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

2017-06-23张华汪开拓曲留柱申连长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食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

张华+汪开拓+曲留柱+申连长

摘 要:校企合作成为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重点对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不高,校企合作平台不稳定、知识产权冲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期望为校企进一步有效合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食品专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80-02

我国“十二五”规划特别指出:“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这意味着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实践人才和自主创新企业,来完成我国经济的顺利转型。但是在以“精英教育”理念为主要的高等本科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培养的很多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不能与企业的岗位实践要求对接。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始转变教育理念,开始注重实践教学。高校与企业合作成为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可以将高校的理论成果和企业实践平台对接,解决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和企业劳动力资源短缺等问题。在校企合作方面,发达国家例如德国、美国均已采取该种合作方式,成功的培养了一大批实践创新人才,铸造了国家科技和企业的强大[1]。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人才,也需要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才能更好的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应用型本科的食品专业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食品专业校企合作而言,普遍初步建立了一些具体合作方式,但是大部分属于浅层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期望为高校和企业更有效的合作提供理论参考。

1 食品专业的校企业合作方式

目前,食品专业的校企合作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1 校企知识等价交易 高校具备多学科汇集和高学历知识分子聚集的优势,容易实现科技的创新,形成新的技术专利。作为企业需要不断的科技创新,才可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往往有限,急需外部力量。高校可以通過专利许可授权的知识等价交易模式与企业实现合作。例如,高校食品加工工艺技术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1.2 校企共建合作平台 企业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平台。食品企业拥有完整的生产线、规范的操作技术,众多的大型食品机械与设备。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高校有着丰富的学生资源,可以通过短期或长期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劳动力资源,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生产能力和增加对食品行业的了解。此外,高校还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生产,借助企业的实践平台,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加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提升课堂专业教学质量[2]。或者通过师生到企业见习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为企业优秀人才提供教学科研平台。成长于“精英教育理念”为主的教育体系下的新一代专业教师,缺乏实际生产经验,教学存在抽象空洞的问题。高校带薪聘请优秀的企业人才来校参与教学、讲学和培训,帮助学生和专业教师了解行业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促进了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融合。通过高校的教学平台,给企业优秀人才创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并给其本人或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此外,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所,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研究平台。

1.3 校企共同申报课题、共享研究成果 高校和企业具有各自的优势,校企合作申报项目课题,后期互相挂名,争取发表一定数量及质量的SCI、EI、SSCI等检索的期刊论文,提高企业和高校的知名度。同时争取获得一定数量及质量的高级别奖励。

2 食品专业的校企业合校作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知识等价交易率不高 高校与企业在知识交易和技术转换方面,存在着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专利的实际应用价值不高或企业对知识转化能力不高,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差。高校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2.2 校企共建合作平台不稳定 校企双方合作初期热情较高,但后期的长期合作很难推进。分析主要由于以下原因造成:(1)高校由于科研水平或教师科研时间不足等原因,不能给企业及时解决企业技术问题,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企业的热情很快就消退了。(2)高校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撑,但是也需要企业经费的支撑,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给予高校研究经费的支持,就会打消了研发人员的热情,合作关系也就受到影响。(3)部分食品专业学生去企业实践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甚至损害企业的利益,严重影响高校和企业的合作。(4)企业在接受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时,由于没有酬劳关系,企业对学生要求低,管理松散,以及出于企业核心技术保密等问题,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校企合作的实践教育流于形式,有的校企合作成为了“盖章”一族。(5)校企共同申报课题、共享研究成果与知识产权机遇和冲突并存。校企合作原本属于利益共同体,但是在面对有可以带来巨大利益的知识产权问题上,还是会出现冲突,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

3 食品专业的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对策

3.1 针对校企知识等价交易率不高的问题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专利的实用价值不高。为了更好的实现专利技术的生产转化,可以在研究之初,高校通过走访和调研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再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避免了科学研究的纯理论化,提高实际应用价值。

3.2 针对校企共建合作平台不稳定的问题

(1)高校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提高自己科研水平,及时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高校需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高校科研团队去解决企业问题,并且企业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2)高校教师需要加强对食品专业本科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提升大学生作为知识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提供保障。同时在学生进行实践生产之前,高校首先了解学生实践意向,然后推荐给合适的企业。企业和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学生递交简历,企业组织面试,考察学生的学术素养,还包括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学生去企业先参观一下,再进行企业的实践教学。

(3)本科生去中小型食品企业实践,可以采取短期多企业实践为主的方式进行实践教育。这样学生会增加专业实践的广度和提高实践劳动的兴趣,起到较好的实践效果。如果学生和企业均有意愿,在企业进行长期实践教育,但是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提供一些待遇,毕业后优先录用等措施,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加深对某一食品加工活或食品检测行业的深入了解。

(4)企业参与高校教学采用多种方式。高校积极邀请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专业,确定考核评价方式等,以及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或特色教材。此外,高校可以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结合的方式进行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所遇到的学术问题和实践问题,高水平地完成学业。高校需要支付给校外导师一定的指导费用,并且校外导师有参与学生最后成绩评定的权利,以及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通过这些方式增强企业对学生的约束力[3]。

(5)政府介入校企合作。德国政府对企业和学校双方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还给提供学生实习机会的企业免除部分国税,从而鼓励企业积极性,保障并稳固校企合作关系。我国政府也可以采取类似免除部分国税等一些鼓励性措施,提高食品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

(6)校企合作新媒体建设。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微信的建设,方便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校企合作信息,为校企合作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

(7)面对有可以带来巨大利益的知识产权问题上,校企合作还是会出现冲突,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所以在校企合作之初,签订有效的合作协议,明确和细化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如何界定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校企合作成为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的食品专业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高校专利转化率不高,校企合作平台不稳定、知识产权冲突等问题。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高校和企业双方要在互惠互利基本原則的基础上去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邀请企业参与教学,提出实际生产遇到的问题,高校积极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企业要适当的给予资金支持。政府也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给予企业一定的鼓励政策,鼓励企业接纳本科生参与企业实践生产,高校和企业形成良好和互动的合作关系,为培养兼理论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姗姗.高校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3).

[2]许薇.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3).

[3]杨楠,王智茂.浅谈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J].科教文汇,2017(2):85-86.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食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
基于微课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