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意兼得,探求语言训练的“真理”

2017-06-24廖贞明

文教资料 2017年10期
关键词:真理阅读教学

廖贞明

(厦门市寨上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摘 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必须遵循这一特征。本文从心理描写和想象留白入手,阐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以语言实践为核心,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感知,从而达到阅读教学言意兼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言意兼得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點。”[1]“小学语文教学不是语形教学、语法教学和语义教学,而是语用教学。语用教学着眼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讲求以语言带动内容,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实现言意兼得。”[2]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或陷入内容分析的泥沼,或陷入形而上的纯语用,这两者皆不可取。如何在教学中做到言意兼得,探求到语言训练的“真理”呢?下面笔者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试验检验了真理。这篇课文的教学很容易陷入内容分析的陷阱: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有的老师甚至把它上成科学课,一直分析为什么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结果是没把科学问题分析透,弄得学生一头雾水,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不清楚”,最后老师也陷了进去,只好举手投降。笔者紧紧扣住课文的开头“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这条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伽利略的伟大体现在哪里?并且在教学中将“语用”进行到底,让学生在得言中得意,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发现秘妙,从心理描写探求语言逻辑

在语言训练之前,首先要保证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秘妙,否则,语言训练就无从谈起,即使勉强为之,也必然是“简单粗暴”的。像这篇课文,因为涉及科学,涉及“真理”的探究,就必然会让我们想到,科学研究讲究严密的逻辑推理。在本文中,这种严密的逻辑推理存在吗?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严密的逻辑推理就藏在伽利略的“心理活动”中,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思维活动。请看段落: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3]

这一段既是人物的心理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出伽利略的人物品质特点,又是科学推理(猜想)的过程,包含着逻辑思维,这种逻辑的严密性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词语,比如“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这些词语看似不起眼,却是语言表达逻辑训练的好材料,由此看来,这一段的教学做好了,言意即可兼得,既能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又能通过训练让学生在语言表达的逻辑上取得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几个策略进行教学:

(一)关联阅读——关注“想”之前的“疑”,“想”之后的“做”,体会人物追求真理的勇气与勇于行动的品质。教学采取以读代讲的策略,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伽利略的伟大: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从小养成的,是一以贯之的。具体操作可以这样:老师质疑:“为什么只有伽利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进行阅读:“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4]课文的这个地方已经为下文做了铺垫。此段还可引导学生补白:伽利略会提出什么问题?老师们有什么反应?通过引导想象强化:原来伽利略敏锐的思维能力、不惧权威的勇气是从小养成的。再联系下文伽利略在“想”之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的行动,进一步感知伽利略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这样的训练用语言带动内容理解,在运用语言中完成对伽利略这个人物的感性认识,既训练语言,又进一步丰满人物形象。

(二)剔骨阅读——抽取段落中的关联词语,感受语言与思维共舞的逻辑魅力。

这段话里,有这么几个关联词:“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这几个词表现了伽利略严密的逻辑思维: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话,可以得出两个完全矛盾的结果,这就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肯定存在问题。严密的逻辑关系如何让学生感受呢?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抽取“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几个词进行引读,让学生在与语言的亲密接触中感悟,然后让学生试着用上这几个词造句,习得语言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思维的严密逻辑。这样的阅读过程,既使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培养了语感,避免了琐细的分析,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伽利略的伟大,有效地促进了得言与得意的融合。

二、寻找焦点,从描写留白拓展想象空间

表现人物特点,往往通过语言和心理是最奏效的。大部分课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较多,但在阅读教学中断断不能忽略侧面描写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描写留白,这些方面其实在课文中都暗藏“玄机”,我们可以称之为“焦点”。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中的一些特别之处,往往能收到一些奇效,既服务于人物品质特点的理解,又助力于语言训练的形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正是如此,有亚里士多德带来的社会影响的描写,有对他的学生的反应的描写,有对伽利略如何试验的简略之笔,也有“围观”的人们的描写。笔者认为,这些侧面描写是语言训练的好材料,好好利用它们进行想象补白,可以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一)紧扣“信奉”拓展想象空间。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5]

人们是怎样“信奉”的,这些信奉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段话,紧紧抓住“信奉”一词进行教学,让学生展开想象。其教学步骤为:(1)“信奉”可以换成“相信”吗?(2)“人们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有哪些人?会怎么信奉?(3)伽利略敢于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说明了什么?

在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信奉”比“相信”信的程度更深,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从普通老百姓到达官贵人,对他的信奉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没有任何人怀疑过,只有伽利略敢于怀疑。

这一个教学设计紧紧抓住当时社会环境的描写,让学生在想象练笔中体会伽利略面临挑战的勇气,体会他的伟大之处。

(二)紧扣“反复”拓展想象空间。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6]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引导学生在此进行练笔。根据这个留白,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他会到什么地方做试验?用什么材料?什么时间做?怎么做?请你根据提示写一次具体的试验。”

学生展开想象练笔后,笔者追问:我们四十几个同学,就写了四十几次不同的试验。然而,只有这四十几次吗?显然更多,这就叫“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反复许多次实验都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才能叫:“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在写作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伽利略的伟大在于坚持不懈和勇于实践。

(三)紧扣“看看”拓展想象空间。

“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7]

试验之前,人们的议论只有这两种吗?如果是你,会怎么说呢?在此处根据人数众多,引导学生想象众人的议论。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多数都是消遣、嘲笑、反对伽利略,面对千千万万人的质疑,伽利略依然坚持进行公开实验。这就是伽利略的伟大之处:坚持真理需要很大的勇气。

试验之后,胜利者是伽利略。人们又会怎样议论呢?如果你就是在试验现场的一个人,你会说什么?自然而然,学生的发言就会集中在以下几点:原来,即使是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伽利略是多么伟大啊,他用自己的试验验证了先贤的话也不一定正确。

试验前后人们截然相反的两种评论,更衬托出伽利略的伟大。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了伽利略的伟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要敢于怀疑”这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个目标的实现是在语言训练中完成的,是无痕的,是水到渠成的。这样的教学可谓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仕增.以“语言应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视野[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3][4][5][6][7]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真理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