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演成一个演技派

2017-06-26狠狠红

女友·家园 2017年6期
关键词:演技派章子怡八卦

我们都有一颗八卦心,女人更甚。因为,八卦永远不止于八卦,它映射了我们的生活,以及内心。

我们的世界正运行到这个阶段,一方面,是明星最为幸福的时代,自去年以来,基本上小鲜肉小鲜花们的片酬已经全面突破千万大关;一方面,让黄渤哀伤地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个时代恐怕不会再有伟大的演员出现了。”

比明星还稀缺的是——演技。

不过没有关系,演技好坏,一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难以无差别地让全世界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取得一致性意见。何况在我们国家,演技评定也另有一套标准。无论是工商业还是娱乐业,都信奉“先做人,再做事”的理念,所以一个演员演技行不行,那得先看看他做人行不行。于是,在大众的认知里,谈文艺=真文艺;文艺=能演好深度复杂角色;演过文艺片=演技好;没什么偶像架子=走实力派演员路线;不炒绯闻=在这个浮华的世界,沉下心雕琢自己的演技。反之,不谈文艺=不理解世界和人性;演商业片=演技差;有成名的强烈企图心=急着赚钱,浮躁;有大量花边=私生活如此混乱,根本不配做演员。

因为人们这些认知误差,所以出现了很多“被高估/被低估的演員”。你看章子怡,哪怕她已经集满了12个影后,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她凭借的只不过是运气。为了避免出现章子怡这样的认知惨案,明星们在演好什么双重人格、变态杀手、心碎的母亲、轻佻的舞女之前,人生里最重要的其实是,“如何才能演得像一个演技派”。

所以,不妨为明星们提供一份“如何演得像一个演技派”的简单攻略:

1.接受采访的时候,尽量少提及“时尚”,而应该是“怎么舒服怎么穿”“不太看重品牌”。(还记得秦海璐因为说自己看重时尚而被网友围攻的案例吗?)也不要像谢娜一样,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书是《娜么快乐》。作为实力派,阅读水准至少得严歌苓级别起,要是能适当提提法国存在主义就更不错了,不过只提萨特和西蒙·波伏娃也太口号化了,以赛亚·柏林、齐泽克至今在娱乐圈还无人提及,可以抢先占领此山头。

2.去西藏走走,去非洲转转,对于提升演技形象是很重要的。培养一点写作、摄影、画画的爱好,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3.“为拍一场戏在冷水里泡了12个小时”“没有用替身,自己亲自从30层楼上跳下来”之类的故事,应该多一点,再多一点。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说了就等于做了,做了就等于做好了”的逻辑,但至少,你的粉丝为你出门掐架的时候,怀揣一些这样的案例就能说出“你知道××有多努力吗”这样的话。

4.整理自己的朋友圈,避开那些已经被划分到走“彻底商业化”路线的人。无论如何,于正和郭敬明都不应该出现在你的微博关注名单中。他们只能是某天实力派成就达成后,回顾人生时提到的“还没完全看清自己演艺道路”阶段里出现的名字。

5.选择恰当的角色,在我国,“一个农民的儿子” “一个失去了孩子后悲痛欲绝的女人”之类角色,相对于“一个陷入了爱河的少女”“一个来自于外太空拥有超能力,闪烁着钛金属光泽的机器人”来说,容易获得全民一致赞成票。另外,“拜金女”“小三”之类角色要谨慎,这类角色虽然不乏发挥空间,但很可能得罪所有女性观众,把自身形象与角色形象画上等号,有得不偿失之虞。

以上,仅供参考。

作者简介

狠狠红:80后,媒体人,娱评人。她坚定地认为:﹃娱乐圈里所有的关系,所有人的情绪,所有人的粉墨登场,都是现实世界的折射。﹄

猜你喜欢

演技派章子怡八卦
伏羲创八卦
章子怡 要为自己活一次
《演技派》:专注新人演员演技提升
章子怡:出演《哥斯拉2》,是为了“开眼”!
章子怡 好演员的诞生
别忘了我是演技派
章子怡“预热”准后妈,这场征服青春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