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体现地理学科教学的智慧性

2017-06-26肖亮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材

肖亮

摘 要:我們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引入大量图片、动画和视频材料,其目的就是希望课堂教学更更加生动。但有一点往往受到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忽视,那就是我们的教材。

关键词:图片;教材;学生理解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教版有3本必修教材,一般我们都会把这三本必修教材分成两大部分,即自然地理部分和人文地理部分。高中的地理教学相比初中地理抽象程度更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引入大量图片、动画和视频材料,其目的就是希望课堂教学更更加生动。但有一点往往受到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忽视,那就是我们的教材,特别是现阶段学案的出现,甚至让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放弃了教材,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实运用好我们手头上的教材,往往会发挥出很好作用。

一、如何运用好教材上好习题课

任何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静态的语言,教师应该把这些静态的语言变成学生能掌握并灵活运用的武器,简而言之教师是教材的活化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教材不是照本宣科,被教材束缚了手脚,而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教材提供语言、案例,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材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地理考试中往往会出现材料分析题,例如分析一种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一种农作物分布在这里的区位优势,一个交通线竣工的意义,遇到这种题目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答,教师在讲解中如何讲解也是一个难点。

在这里的讲解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案例,例如一个材料分析题,分析中国的大飞机公司为何布局在中国的上海,如何指导学生在答这种题目的时候可以答的完善,就要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答案。人文地理中另一个重点就是关于农业的问题,农业问题的难点也是经常在考试中出现的是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一种农作物的生长涉及到诸多因素,要在答题中做到完善并不容易。在这里可以有效利用农业这章的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一个概念图,图中总结了主要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别是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和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在答题中就根据此概念图指导学生在答农业相关题目时要学会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两方面去思考,自然因素方面要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利弊,同理社会经济因素从市场劳动力科技等方面去思考,这样学生的答案就会完整的多了。

在试题讲解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交通运输的题目往往也是高频出现的题目,学生在答此类题目中,往往只会简单的答到交通的便利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的答题是没有什么含金量的,怎么让学生会答此类题目就要好好的挖掘教材。例如交通的第一节就有南昆铁路的案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简单的促进经济发展结合材料中实际加以发挥,如果有资源可以把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相联系,如果当地经济落后,可以联想到消除贫困人口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借鉴教材中的案例,教材中谈到交通高速化发展后能提高运行速度,缩短时间等原文也可以在答题中借鉴。

二、如何运用教材上好新授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拿到3本教材,教科书、地理填充册和地理地图册。这3本书中,学生往往忽略掉了地理地图册,甚至有很多同学开学没久就找不到这本书了。而地理这么学科有很多内容是要建立在地图的基础上,怎么充分的利用这本地图册,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在地理教学中,虽然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图片,但有时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图片,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就利用学生手里都有的地图册。比如在介绍0°经线和180°经线在地球上其实是一个对称关系时,就可以利用地图册11页的一个理论时区和国际日界线的图,通过这个图,学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这两条经线的特点,还可以通过这个图让学生总结相互对称的经线一般有什么特点。因为这个图的名称也可以提一下经线在时差计算中起一个很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基金(全通教育);项目编号2017YB180

猜你喜欢

教材
教材精读
我多想……
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获奖教材名单
立足教材的缺学阅读策略教学衔接——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彰显教材价值的使用策略——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引发的教学思考
渊源化学教材 流长高考试题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