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的市井美食

2017-06-27丁莹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豆皮大虾排骨

丁莹

熬制最地道的排骨藕汤,一定要用浸润油光的老砂锅,将其置于小蜂窝煤炉上,封火慢煨整个晚上,不要经常揭盖偷看,香味方得完整保留。

近年来,武昌鱼被市民很少提到,反而是小龙虾越来越流行,如今,武汉大街小巷都有小龙虾餐馆,它已经成为武汉新的美食名片。

武汉人懂得享受,用最平凡的食材也可以造就出极品的特色美食,而在其中,豆皮就是伟大的发明,有荤有素,好看好吃。

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江湖山水景观,气候也分外奇特:夏天干燥、酷热,几乎令人窒息;冬天的寒风却像刀子般刺骨;春天,温度常常神经质般上窜下跳十几度,忽冷忽热,令人无所适从。

正是这样的山水和气候,孕育了特立独行的武汉人,造就了武汉人性格里八面玲珑的一面,以及做事极其认真的一面。同时,丰富的江河资源育生出鲜美的鱼虾和湖藕,武汉人的豪迈性格也造就了湖北鄂菜的典型风格:食材简单,佐料简单,工艺简单,出品的菜肴味道清鲜而不失浓厚,浓淡相宜,咸鲜甘醇。

排骨煨藕汤粉糯鲜香中的殷殷关怀

湖北人爱喝汤,素有“无湯不成席”的说法。同时,湖北盛产莲藕,其形粉嫩、白净,其味清甜、适口。排骨煨藕汤是湖北人乃至武汉人最引以为豪的家常菜品,也是湖北民间智慧的传承。它入得了寻常人家,也上得了高端宴席;它是湖北籍游子想家时无比挂念的妈妈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家的味道。

清朝的好吃佬袁枚才子有言:“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由此可见食材的重要性。

排骨藕汤的骨头选用猪后腿粗大的筒子骨,骨中的骨髓含有很多骨胶原,美容且增强体质。藕分为9孔塘藕和11孔田藕,煨汤选用湖北洪湖产的9孔塘藕。9孔藕最为珍贵,外皮光滑呈银白色,体形细而长,生藕吃起来脆嫩香甜,熟后口味比较面,吃起来酥软绵甜、口感糯滑。入汤的藕节一定要去掉藕尖和藕梢,藕尖太嫩,久煮仍有硬脆感,藕梢则有水腥味。

袁枚说:“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方有和合之妙。亦有交互见功者……”藕与筒子骨便是绝佳的例子,它们如投缘的夫妻,相濡以沫,相得益彰,相互成就。

这道汤食材简单到筒子骨、粉藕、几片姜,调料也如此,不加鸡精,只需少许盐,喝的就是那一口原汁原味。湖北藕汤的烹制秘诀只有一条,让心安静下来,静候时间为我们酿造出奇美的滋味。

熬制最地道的排骨藕汤,一定要用浸润油光的老砂锅,将其置于小蜂窝煤炉上,封火慢煨整个晚上,不要经常揭盖偷看,香味方得完整保留。等到文火煨到肉烂脱骨,汤水浮涨起一层诱人的甘美粉色,一锅鲜醇香美的排骨藕汤便大功告成。藕块吃起来粉糯又不失清香,排骨入口,筋肉具化为妙,浓汤稠密如奶、饱含胶质,香浓清甜。

善食者讲究“不时不食”。冬宜食牛羊,夏宜食干腊,而喝藕汤的最佳时节是入秋以后冬至以前,因为这段时间从泥塘里挖出的藕最肥壮甘美、最粉糯舒爽。

一碗地道的极品藕汤,滋味浓厚而不油腻,入口清鲜却不清薄。浓淡相宜,增之一分则肥腻,减之一分则味寡。喝汤的温度保持在65℃左右最佳,物味取鲜,全在起锅时极锋而试。

在武汉的老汉口车站路附近,道香小厨餐厅以出品正宗湖北藕汤而闻名吃货圈。道香小厨煨出的汤,经过3小时以上砂锅炖制,汤色与藕色都呈现诱人的粉红,食材味道完美融入汤里,每喝一口都能感受到浓浓的肉骨香与清甜的藕香,似乎自己是在吃流动的骨头,液态的藕。

武汉人不仅拿排骨藕汤招待客人,更从简单的做法中变化出各式各样的私人风味,滋养家人脾胃。汤品里,除了藕的粉糯、肉的鲜香,更盛满了家人的殷殷关怀。

武汉小龙虾异军突起的新美食名片

近年来,武昌鱼被市民很少提到,反而是小龙虾越来越流行,如今,武汉大街小巷都有小龙虾餐馆,它已经成为武汉新的美食名片。

龙虾鲜甜美味,富有营养。立夏时节,小龙虾个头开始大起来,肉很饱满,肉质白嫩,口感鲜甜、有弹性,基本每一只虾都有虾黄,虾肉的甜美与虾黄的鲜香在嘴里融合,给人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在武汉,小龙虾最受欢迎的吃法就是麻辣小龙虾和蒸虾,蒸虾因为不油腻,能保持食物的原味,所以越来越受武汉人欢迎。

每年一月到四月,武汉著名的“虾街”汉口雪松路有十几家虾餐馆,一到饭点,每家门口都人头攒动,排队的人群成为雪松路上一道壮观的风景,其中最火爆的餐馆要数“巴厘龙虾”和“靓靓蒸虾”。

巴厘蒸虾选料为个大肉鲜、清水养殖的湖北潜江小龙虾,小龙虾的制作流程非常讲究,从挑选货源、洗虾、剪虾到烹饪,都有严格的程序。后厨将当天从潜江运来的活虾放进一个扁平的斜容器内,筛选出符合一定规格的大个龙虾,只有这样的虾,才有资格成为餐桌上的美味。

虾经过洗虾工三次刷洗后,被送到剪虾工的手上:剪头、去脏、剪小脚、剪尾巴……共剪七刀,小龙虾即可入锅烹制。剪好的小龙虾,入锅蒸15分钟就能制熟,接着还要调配秘制酱料。

蘸酱是吃蒸虾不可或缺的调料,将干红辣椒切成小段,锅内烧少许油,烧热后直接浇在红辣椒上,制成辣椒油。碗内继续加入香醋、生抽、香油、胡椒等调料,醋和生抽的比例大致为6:4,末了,放一点点糖提鲜。鲜嫩的虾肉,蘸上酸辣回甜的调料汁,口味大赞。

每年进入初夏,油焖大虾更称成了武汉众多餐馆吸引食客的招牌菜,几乎家家餐馆门口都有油焖大虾的诱人图片,街头的大排档也渐渐将油焖虾作为主打菜,吸引食客驻足。

夏夜,热气逐渐散去,几个心心相印的朋友小聚,点一份油焖大虾,搭配凉拌毛豆、酸辣藕带、凉面,再来几杯冰啤,吃得酣畅无比,味道也更美。油焖大虾微辣咸鲜,香辣滋味在热油的挑逗下风味更甚,长时间的啤酒煨制,也令各种香味愈演愈烈,出锅时,虾红艳油亮,令人胃口大开,剥虾的手根本停不下来。

肥肥虾庄便是凭借油焖大虾一菜享誉武汉,他家的油焖大虾采用独门秘制调料焖烧而成,个大、味透、量足,且色泽枣红亮丽,鲜艳耐看,入味又好吃。据老板娘回忆,生意火爆的时候,即使雨天,门口也排着一长串打伞的食客。

吃一次武汉油焖虾,你就会明白为啥武汉人都那么爱吃小龙虾,为啥满大街都是各种吃小龙虾的店。这两年,潜江有名的虾餐馆“虾皇”和小李子油焖虾也进驻武汉,人气爆棚。

小吃一绝热干面、豆皮、牛杂

每一个匆匆赶去上学或上班的清晨,武汉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经过一家简朴但人潮汹涌的热干面馆子,闻到沁人心脾的芝麻酱香气,看到街上站着一群端着碗拌面、吃面的人,自己的味觉也突然间苏醒了。

“老田记”是武汉热干面的佼佼者,店主老田年近花甲,他把半辈子的热情都挥灑在了面馆中。在许多个清冷的早晨,我经过像“老田记”这样的馆子,会突然很感动,感到温暖和幸福!这里有喧腾的人间烟火,也有武汉人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武汉人勤劳认真,同时懂得享受,豆皮就是很伟大的发明:鸡蛋、面皮、糯米、菜品都齐了,有荤有素,好看好吃。在武汉人手中,最平凡的食材也可以造就出极品特色美食。

豆皮的制作工序有些复杂,首先将混合米和绿豆的米浆放在涂了油的大锅里摊皮,打上数个鸡蛋制成蛋皮;然后码上一层事先蒸熟的糯米饭,糯米是用上等精糯米蒸制而成的,粒粒在目,颗颗分明,入口有回味且越嚼越香。糯米表面撒上一层由香干丁、笋丁、蘑菇丁、瘦肉丁等配成的酱香臊子,各种食材一起用油爆香,风味各异又配搭默契。每一样都好吃,混在一起更是酱浓味鲜,让人满口留香,欲罢不能。

原料实实在在,不偷工减料,不投机取巧,该给的配料一样不少,该到的火候每样到堂,该下的功夫都下足,这才成就了令世人惊艳的美味。武汉人的实在、热情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一盘豆皮里了。

武昌阿斌豆皮小店做豆皮已经好几十年了,每天仍受街坊和慕名而来的食客追捧,门口的长队天天排得一望无际。他家的面皮烤得微焦、微软、很有质感,一口咬下,脆的部分、软嫩的部分都在舌尖上完美融合,嚼在嘴里香气四溢,豆香、蛋香、米香和香油香味争先恐后,纷至沓来。

来到武汉,一定要走街穿巷,到最质朴的老街里去找地道的特色小吃。武汉值得专程前往的著名豆皮店包括:汉阳五里新村的曾记豆皮大王,汉口自治街严氏烧麦店的豆皮,汉口高雄路王师傅豆皮和这家武昌复兴路阿斌豆皮。这几家我都吃过,而阿斌豆皮一直令我念念不忘,也常常向身边人推荐,老板的认真、严格,将最普通的食材演绎得无比精彩。

此外,武汉城内还有一道传奇——桂萍牛杂。夏夜,巷口停满的各种豪车就为这牛杂牛肉萝卜汤而来。在古老的长堤街的牛杂店门口一坐,九头牛也拉不走。一大锅香辣浓郁的牛杂萝卜汤端上桌,配食隔壁店地道无比的炸干子、炸藕圆子、炸牛肉锅贴,带来的舌尖愉悦已是世界级的享受。

《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北京著名美食家沈宏非,素有“馋宗大师”之称,他来武汉时,《大武汉》杂志主编张庆带他吃的就是这陋巷中的桂萍牛杂。

除了热干面和豆皮,严氏烧麦、三镇民生甜食馆的面窝、户部巷内的徐嫂糊汤粉等,都是武汉不可错过的美食小吃,外地人来武汉,定当吃得过瘾、酣畅。

猜你喜欢

豆皮大虾排骨
保存大虾有妙招
掉牙记
金庸最爱:武汉三鲜豆皮
藏在大虾里的爱
可乐排骨制作秘籍
妈妈家的豆皮
大学毕业生乐做“豆皮西施”
厨房料理小妙招
大虾刺身
半辈子做豆皮“豆皮大叔”火遍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