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2017-06-27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梆子胡琴呼兰河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那边住着几个养猪的。养猪的那厢房里还住着一个拉磨的。那拉磨的,夜里打着梆子通夜的打。养猪的那一家有几个闲散杂人,常常聚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西南角上那漏粉的则欢喜在晴天里边唱一个《叹五更》。

他们虽然是拉胡琴、打梆子、叹五更,但是并不是繁华的,并不是一往直前的,并不是他们看见了光明,或是希望着光明,这些都不是的。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寒凉,却因此而来了悲哀。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磨房里那打梆子的,夜里常常是越打越响,他越打得激烈,人们越说那声音凄凉。

因为他单单的响音,没有同调。

(节选自萧红《呼兰河传》。题目为编者加)

赏读

这一部分是纯粹的记叙,没有任何辞藻的粉饰,恰似对生活场景的复制粘贴,显得很冷静,以至于冷静到冰凉。但这看似客观而冷静的叙述,实则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

大家不妨读一下这样的句子:“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飽,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读罢,是不是满心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悲哀与绝望?

课下练笔

我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它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相关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300字,答题纸自备)。

猜你喜欢

梆子胡琴呼兰河
飞雪漫天
穿越皓月的胡琴声
梦游呼兰河(组诗)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山陕商贾与梆子戏的关系
胡琴心:我用整个生命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