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黄灌肠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2017-06-27赵志军王守云温井奎焦秀娟杨丽敏刘加群齐丽韫

陕西中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血氨肝性甘草酸

赵志军,王守云 ,温井奎,焦秀娟,杨丽敏,房 雷,刘加群,齐丽韫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中西医肝病科(秦皇岛 066000)

芪黄灌肠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赵志军,王守云△,温井奎,焦秀娟,杨丽敏,房 雷,刘加群,齐丽韫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中西医肝病科(秦皇岛 066000)

目的:探讨芪黄灌肠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治疗100 ml加1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黄灌肠液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温水冲化取汁100 ml保留灌肠,1次/d,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清醒时间、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 %、76.09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NH3、AST、ALT、TBil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为(7.12±2.33)h,对照组为(20.46±3.41)h,治疗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芪黄灌肠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低血氨水平及改善患者肝功能。

肝性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的并发症,又被称为肝昏迷,主要是由慢性、急性肝细胞功能出现衰竭,而引发一系列的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一种危重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具体表现为神智混乱、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1]。目前对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涵盖的学说较多,有神经递质学说、氨中毒学说、锰中毒学说及胶质病学说等,其中氨中毒学说被认为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2]。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血氨水平,使患者的认知情况及意识障碍得到改善,对治疗肝性脑病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治疗肝性脑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肝移植,但是由于肝脏资源有限,且费用昂贵,多数患者只能进行保守治疗,而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因此寻找有效的肝性脑病的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对中药灌肠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7.8±6.3)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6.3±1.2)年;原发病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5例,隐源性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2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6.3±5.9)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6.1±0.9)年;原发病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4例,隐源性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5475)100 ml加15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为4型。热毒炽盛证:症见黄疸急起,烦渴引饮,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疼痛拒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燥,舌红绛,治疗以泻火退黄、清热解毒为主。热毒内陷证:症见高热昏妄,身黄如金,脉弦数,舌红绛,治疗以凉血救阴,清热解毒为主。痰浊蒙窍证:症见黄疸深而颜色不甚鲜明,恶心呕吐,神识昏蒙,喉中痰鸣,腹胀身热不扬,舌质暗红,脉沉,治疗以泄浊开窍,化湿泄热为主。痰热上扰型,身目黄染,黄色暗滞,神识昏蒙,口干欲饮,饮水不多,舌暗或有瘀斑,治疗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主。给予芪黄灌肠液,成分组成为黄芪、大黄、赤芍各20 g,乌梅、枳实各10 g,厚朴6 g。中药芪黄灌肠液由本院药剂科煎制而成,温水冲化取汁100 ml保留灌肠,1次/d,在辨证的基础上对上述药方进行加减。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的判断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标准进行,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氨水平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者明显改善,血氨水平<45 μmol/L;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氨水平虽有所降低,但>45 μmol/L;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血氨水平无变化或者升高。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氨(NH3)变化,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

结 果

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治疗组痊愈15例(32.61 %)、显效18例(39.13 %),有效9例(19.57 %),无效4例(8.69 %),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痊愈12例(26.09 %),显效14例(30.43 %),有效9例(19.57 %),无效11例(23.91 %),总有效率为76.09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氨等临床指标对比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T、NH3均降低,TC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H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及T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氨等临床指标对比

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对比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ST、ALT、TNil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4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对比 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为(7.12±2.33)h,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20.46±3.41)h,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肝性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清理肠道、口服乳果糖、低蛋白饮食、广谱抗生素等去除诱因,效果欠佳[4]。现代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善脑损伤、促进氨代谢、防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功能、干细胞移植及肝移植等来使有毒物质清除和代谢,进而促使干细胞功能的恢复。由于肝性脑病通常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肝炎,因此治疗肝性脑病时护肝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复方甘草酸苷常被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可通过阻碍肝细胞凋亡,来使肝脏炎症反应受到抑制,进而降低TBil与ALT水平,最终达到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肝性脑病以心、脑受累为主,病变涉及肝肾,多是由于痰热、痰浊、痰湿蒙蔽心窍,导致心神失用,最终引发昏迷。病机多为浊阴下降、清阳上升、痰阻血瘀、肝风内动、上蒙心窍所致,开窍通腑为治疗该病的关键[5]。芪黄灌肠液由黄芪、大黄、赤芍、乌梅、枳实、厚朴6种药材组成,其中黄芪具有保肝的功效,大黄具有凉血解毒、泻热通腑,逐瘀通经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乌梅具有涩肠生津的功效,厚朴具有消食导积、行气燥湿的功效,诸药合用具有解毒凉血通腑之功效[6]。本研究中应用芪黄灌肠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H3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改善程度也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说明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芪黄灌肠液治疗肝性脑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血氨水平及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本研究中应用自制的中药"芪黄灌肠液"保留灌肠,与以往相关研究相比,将传统的中药材与现代药理有效的配合起来,其配伍合理、简练,不仅使患者肠道碱性环境改善,使血氨的产生减少,抑制活跃的肠道异常菌群,还能够促进患者肠道蠕动,有助于有害物质的排泄,从多个途径拮抗肝性脑病,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 年,重庆)[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3,21(9):641-651.

[2] 邓玉霞.纳洛酮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102-103.

[3] 黄献球.肝性脑病病因及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17(8):231-233.

[4] 李 航,李 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2):252-253.

[5] 赵 容.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38例[J].陕西中医,2015,36(8):946-947.

[6] 吴永斌,王修锋,张 艳.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60 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6,38(3):397-399.

(收稿:2017-01-10)

肝性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芪黄灌肠液 复方甘草酸苷

R256.4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6.018

*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302A117)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血氨肝性甘草酸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