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野山花事

2017-06-26库索

女友·家园 2017年6期
关键词:吉野樱花

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美学、人文与文化,寻找视觉的惊奇与心灵的触动。

在日本人心中,辞旧迎新这件事似乎并不发生在岁末,而是从春天开始的,学校开学和公司入社都在这时。日本的春天也并不始于立春或春分,而是从樱花绽放开始的。一年之中,赏樱是日本人生活中最先到来的第一件头等大事,早晨八点在樱花树下聚众畅饮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就更别说公园里夜夜笙歌的热闹景象了。

在日本人心中,赏樱也有地图,关东地区以东京为首选,总要去一趟上野公园、千鸟渊或目黑川,但京都又毋庸置疑胜过东京千万倍。这个樱花绽放的季节也是国内大小旅行社的京都行程卖得最好的时候。然而,尽管人们都爱京都那历史深厚的寺社佛阁衬托下的樱花,心中却依然有个共识:要说日本的第一赏樱胜地,还得是奈良的吉野山,就像每个日本人一生中至少要参拜一次伊勢神宮那样,在吉野山赏过一次樱,才算是站在了“花见”的食物链顶端。

正因如此,每年到了樱满开的季节,开往吉野山的列车必定一票难求。山樱一贯开得较晚,加之今年遇上漫漫寒冬,开花期不断推后,一直拖过了4月,才终于传来开花的消息。不料满开前后又连绵不断下了几天雨,每天都有人从山上发回“像寒冬一样冻人”的抱怨。我提前一个月早早订好了特急车票,因此反反复复变更了好几次,终于捱到满开后第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换了两张午后上山的车票——早晨的几班列车,根本抢不到座位。

搭乘特急列车前往吉野山的路上,所见皆是山谷中散落的民居,奈良的山矗立在远方的蓝天白云下,一如既往温柔纤细。绿色的密林中总会有一两处粉白色装饰,是疯狂盛开的山樱。不同于栽种在公园里的染井吉野樱和寺庙神社中的枝垂樱,没有粉云般的少女情怀,却是更成熟高冷的萧瑟的白,大概是长久地置身于自然的缘故。又有紫色的花簇从山脚一闪而过,是野生的山杜鹃,这种花在日语里写作“躑躅”,不知为何,我总是下意识要念作“踌躇”,似乎真是十分踌躇的花,同一座山中的樱花一周后将猝然掉落,它还将长久地绽放至夏天来临。

中途上车的邻座女孩,靠在窗边望着这景象,打开一罐冰啤酒,吃完一个季节限定的野菜饭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四中午搭乘特急列车前往吉野山的,没有一个不是赏花客。

吉野山之所以成为日本第一赏樱名所,是因为在这个凡事追求小而精的国家,它呈现出一种难得的气势宏大。全山栽种着超过三万株樱花,以山麓处最先开放的下千本为首,依次蔓延至中千本、上千本和奥千本,花期持续一个月以上。且不说在千年前的和歌中有多少记载,就说一个战国迷津津乐道的故事:1594年,太阁大人丰臣秀吉带领着五千随从上山赏花,文官武将茶人皆在其中,大名鼎鼎的有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等诸位大名,茶会歌会High了五天五夜,如今被称为“吉野的花见”,堪称日本历史上最盛大的一场赏花盛宴。

如果怀揣着“一目千本”(一眼望过去能看到一千株樱花同时绽放)的念头来到吉野山,兴许会有些败兴。中千本满开的这个午后,下千本已经掉落得只剩黄色树叶,上千本却还只挂着花骨朵,宣传海报中那群山樱色尽染的场景,就像是一个谎言。但如果只是怀揣着春游的念头来到吉野山,这里确实是一个吃便当的好地方,那些老人们就是这样做的——从下千本前往上千本,并不排着长队挤缆车,而是径直走上山道,高处的山坡上有草地,就在那里坐下,打开便当来吃,眼前和对山都是樱花,若山间清风拂过,头顶就是一阵樱吹雪。

属于吉野山特有的花见便当,不包含米饭和炸物,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团子。用盐渍樱花做点缀的樱叶包住的粉白两色樱饼,艾草制成的绿色的草饼,还有最常见的三色花见团子:粉色代表春季樱花,绿色代表夏季新绿,白色代表冬季残雪——吃的都是自然意境。柿叶寿司也是吉野山名物,山上有一家1912年创业的老铺,百年来只贩卖由青花鱼和鲑鱼制作的醋寿司,用新鲜柿叶包上之后,再用吉野杉制作的木箱压得方方正正,香气四溢,时常处于售罄狀态。

我极爱蔵王堂前贩卖的各种小吃,春季代表是刚刚摘下的香菇,串好了放在一个大锅里,用酱油煮煮就能吃。还有新鲜的薄荷、山药和野葱,全都弥漫着春天的气息。也有在春天难得一见的新鲜柿子,不知从何处找来这种反季节的食物。与季节相匹配的是柿干,种类和制法都丰富多样,成串挂起来,不似流水线加工品的陈旧晦色,全都泛着晶莹透明的光芒。

在蔵王堂的集市前,有小小的茅屋刚刚出炉的糖炒栗子,有在马路边堆成小山的硕大橙子,有陶器店贩卖各种樱花主题的马克杯和碗碟,有杂货摊贩卖山上限定的樱花香和樱木制成的筷子,有形形色色的中古店,堆满了酒杯、佛像、崭新的扑克牌和一本编织毛衣的生活志。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巨大窗户,直接面对群山,因而成了一个画框,将大和山间四季都变成天然的装饰画。山上的人家纷纷开设了小小的家庭餐馆,尽管大多数味道不敢恭维,但旅人来了便不愿离开——在午后暖洋洋的阳光下,没有比那窗更好的景观位了。

当我吃完一碗山药饭,赖在某间家庭餐厅的窗前不肯走时,老板放了张地图在我面前,“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大约五分钟后左转,有一间名叫吉水神社的,今天正是樱满开,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在吉水神社看到层叠如云的樱花时,我想起谷崎润一郎也曾在吉野山赏过花这件事。第一次是在年幼时,由去上方游览的母亲领来的,他在名为《吉野葛》的散文中写道:“由于那时候毕竟还小,没有留下清晰的印象。仿佛是4月中旬樱花盛开时节一个阴晦的黄昏,山乡里还寒意微微。只见远方暮色苍茫的天空底下,吉野川沿着远处九曲十八弯的山峡,蜿蜒流来,河面上只有阵风掠过之处泛起一道道轻柔的波纹。就在那山与山之间,两座玲珑可爱的山丘在暮蔼中隐约可见。虽然已无法看清两山是怎样隔河相对,但我早从戏剧里知道它们隔于河的两岸。”再来却只剩自己一人,挤在众人之中登上山路:“在我二十一二岁那年春天,第二次来到吉野时,也同样凭倚这桥上栏杆,一边怀念去世的母亲,一边久久凝视上游景致。河水正是从这吉野山的脚下注入缓缓展开的平原之中。于是,水流一改湍急跌宕之势,而呈现出‘平野水自流的悠然风姿。再极目远眺,但见上游左岸的上市镇,背山临水,一条细细长长的街道上,排列着低矮且间或闪出白色外墙的朴拙农舍。”

在吉野山赏樱的人,是否后来总会多了些类似的悼念情愫呢?那个下午我离开时,吉野山还是那么热闹熙攘,有人拖着旅行箱下山,有人牵着狗上山,小情侣手挽着手提着野餐篮,人群站在大日寺塔前的枝垂樱下等风来,风总会来,风来的时候花瓣漫天飞舞,是人们心中最美的落樱景象,带着某种完结篇的气息。

在吉野山的落樱中,我看见一个老太太独自拄着拐杖上山来,久久地在展望台前坐着,望向远山,远山之上难得地浮现起蓝天白云,像一个夏天的预感。无论她对着远山悼念的是哪一份情愫,夏天,一定会如约而至。

作者简介

库索:旅日专栏作家,现居大阪,不定期流窜于岛国各地。

猜你喜欢

吉野樱花
一樱开全球,是壮美还是哀歌?
樱花绽放春意盎然
赏樱花
仙境的摹写
——论《怀风藻》吉野诗
樱花
樱花站
灿烂樱花
一抹樱花粉
去茶园住账篷体验安吉野奢农业
甲午海战日舰最终结局:“撞沉吉野”竟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