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面临的危机与出路

2017-06-27兰嘉鹏

科技传播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传播学发展

摘 要 通过对传播学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它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同时我们也发现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影响着传播学研究重点。单从学科的组织架构来说,传播学的学科性质为结构主义,传承和共融的关系深深根植于传播学的理论当中。当前我们在研究传播学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这主要是由于传播学具有单一范式的至上性,并且我们的研究人员也缺乏相关经验,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整理和归纳复杂理论的能力不足。而在未来研究传播学的过程中,应坚持研究视角全球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用批判性和分流性的维度去研究传播学。

关键词 传播学;发展;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8-0001-02

1 传播学的产生

大众传播在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以及20城市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发展空间非常大,因此发展非常迅速。在报刊之后,出现了电视和广播,并且迅速普及,这使得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对象社会化的结合得以实现。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因为大众传播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系统而产生了变化,并且这种独立的社会系统能够对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结构,甚至是创新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大众传播的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它的作用得以凸显出来,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众传播,传播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始出现的。

2 传播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因此传播学产生了,当然了,对于传播学来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促进传播学的发展。所以我们说传播学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技术进步、科学的发明以及快速发展的传播媒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支持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最早的信息传播媒介是一些印刷媒介,比如报纸和杂志,人们的信息交流活动在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印刷传播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信息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的形式进行传播,并且继承,方便以后的利用。

传播学的发展现状是从引进到发展初期的过度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同时它也进入了一个力求创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力求做到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与丰富。传播学的独立性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完善而渐渐的显示出来了,并且正在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在我国,一种“胶着的状态”出现在新闻学传播学的研究过程中。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的内容是大众传播学相关的课程,在设置专业过程中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教学与研究领域以媒体的性质来区分。

3 传播学面临的危机

以往的传播学理论由于既有的传播秩序与格局被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打破,因此,对新的传播现象进行研究时不能再用以前的旧理论来进行。所以现在关于研究传播现象的论文中,我们会发现他们对研究的理论基础的交代是:理论基础为“使用—满足理论”。但事实上,这个“理论”仅仅是一些对电视和报纸的传播效果在不同时期进行量化分析形成的报告,而在这之后一些反映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要求的话就被一些学者提出来了,他们说这些算不上是理论,因此也就对非线性、圈层、超链接的互联网传播现象无法进行解释。

3.1 互联网的传播现象无法用现有的传播学理论进行解释

1)社会的所有层面,甚至是虚拟世界和人的思维都被信息的传播所渗透。空间条件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显得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人们交往的速度正在逐渐变快,这是由于处在不同空间的人被新媒体进行了整合,把他们放在了一个共同的虚拟场景中,这便使得人们的交往能够随时在线。

2)信息的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广泛,这使得用户的自主性得以提高。传播对象在新的传播環境下,由模糊的传播对象向统一的大众市场和目标用户转变,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受众逐渐被理性的用户所取代,是因为这些用户能够主动选择媒体。在以前是媒体受众被动的接受信息,而现在,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索要接受的

信息。

3.2 原有的传播理论必须转换话题

旧的大众出阿伯体系是一种中细化的传播体系,新的传播形态和传播环境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产生了,这使得旧的传播体系开始瓦解,因此以前那些旧的关于传播方面的理论和假设都需要被重新进行认定。就拿议程的设置论来说,它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受众获取新的渠道是有限的,而受众获取的这些有限的信息要想形成一致性的公众共同议程和媒介就需要在一些主流渠道上聚集,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态的特点多样化、多维度和立体交叉,并且传播形态也开始转变,改变了原来关于“渠道”的认识,当前的社交媒体已经在信息分发方面目前占据了垄断地位,而报刊等其他的信息发布渠道仅仅

占了3%。

3.3 传播理论体系内部的非一致性

在传播理论中,有时候会出现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很容易会受到研究者的立场以及哲学和文化体系的影响,有时候甚至能够决定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权力关系,所以有时候世界范围内都会关注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比如说,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极权主义者极度推崇宣传。而这些极权主义的宣传家把大众媒介当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来操纵大众,并且对大量的人口实施有效的控制的机制,他们认为这样就能够控制一些人的信念,让他们保持一种态度。这些集权主义者认为大多人都是非常不理智的,并且他们非常大意和粗心,在他们看来,大众如此不理智、无知、粗心大意,因此要想让大众获悉一些不真实的情报,就必须采取欺骗、引诱甚至是强制的手段。而这种思想集中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共识操纵法”

的出现。

4 传播学未来的发展及出路

由于其他理论的学者在研究他们本学科的传播现象的过程中使得传播学被发现,因此这些学者都是传播学的理论先驱。所以我们经常说由于社会的不同学科相互交融才产生了传播学。传播学在互联网的传播形态下作为独立学科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的机会已经非常小,而传播学要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融合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相邻学科,并且在解释互联网传播现象时要把这些学科的理论综合运用加以解释。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传播学开始与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开始融合,因此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学术研究心理学化。心理活动伴随人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的始终,而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总能够找到信息传播现象方面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说传播就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而人们要想预测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就需要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

传播行为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个性化,而对传播行为的解释从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角度来进行,效果会变得更加显著。所以我们说,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学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要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相互

融合。

要想发展传播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指导思想,为了保证正确的研究方向,就必须具备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还要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不同的学术专家各抒己见,形成一种学术讨论的正常

氛围。

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让各个领域的专家各抒己见,形成正确的学术研究氛围,坚持正确的研究课题与方法,就能够让传播学摆脱发展的困境,实现新的

飞跃。

参考文献

[1]陈力丹,宋晓雯,邵楠.传播学面临的危机与出路[J].新闻记者,2016(8):4-9.

[2]阮志孝.大陆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学科教育与就业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261-265.

[3]徐耀魁.传播学的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8-65.

[4]陈红梅.对传播学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发展的学理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36-141.

作者简介:兰嘉鹏,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传播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