情况。

排列进路操纵道岔时,待进路锁闭后道岔区段SJ落下才断开1DQJ自闭电路,进路锁闭过程满足道岔转换的启动时间,不会存在以上问题。1#、2#道岔启动电路见图2、图3。

图2 1#道岔启动电路简图

图3 2#道岔启动电路简图

3 对EJJ型道岔启动电路隐患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种道岔启动电路在单独操纵时对按压按钮的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如果值班员在道岔操纵时时间过短,就会出现以上现象导致J1机挤切销磨耗或折断。车站值班员在进行道岔操纵时,一般看到道岔表示灯熄灭(2#道岔1DQJ励磁后,道岔总表示即落下),即认为道岔已开始转换,就直接松开按钮,容易造成E机已转换,但J1或J2机尚未转换的情况发生。多次试验也证明隐患的发生确实是操纵时间上不能人为保证,造成道岔无法正常转换。

为解决道岔操纵时间由人控制,需要对道岔启动电路进行改进。从电路原理可知,延长道岔操纵时间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延长AJ吸起时间,另一方面是延长KF-ZD(F)J供电时间,现场制定了以下三种改进方案并逐一进行验证:

方案1:把道岔SDZ组合内AJ和方向组合内ZDJ、ZFJ均换成JWXC-H340继电器,该继电器缓放时间不小于0.5 s,实际验证结果无明显改善。

方案2:把道岔SDZ组合内AJ和方向组合内ZDJ、ZFJ均换成JWXC-H310继电器,该继电器缓放时间约0.8 s,实际验证结果略有改善,但偶尔还会发生。

方案3:以上两种方法仅需要更换继电器,不用修改电路即可验证,但验证效果不佳。为彻底解决该隐患,经分析需要对SDZ组合内AJ和方向组合内ZDJ、ZFJ增加阻容的方法来延长缓放时间。修改后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 增加阻容电路修改图

该电路中阻容平时处于充电状态,当CA(ZDA/ZFA)按下,AJ(ZDJ/ZFJ)励磁吸起时,并联在AJ(ZDJ/ZFJ)线圈上的阻容继续保持充电状态,当CA(ZDA/ZFA)松开后,阻容对AJ(ZDJ/ZFJ)放电使AJ(ZDJ/ZFJ)继续保持励磁吸起,缓放时间不小于1.6 s,当AJ(ZDJ/ZFJ)缓放落下后,进入下一个充电状态。当回路中的电容C足够大,满足时,继电器线圈的电感L可以忽略不计,等效电路图如图5所示。

图5 等效电路

为了满足AJ(ZDJ/ZFJ)可靠吸起的时间不小于1.6 s,选择了500 uF/50 V的电容,0.51 K/2 W电阻,实际试验良好。

通过等效电路可计算出继电器线圈电流i下降到释放值Il所需要的时间tlq,该时间即为缓放时间。当K1打开后,C两端的电压为,其中R'=R+Rj,Rj是继电器线圈内阻,在放电回路中,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即

uj为继电器线圈的释放电压,代入计算可得:

通过理论计算缓放时间满足要求。

4 结束语

(1)此项电路的改进不改变原联锁关系,只新增加阻容电路,简单易行、施工作业量少,容易完成,并且材料简单,费用很少。

(2)按照图4设计,对某站1/2#道岔SDZ组合电路进行了改进试验,电路工作正常,解决了该双动道岔单独操纵时不能正常转换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目标。

(3)该电路还存在一点缺陷,阻容支路平时得不到检查,当阻容支路故障后不能及时发现,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前文所述情况,作为后续讨论的方向。

希望通过对该隐患电路的改进,给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处理提供一些思路,进一步保证铁路设备运用安全。

责任编辑:王 华

来稿日期:2017-02-20

猜你喜欢

阻容道岔励磁
基于Multisim的并联阻容分压器
同步调相机励磁前馈式强励控制方法研究
励磁变压器励磁涌流引起的调相机跳闸分析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基于励磁阻抗变化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判别方法的探讨
基于GRNN神经网络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
SemihexTM单相感应电动机阻容制动的仿真研究*
KJH101-127型气动司控道岔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