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叶滴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觉功能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2017-06-27王晓娟吕金玉胡媛媛

陕西中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滴丸泪膜泪液

王晓娟,吕金玉,胡媛媛

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眼科(北京 101500)

银杏叶滴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觉功能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王晓娟,吕金玉,胡媛媛

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眼科(北京 101500)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功能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8例,156眼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78眼),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银杏叶滴丸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眼治疗后的视网膜厚度都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滴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能改善视觉功能和泪膜稳定性,增加视网膜厚度,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糖尿病存在明显的泪膜变化,其中基础泪液分泌存在着神经调节,而高血糖可使角结膜感觉神经发生病变,影响基础泪液分泌[1]。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很好的效果,其中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各系统和组织均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脂酯过氧化作用,脂溶性抗氧化作用相当于谷胱苷肽或醋酸维生素A,水溶性抗氧化作用相当于维生素C,具有视网膜神经细胞保护作用[2-3],但是对于视觉功能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还无相关报道。本文具体探讨了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功能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希望为中医药在眼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8例156眼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78眼)。观察组中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20±4.20)岁;平均病程为(3.09±1.78)年;临床分期Ⅰ期20例,Ⅱ期10例,Ⅲ期9例;平均眼压为(14.22±2.87) mmHg。对照组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11±3.89)岁;平均病程为(3.17±1.22)年;临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11例,Ⅲ期6例;平均眼压为(14.09±3.10)mmH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和复方血栓通软胶囊;口服维生素B1、肌苷片、甲钴胺等;在降糖方面给予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银杏叶滴丸(批号Z20040071)1次5丸, 3 次/d。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

3 疗效评价标准 视觉功能:以LogMAR格式记录检查结果。泪膜稳定性:在治疗前后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test,sit)测定,BUT反映泪膜的稳定性,Schirmer I试验反映泪液的基础分泌量。OCT测量:对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扫描,测量内界膜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距离作为视网膜厚度测量值。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间的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或者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例数或者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眼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58例、15例、4例与1例)和88.5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8例、20例、12例与8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 最佳矫正视力对比 经过测定,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2±0.21)和(0.59±0.19),都高于对照组的(0.45±0.24)和(0.47±0.3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泪膜稳定性变化对比 经过检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眼的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都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泪膜稳定性变化对比

4 视网膜厚度对比 经过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眼治疗后的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35.33±19.42) μm和(218.44±20.56) μm,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98.44±26.30)μm和(196.39±21.94)μm,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眼科疾病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4]。从发病机制上分析,高血糖可通过增加糖化终末产物的形成、调节血管炎症等各种途径造成微血管壁的损害,从而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5]。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非常棘手,常规药物包括维生素制剂、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等,但是长期使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停药后容易复发,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6]。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类似于绿风内障、乌风内障,真阴暗耗、饮邪上犯、肝胃虚寒等致气血失和、气机失常、脉络不利、神水淤积而成本病[7]。基础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能够促进谷胱苷肽发挥抗氧化作用;也能够增加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的血流量,从而增加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液供应,并且可改善视功能[8-9]。本研究显示银杏叶提取物的应用能改善糖尿病视网膜患者的视觉功能,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并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导致视乳头周围微循环障碍,还可进一步发展为视神经萎缩,并出现相应受损部位的视野缺损改变[10]。本研究中观察组视网膜厚度高于对照组,说明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其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视网膜厚度增加,同时还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抗氧化等作用,因此推测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各种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发挥视觉保护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患者常因眼干涩不适前来就诊,普遍存在着眼干涩不适、眼红等干眼症状。泪膜为覆盖眼球前表面的一层液体薄膜,泪膜在整个角膜表面保持均匀的厚度,可以供氧、润滑眼球表面,冲洗眼球表面的灰尘和微生物,能防御致病微生物对外眼的侵袭,提高角膜的光学特性,保持角膜光学平面[11]。泪液分泌试验反映了泪液基础分泌的情况,高血糖可使血浆和组织蛋白的非酶糖化增加,从而使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引起副泪腺的缺氧和细胞代谢的障碍[12]。泪膜破裂时间是反映泪膜稳定性的参数,正常情况下角结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和其他细胞都能产生粘蛋白;而持续性高血糖可损害角结膜上皮,降低眼表面亲水性,影响其粘蛋白的生成,进而使泪膜不稳定[13]。银杏叶提取物能在许多组织中维持线粒体的代谢,线粒体稳定地产生能量;并且其还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抑制剂,能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从而促使副泪腺分泌,提高患者的泪膜稳定。

[1] 朱奕睿,叶锌铭,李 俊,等.糖尿病眼表泪膜稳定性改变的临床特征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153-1155.

[2] 王 超,张素红,韩 义,等.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1):80-82.

[3] Campos A, Campos EJ, Martins J,etal. Viewing the choroid: where we stand, challeng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diabetic macular oedema[J].Acta Ophthalmol,2016,22(6):3210-3218.

[4] 楼继先,曹永葆,张志勇,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12,17(4):278-279.

[5] Balaratnasingam C, Inoue M, Ahn S,etal. Visual Acuity Is Correlated with the Area of the Foveal Avascular Zone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Retinal Vein Occlusion[J].Ophthalmology,2016,8(11):657-663.

[6] 姚 琳,胡玮婷.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2):1603-1604.

[7] 楼继先,胡昕倩,张志勇,等.银杏叶提取物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30(2):200-201.

[8] Rewbury R, Want A, Varughese R,etal. 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diabetic macular oedema[J].Eye (Lond),2016,8(12):549-554.

[9] 张 超,唐 红,高 纬,等.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6):696-697.

[10] 喻建锋,宋 愈,朱 妍,等.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6):1187-1189.

[11] Arellano B, Hussain R, Miller-Little WA,etal. A singl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prevents recognition of a dominant human aquaporin-4 determinant in the context of HLA-DRB1 3:1 by a murine TCR[J].PLoS One,2016,11(4):223-227.

[12] 胡 利,李东豪,陈 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相关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关系[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1,27(3):210-213.

[13] Hasler PW, Soliman W, Sander B,etal. The grey fovea sign of macular oedema or subfoveal fluid on non-stereoscopic fundus photographs[J].Acta Ophthalmol,2016,8(2):32-38.

(收稿:2017-01-2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疗法 @银杏叶滴丸 视觉,眼 @泪膜稳定性

R587.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6.014

猜你喜欢

滴丸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穿心莲内酯滴丸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