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设置理论在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23焦健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网球动机

焦健华,刘 鹰

(广东理工学院 体育系,广东 肇庆 526100)

目标设置理论在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焦健华,刘 鹰

(广东理工学院 体育系,广东 肇庆 52610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以“目标设置理论”为指导对高校网球普修课进行教学实践,对实验前后3个组的运动动机和意志品质方面进行量表测量,监测不同目标下这两方面的变化情况。结论:目标设置难度的不同确实可以引起意志品质不同程度的变化,寻求最合理的目标教学以及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践,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目标设置理论;网球选修课;教学目标

为适应高校网球教学创新发展的需要,任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研究,而实践研究又是促进理论发展的前提,二者紧密联系,“目标设置理论”也一样。196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洛克和休斯最先提出“目标设置理论”,将人们意识中的目标概念提高到理论层次[1]。随后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在丰富理论方面,通过不断实验研究,Latham G P 等提出目标设置理论的高绩效循环模式及基本元素,后来像尤克尔和莱瑟姆这样的研究者又做了很多类似的研究,丰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他们认为目标设置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如个体差异、成员参与程度、目标的必要性等,最终提出了目标设置的综合性模式[2]。目标教学中的动机还受到了自我效能感等中介变量的影响,例如德韦克与其同事将目标的性质进行区分,以能力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认知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动机的目标取向理论等。这些研究使这一理论羽翼不断丰满,在研究领域方面,它从最先研究的心理领域,不断扩展到各个方面,包括经济、企业管理等领域[3]。

研究就是在基于此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将该理论运用于高校网球选修课的教学中,验证教学效果,并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分析原因,以促进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高效、有序的开展。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期刊和图书资料,其中期刊资料主要是从中国知网上获得的。截至2016年12月通过以“目标设置理论”为全字段,通过图书馆的搜索引擎查询,相关书籍30本,较为相关的有10本,其中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网球教学理论为基础,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科理论支撑。

(二)实验法

采用单盲法对3组实验对象进行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同时对3组实验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此设定来进行教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反馈分析,得出结论。

1.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实验对象、时间、硬件条件。(1)实验对象是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分3组,每组30人,共90人,同时分别对每组进行随机编号 1 组、2 组、3 组。(2)实验时间是2016年3月-2016年7月,每周一节课,晚19点到21点,共19周分为38个学时。(3)实验硬件条件:实验场地为学校网球场,场地为塑胶场地,光线充足,能够满足教学实验的要求。

第二,实验内容。(1)教学实验内容:此次实验选择正手击球、反手击球、正反手击球3项基本技术作为实验内容。(2)测试内容:实验前对3个被试组在网球专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方面进行前测,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前测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确定3个组学生的基本条件无显著差异。实验中对每一个阶段设定的目标做定期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反馈。实验后对3个组的3项技术进行最终测试,以验证实验效果。

2.实验操作步骤

第一,实验前测。实验前测的方法是以组为单位,运用量表测量法分别对每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术进行测试。

第二,实验前对学生动机和意志品质方面进行量表测试。实验前、后通过体育运动动机量表和BTL-L-YZ1.0 普通人群意志品质量表对学生进行量表测试,时间分别在实验前第一节课和实验结束后最后一节课,通过SPSS软件分析实验前3组学生在动机和意志品质方面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决定是否能对在这两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后对3组学生这两方面再一次进行量表测试,比较不同目标设置下这两方面的变化情况。

第三,实验前、后量表测试的可靠性分析。实验前、后量表测试的可靠性主要采用克隆巴赫系数进行分析(见表1),体育运动动机量表实验前测克隆巴赫系数为0.896,实验后测为0.842,测试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理,意志品质量表实验前测克隆巴赫系数为0.801,实验后测为0.901,测试结果同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表1 实验前后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与意志品质问卷的信度检验

第四,实验中目标的设置与测量。网球正手击球学习是从第2次课到第14次课,反手击球的学习是从第8次课到第14次课,正反手击球学习是从第11次课到第14次课。正手击球的学习目标每两次课设立一个,正反手击球每两次课设立一个,反手击球每1次课设立一个。第1实验组被设置较易的教学目标,第2实验组设置一般的教学目标,第3实验组设置较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按照等差数列进行设置,第1实验组每个教学目标数量依次增加5个,第2实验组每个教学目标数量依次增加7~8个,第3实验组每个教学目标数量依次增加10个。动作目标3个教学组每个教学目标都是相同的,以保证只有唯一因变量,具体目标设定见附件。阶段性目标都是服务于教学总目标,阶段性目标第1次考核结束后,将考核结果反馈于学生,未完成目标的,给予练习时间,将进行第2次考核,尽可能的使目标完成率达到80%以上。第1学期教学结束后,期末测试标准作为本次教学的总目标。

(三)量表测试法

教学实验前、后通过体育运动动机量表和BTLL-YZ1.0 普通人群意志品质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实验前学生的动机和意志品质水平,分析实验前、后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变化情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对学生运动动机和专业技术测试结果分析

1.学生运动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表2是3个实验组在实验前对体育运动动机调查的对比情况。从表格上可以看出,3个实验组分别通过两两之间作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他们彼此在“内部动机”、“外部动机”3个体育运动动机维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说明这3组学生在实验前体育运动动机方面同质性成立。

表2 实验前3个实验组体育运动动机对比(N=90)

2.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技术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PSS软件两两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结果见表3,表4,显示第3实验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方面彼此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可以把这第3实验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表3 参与实验学生身体素质、专业技术

通过表3,表4的测试结果,参与实验的学生专项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实验选材方面控制良好。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均表现正常,无特殊情况发生,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P>0.05,可见参与实验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总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为后续教学实验奠定了实验控制基础。

表4 参与实验三组学生身体素质、专业技术 T 值检验

(二)实验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正手击球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设定的正手击球教学目标,对教学中完成目标情况进行记录,得到的结果见表5,第1实验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目标情况总体最好,达标率都在90%以上,第2实验组相对达标率低些,但没有低于80%,说明所设的目标虽然难度较第1实验组有所增加,但仍在学生可完成的范围之内,第3实验组完成情况较前两组而言稍差,但总体完成率在80%左右,并没有因为难度增加而导致达标率大幅度减少。实验数据说明正手击球对于选修班的学生来说属于基本技术动作,加之练习周期长,在不同难度目标达标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表5 正手击球教学目标完成情况(N=90)

2.反手击球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设定的反手击球教学目标,对教学中完成目标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第1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目标情况较好,全部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的80%达标率,第2实验组虽不及第1实验组完成率高,但总体完成了既定达标的目标(见表6);第3实验组通过4次课的测试,发现有80%达标率的目标未完成,说明第3实验组的正反手击球的目标难度超过了学生技能的发展,导致完成率低,甚至在第12次课上,目标达标率即使是强化练习后,也未超过50%。

表6 反手击球教学目标完成情况(N=90)

3.反手击球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设定的正反手击球教学目标,对教学中完成目标情况进行记录,得到的结果见表7,第1实验组、第2实验组,虽然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第2实验组教学目标明显难于第1实验组,但教学目标完成效果差距不是很大,第3实验组完成率虽无1、第2实验组那么高,但总体完成了80%的教学指标。说明反手击球较正手击球和正反手击球来说,在动作技术难度上较容易,学生总体完成情况较好。

三、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对未来高校网球教学的启示

(一)探索各种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寻求合理的目标教学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相当关键的,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恰当的目标设置可以明确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要求,使学生不断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努力,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以及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去研究、发展有效的学习、锻炼策略的能力[4]。设置目标要按照目标设置原则进行设置,设置过程中尽可能照顾到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坚信在寻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是没有最合理只有更合理。

表7 正反手击球教学目标完成情况(N=90)

(二)寻找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没有一个教学方法是能够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个勇于探索的心。在现有的,纷繁别类的教学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教学内容的,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不断尝试、完善,从好的教学方法中选择更好的,使学生提高体育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动机。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学生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十分重要,有了兴趣学生就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品质。为了高质量的完成网球教学工作,高校网球教师不但应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外,还应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包括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规范的技术动作示范和基本教育科学知识等。

[1]杨文礼,杨剑.目标设置对网球运动员发球准确率及运动自信心的影响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4):284-286.

[2]程晨.目标设置对网球运动员发球准确率及运动自信心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7):144.

[3]孟良.目标设置在青少年网球训练中的实验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3):162-163.

[4]高艳敏,杨剑.目标设置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干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9):70-7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Goal Setting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Tennis Elective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AO Jian-hua, LIU y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oqing 526020,Guangdong,China)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tennis gener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guided by the method of “target setting theory”, and the sports motives and will measure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are in the sports motivation and mental qualities. Under these two change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ifficulty of the target setting can cause the change of the different quality of the mental qualities, seek the most reasonable target teaching and the reasonable teaching way to carr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corr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e,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will quality and help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target setting theory; tennis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goal

G807.4

A

1007-5348(2017)05-0094-04

(责任编辑:欧 恺)

2017-03-03

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省运会作用背景下肇庆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16zc-09)

焦健华(1990-),男,广东中山人,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网球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