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汉语网络词语使用的失范现象

2017-06-26杨曾格格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失范

杨曾格格

摘 要:21世纪以来,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中,它以无形且强有力的形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载体,为价值扭曲、诚信缺失、信息泛滥提供了温床。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汉语的语言规范也受到了挑战,语言失范现象越来越严峻,甚至为社会、为我们青少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词语;语言规范;失范

网络的兴起为我们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又使得一些不规范的语言大行其道。很多网民为了标新立异,将汉语的语言规范抛掷脑后,流行于网络上的网络用语获得了很多青少年的追捧。作为一名高中生,虽然我也追求创新和与众不同,但是对于热门网络用语却不敢苟同。为此,本文将对网络语言的失范现象进行研究,以图探究出当前汉语网络词语使用失范的对策。

一、网络语言的失范现象

目前,在互联网中,语言的使用规范并没有被重视起来,一些网民在运用语言方面十分随意,使得语言失范现象特别严重。就当前的网络语言失范类别而言,其实有很多种类别,但是细加总结,可以大致分为数字字母与符号代替汉语、滥用构词缩略法、谐音造词、语序混乱这几种。

(一)数字、字母与符号代替汉语

1.用数字代替汉语

为了追求简单和另类,一些网民会运用数字来代替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结束聊天的时候会用“88”、“886”代替再见,用“520”表示“我爱你”,7456表示“气死我了”等。

2.用字母代替汉语

用字母来代替汉语的现象也有很多,比如用MM表示女孩,BF表示男朋友,GF表示女朋友等。

3.用符号替代汉语

一些网民甚至会用符号代替汉语进行表达,比如用“T T”表示“流泪”,用“==”表示“等等”,“o”表示“哦”等。

当然,也有的时候,网民会将数字、字母与符号混合起来使用,比如,3Q表示谢谢,me2(me too,我也是)等,这种多种字符混杂的网络用语无疑不符合任何一种语言规范,甚至无章可循。

(二)滥用构词缩略法

1.滥用构词缩略法

滥用构词缩略法的现象更是对汉语规范的严重违背,很多滥用构词缩略法的情况甚至让人难以理解。比如“累觉不爱”(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不明觉厉”(虽不明白,但觉得很厉害)、“请允悲”(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等。

3.谐音造词

用谐音表示语言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的,比如“赶脚”(感觉),“女猪脚”(女主角),“童鞋”(同学),“灰常”(非常),“稀饭”(喜欢),“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等。

4.语序混乱

汉语句子的一般次序是主+谓+宾,在主语和宾语前面可加上定语,在谓语前可加上状语,后面可加上补语等。而网络语言的语序却常不受限,省略、倒装或其他奇特句式时有出现,如:“— 不要忘了伊妹儿我!” “……先(走先、起先)”、“……的说(今天晚上谁去看电影的说?)”。

当然,网络用语是十分灵活与随意的,以上几种类型势必难以全面归纳。虽然网络用语有时候会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活跃,但是其所营造的网络文化氛围确实令人堪忧的。毕竟,网络上有很多不文明、不规范、粗鄙低俗的用语,且流行速度极快,大大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因此,研究当前汉语网络词语使用失范的对策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当前汉语网络词语使用失范的对策

任何民族的语言均承载着该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可以说,民族精神的传承,在相当大的层面上是通过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工具加以实现的。现今人类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超越了以往,网络在给公众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网络语言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内涵,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网络语言的内容较为消极,传播的能量亦是负面的。因此,有关部门应当注重对这些网络语言的调整和规制,以便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笔者建议从下述方面实现对网络语言的整饬:

第一,有关部门应当给予网络语言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各大媒体平台应当积极予以配合,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使用,进而创设出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语言应用环境。作为学校而言,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注重语言的规范性,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使用习惯,从而避免网络不良语言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效用。

第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净网活动。通过对互联网的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使不良的网络语言无容身之所,从而使公众获得健康、良性的网络环境。还有就是,立法机关应当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措施的形式,实现对公众语言习惯的正确引导,加大对不良语言所造成危害结果的惩治力度,从而规范公众的语言应用习惯。

第三,作为学生而言,我们应该提高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意汉语的使用规范,以自己的言行来维护汉语的规范。

三、结语

网络语言已如狂澜汹涌,冲击着汉语的教学,冲击着悠久的汉语和汉字。它不是汉语言的积极发展,更不是汉语和汉字的现代化演变,而是“对汉语的一种污染”,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语言发展的规律及时予以引导和规范。而作为高中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规范自己的语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为不规范的网络用語推波助澜。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汉语的规范使用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井苗.网络词语“颜值”的认知语言学解释[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1).

[2]汤玫英.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科学规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3]周明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新领域与新对策——也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猜你喜欢

失范
当今社会孝道伦理失范探析
刍议高校档案管理失范及对策
官员该如何守住道德底线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浅析
重塑基层政府信任的路径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