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6-24黄陈蓉张建德

计算机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黄陈蓉 张建德

摘 要:针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穩定性差、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分析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的关键因素,提出打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提升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

1 背 景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各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1],希望通过与行业产业的主动对接,在新一轮的高校竞争中占据优势。然而,计算机行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应用更新快的特征使多数校企合作仅停留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委托开发等方面,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2],学校对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校企沟通机制不灵活,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无法适应高校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

应用型高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影响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以计算机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3],激发企业主动参与人才标准制定、教学资源联合开发、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校企联合共建等的积极性,探索一种特色鲜明、更加深入、全面和灵活的校企联合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 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分析

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计算机专业应紧跟国家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变化趋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以计算机行业企业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4],培养与企业发展目标精准匹配、企业急需的高质量计算机人才。企业从自身发展目标、计算机人才行业需求标准、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出发,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校企协同制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和目标,明晰人才协同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和要素,达到高质量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计算机人才校企协同培养的关键因素如图1所示。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协同制定计算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共建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实践创新平台、企业实训基地、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奠定人才培养的资源基础;将企业项目开发和管理方法与教师教学方法交叉融合,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实施校企人员的培训交流,打造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均优的师资队伍,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提供师资基础;构建校企合作制度,为协同育人工作稳步进行提供保障。

3 校企深度融合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实施

3.1 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制定特色鲜明、目标明确、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且可持续改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应该建立校企人才需求预测互通机制,与企业联合制定区别于研究型和技能型,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校企深度融合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如图2所示。

3.2 教学资源校企联合开发

针对计算机人才培养中企业实践类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主导,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开展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资源共建新途径,丰富资源转化新方法;同时,教学资源开发要吸纳计算机行业的最新热门技术,实现校内外实践平台的深层次开发与共建,实现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校企联合开发过程如图3所示。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借鉴企业的项目开发模式,积极实施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首先提炼企业课题,模拟企业项目开发小组组建学习团队,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异质分组,每组推选出组长。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社交能力,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

吸纳计算机行业企业的过程化考核体系,强化学习的过程化考核和教学的过程化监督,引导教学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学生考试成绩采取分段构成、评价多元等方法,通过考试的导向作用,促使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融入企业管理元素,构建项目驱动贯穿始终、多阶段测试和多样化考核、相对完善的计算机专业过程化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3.4 师资队伍校企联合打造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对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的纽带作用。精心组织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在合作过程中的深入交流与沟通,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渠道。同时,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计算机工程师请进实践课堂,作为企业兼职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补充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力量的不足。

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参与合作企业的技术难题攻关和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高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项目案例的教学内容利用率,改善教学效果。联合打造校企师资队伍,逐渐形成以通识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岗位方向课程群为基础的3个层次的教学团队,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师资基础。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师资队伍联合打造过程如图4所示。

3.5 人才培养保障制度校企共建

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保障制度,明确校企合作中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形成良好的合作环境和长效合作机制,使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向更深层次发展。在保障制度制定过程中,成立由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知名企业负责人、企业工程师、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委员会,按照面向全体、分别负责的原则,成立具体的办事机构,由专人负责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共建等方面的事务,校企定期会面,保证校企双方全面及时的沟通和了解。

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实施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出台详细的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管理条例和认定办法等,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学科竞赛获奖、就业相关率等纳入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评估体系中,从学校层面对评价优秀的校企合作专业和企业进行奖励,激发双方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兼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约束与评价制度。

4 结 语

实践证明,校企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随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也将更加完善,这对其他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明飞, 周华伟. 国外校企合作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J]. 江苏高教, 2013(3): 131-132.

[2] 于友成. 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建构[J]. 中国高等教育, 2015(2): 42-44.

[3] 张洪田. 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2): 31-33.

[4] 沈健. 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 江苏高教, 2014(4): 6-9.

(编辑:彭远红)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