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的探讨

2017-06-27王志

科技传播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

摘 要 计算机通信离不开数据的传输,甚至可以说只有做好相应的数据传输,才能够保证计算机通信的可靠运行。基于此,本文就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计算机通信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通信数据;数据传输

中图分类号 TN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8-0027-02

随着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计算机通信已经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通过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支撑计算机通信的发展,促使其能够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因此,相关人员要重视对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的研究,让其成为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1 计算机通信数据

1.1 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是数据的两大类别,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系统。模拟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中,传感器采集来的数据值,包括图像、声音、温度等;而数字数据是在模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分析而得出的离散值,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信息。

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分,主要是由信号接连因变量的值来决定的。完全可变信号的不间断的变化的信息,属于模拟信号,其自变参数在持续因变量的基础上,既具备分散性,也具备连续性。而数字信号则不同,它的变量情况是有限制的,它的信息是一个分散的因变量,通过自变量的值来代表离散的时间。

2 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常见形式

2.1 电缆通信

电缆通信是目前数据传输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传输方式,它属于有线通信的范畴,主要是通过同轴电缆、双绞线等电缆,来实现对数据的传输这一目的。我国前期的通信系统,大部分都是使用的电缆通信,对于市话以及长途通信尤为适用。此外,电缆通信要想实现数据信息的多信道传送,就必须采用比较前沿的调制方法,也就是SSB/FDM。在不久的将来,光纤通信会大力发展,并逐步实现对电缆通信的取代,因为其成本投入比较低,利润空间大。

2.2 微波通信

由于通信网络数据传输媒介的变化,产生了多种传输方式,微波通信,就是借助微波这种新媒介而产生的数字微波可以实现在40M频道内,对1920—7680路PCM数字电话的传送,它在使用QAM、QPSK、BPSK调制技术的同时,为了加大微波通信的容量,还使用了256QAM、64QAM等多种形式的电平调制技术。由于微波通信具有广泛的媒体介质,关于通信网络方法的选择方面,范围比较广,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進行选择。

2.3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特别适合长距离信息的传输,在信息化数字传输、本地传输、干线传输、长途传输等,都是使用的光纤通信。较长距离的光纤传输,主要是借助激光的特性来实现的,不仅使通信的距离变长、容量变大,而且抗干扰性能也加强了很多,更有利于长距离通信网络数据的传输。

2.4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既指的是移动物体与固体物体之间的通信,也指的是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在计算机这个平台中,移动通信在制作拦截、盗取有关数据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减少许多的安全隐患。其实,对于移动通信而言,最突出的作用,莫过于打破了空间、时间对通信数据传输的限制。不同的接入方式,就对应着不同的传输水平,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为了提高移动数据传输的速度,4G技术正在广泛普及,4G技术的使用使用户接收、发送信息更加快捷、高效。

3 数据传输干扰问题的处理策略

3.1 运算器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形式正在趋于多样化,虽然数据传输的形式纷繁多样,但是信息资源的交换传输,仍然是一项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活动。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都是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二者有机结合,使通信数据的数据传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运算器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各种类型的数字算术工作的完成,以及负责各种类型的逻辑运算等其它方面工作的完成,使数字算术、逻辑运算等,得出的数据运算结果准确无误,然后传送到用户手里,确保用户手中的是数据运算结果是精确的。

当然,这些数据运算结果也并不是完全无误的,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同因素的制约,也会有一定的误差,只要是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都是允许存在的,对用户基本没有影响。如果数据运算的误差比较大,就会对数据通信造成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对数据运算中的逻辑运算进行更深的强化,尤其是累加器、寄存器、逻辑单元的设计方面,一定要不断优化,使其始终保持在最合理、科学、先进的水平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将由于数据运算误差造成的干扰影响降到最低,保证通信数据的传输,例如,将加入身份验证这一环节,将其设置在逻辑单元网络端口的地方,这样的话,就缩短了数据录入后处理的时间,使数据一旦录入,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节约了时间的同时,也将干扰影响降到最低,使通信数据的传输得到了保证。

3.2 控制器

在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当程序在执行运作前,都会设置一定的过滤以及监视环节,这样就会将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过滤与筛选,确保传输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了监视,为传输信息又多了一层保障。假如在程序执行运作过程之前,没有设置相关的过滤、监视环节,就会使得指令任务结束后,很难掌控控制器,这样势必会对硬件系统造成影响,可能对硬件系统的工作或性能造成干扰。

在整个中央处理器中,控制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中央处理器的指挥中心,主导着其工作,更是其控制中心,掌控着它的一切。在通信网络中,数据的运算控制能力,基本上就是由控制器决定的。为了避免干扰,就需要对控制器制定一些措施,对于操作控制器、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要不断的设计更新,使其性能得到更好的凸显,这样它们工作起来,协作效果会更加良好。

除此之外,关于指令平台的功能,不能只停留在目前的阶段与水平,要不断改进,使其具备的功能更加多样化以及多元化,只有这样,对于用户发出的指令任务,才能顺利的完成,节约所耗费的时间的同时,又保证了指令任务完成的质量,使质量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3.3 存储器

在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可以利用存储器,来实现对那些有价值信息的储存,在实现对信息的储存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数据资源的任意使用。储存器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所有的数据内容和程序储存起来,这样用户在查询的时候,就比较快捷、方便,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关于存储器的抗干扰方面,主要包括数据和程序这两个大的方面。数据方面的抗干扰,主要指的是数据的筛选模块,要对数据筛选模块不断的优化,能实现对数据的自动筛选,并将其进行分类,对于那些有价值、正确的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其他的没有利用价值的数据信息,能够自动删除;关于程序方面,就是对于程序指令而言,在对其进行模拟的同时,也注重开展相关的调试工作,使程序的指令语言得到一定的保障,使程序语言有较强的实用性,这样对其操作以及控制起来更加容易,使储存器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提高。

4 结论

计算机通信网络立足于计算机技术,其中的通信数据传输技术促使网络传输得以更好进行,能够带给通信网络更为可靠的支持。相关人员还要对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予以深入研究,让计算机依托于数据传输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爱辉.计算机信息数据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和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解析[J].电子测试,2016(13):93,86.

[2]孟荻.计算机信息数据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和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5(13):3-4.

[3]范福杰.基于光纤通信实验平台的计算机数据传输实现[J].中国新通信,2014(12):123,126.

[4]冯明辉.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2):142-143.

作者简介:王志,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猜你喜欢

计算机通信数据传输
基于Ad Hoc的微震监测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基于ZigBee 的井下探测小助手设计
刍议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应用
GPRS DTU的应用经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